分享

第16讲【模块三】了解有效的基金分散策略

 dht1098 2018-01-21

了解有效的基金分散策略

大家好,我是好买财富的老乐,欢迎大家回来。今天我们来讲讲买基金时的有效分散策略。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实例,曾经有位客户想让我们帮他诊断一下手里的基金。他的总资金只有20万出头,但却持有了10多只的基金,而且大部分都是股票型基金。他的解释是,因为担心自己判断不准,于是就想投的分散些,来规避一些风险。但是,我们给他的第一条建议就是把基金的数量削减到4只。因为基金并不是买得越多,组合的风险就越低的。

有人曾做过一个关于基金分散投资的试验,我在文稿中配了实验的效果图,如果你不太方便看文稿,我现在就来为你简单描述一下。图中画了一个坐标系,横轴代表组合中基金的个数,纵轴代表标准差,即投资组合的风险。

我们看到当组合中基金数量小于4支的时候,每增加一支基金,对降低风险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当基金数量增加到5支时,风险不仅没降低,还有略微的有些上升,当然这也可能是基金选择时一些偶然的因素造成的。但是,如果再继续增加基金数量,组合风险减弱的程度就开始出现了钝化。而当数量超过9支的时候,组合风险几乎就不会再下降了,这也就是说9支以后再通过增加基金来分散风险的效果就很不明显了。虽然理论上说9支基金分散效果最佳,但我认为,对大多数投资人来说,如果是同一类的基金持有3-4支就可以了。这样既能起到很好的分散效果,精力上也能照顾得过来。

当然,也不是说随便用4支基金拼凑个组合,都会有较好的分散效果。可以这么说,基金的分散策略,相比数量上的因素,更重要的还在于具体基金的选择上。比如,有客户买了两支基金,分别是易方达上证50和华安沪深300。这个组合去年的收益很不错,应该有30%以上。然而,如果从分散风险的角度上看,这个组合却不是一个有效的组合。为什么呢?简单说就是上证50和沪深300有非常明显的同涨同跌的特征。他们的关系呀,太密切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近十年的统计数据上看,沪深300和上证50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7,差不多是完全相关了。因此,哪怕沪深300和上证50你都很看好,基于科学的投资决策,只买一个就足够了。组合的相关系数我稍微来解释一下,我们的基金课中常会用提到。人们通常用从-1到+1间的数值表示A和B之间的相关性。+1就是完全的正相关,即不管A涨多,B也会跟着涨多少,如果是下跌也一样,分散不了任何的风险。而-1则是另一个极端,即A涨了多少,B就会跌多少,这个又叫“完全对冲”。不过,完全对冲风险固然没有了,但同时收益也没了。所以在实际中,采用对冲策略的基金都会保留一些风险敞口。这里不展开了,后面讲对冲基金时我们还会再详细去讲。

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了,那沪深300和什么搭配比较好呢?原则上当然是相关系数越低越好。我列了一个主要指数间的相关系数表,大家课后可以去看文稿。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沪深300与纳斯达克和标普500指数相关系数比较低,只有0.4。所以在大类资产分散上,A股和美股是比较不错的组合。还有,中债指数与所有的股票类指数都呈负相关,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股债“翘翘版”效应。所以,债券基金在组合中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对冲股票市场风险的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无论是上证50与中证500还是沪深300与中证500,相关系数都比沪深300和上证50要低很多。也就是大小盘股有一定的对冲性,所以,把代表大盘蓝筹股的指数和代表中小盘股的指数组合在一起,也可以起到一定分散风险作用。

好,除了要在基金大类上进行分散外,在购买同类主动型基金时,特别是股票基金时,最好也要分散购买2-3只,这么做是为了分散基金经理的风险。但纯债基金和QDII基金有些特殊性,不一定适用,我后面会再说明。

