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房颤周】姚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zhaoeliteD 2018-01-21


1月21日至1月27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中国心脏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北京心脏学会协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承办的'中国房颤周'学术活动即将隆重举行。


近日,房颤综合管理专项能力培训项目组副组长、'中国房颤周'学术活动策划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姚焰教授接受了'心在线'专访,畅谈了活动期间的手术直播情况,以及我国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与临床研究等方面的发展。以下是访谈要点总结。


心在线

病例手术直播是本届'中国房颤周'的一大亮点,连续一周、从早上持续至晚上的手术直播,涉及多家医院、多种技术的演示,在规范化治疗以及后期治疗思路的扩展上,您认为这些手术直播会给医生带来怎样的帮助?

姚焰教授

事实上,房颤的导管消融对术者操作技能的要求比较高,我国虽然能够从事导管消融的临床电生理医生总数比较多,但能够独立完成房颤消融的医生数量相较于欧美日而言是比较少的,而且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特点。


一方面,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等这样国际最大的房颤消融中心,以及少数技能高超、经验极为丰富的国际顶级术者;另一方面,省市级