我们说挑选主动型基金就是在挑一个靠谱的基金经理,你把钱交给他,他替你去投资。至于靠不靠谱,很大程度上我们是在说他的历史业绩。但有时历史业绩显示很靠谱的基金经理,未来也可能会变得很不靠谱。比如有支基金,从13年到15连续三年,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都是名列前茅,净值涨幅最多时达到过6倍。试想,如果站在16年1月的时点上,我们对这只基金的评价应该是比较靠谱的,所以不少机构也都把钱交给这个基金去管理。但是在随后的16和17年,它却连续两年排名垫底,从很靠谱变为了很不靠谱。看更长时间的业绩,可能会好些,比如看5年以上的数据。不过,这样做是虽然可以提高胜率,也并不能完全杜绝小概率事件。所以,对于股票这种高风险的投资来说,进行一定的分散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要如何去分散呢?比方说你根据前面课程中介绍过的多维角度,筛选出了15支股票基金,是不是任意挑选个两三支就可以了呢?我想如果你严格按照多维筛选的标准,那么选出的应该都是些非常牛的基金经理了,他们经历了市场长期的检验,大概率是值得我们信任的。如果你能不为短期的涨跌所动,坚持长期投资,那么随便选几个问题也不是很大。但实际中,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比如,买了基金后,谁能不关心净值的涨跌呢?如果一段时间里大盘涨但你持有的基金却不怎么涨,不少人就会有卖掉它的冲动。其实,基金和大盘不同步是很正常的,即便是再牛的基金,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由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造成的。越是优秀的基金经理就越有鲜明的投资风格,比如,有人喜欢投成长股,有人偏爱价值股;有人持股集中,有人持股分散等等。虽然从长期的数据看,这些风格都能赚到超额的收益,但如果是在短期,风格不同的基金,走势可能会有很大区别。所以,我们挑选时也可以从风格入手,挑选风格互补的基金,这样就能让我们组合的收益变得更平稳。

举个实例,易方达行业领先、国富中小盘和国联安精选这三支基金,从历史业绩上看,都是很不错的,在过去5年中都实现了1.5倍左右的收益。但这三个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各有不同,分别代表了行业精选型、行业轮动型和个股交易型的风格。如果把他们搭配起来,这样就可以形成互补。我在文稿中列出了这三个基金的风格蛛网图,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我们把这三个优秀基金构建成组合后,再来看看每个基金近5年来每天的净值波动情况和组合的波动情况,你就不难发现组合的标准差小于任意单独一支基金的标准差。即通过风格互补的组合,确实能降低基金组合的波动性。这样我们持有基金时,就会更心平气和,你才更有可能实现长期投资的初衷。


Ø 易方达行业领先

Ø 国富中小盘

Ø 国联安精选


好,股票基金的分散策略就先说到这,最后再提一下刚才没说完的纯债基金和QDII基金。

先说纯债基金,组合中如果要配纯债基金,我认为买一只就可以了,因为它们有很强的同涨同跌效应,而且相比股票基金,纯债基金的业绩延续性通常比较好,一般说来只要基金经理不更换,团队没有大的变故,收益还是可以稳定预期的。所以你买1支就行了,最多也别超过2支。

再说QDII基金,我建议首选指数型QDII,比如先前我们推荐过的标普和纳斯达克指数,理由我们在先前的课中有详细的说明,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究竟放在几个篮子里好,大家可能不一定都去认真思考过。但同时也你知道,厨房里,能吃的圆形的东西可不止鸡蛋一种,所以我们先得把蛋和土豆、番茄等分分开,尽管他们都是圆的,然后是把鸡蛋和鸭蛋分一分,尽管它们已经很像了,烹饪的方法可能也差不多。然后是保管好鸡蛋的问题了,如果你不是批发鸡蛋的,也就是机构投资者,把鸡蛋放在两三个篮子里就可以了,最多也不要超过5个。

好了,今天的内容讲完了,最后再强调一下,如果你是有全球视野的投资者,那么国内股票基金+纯债基金+QDII基金的组合,可能就很有国际范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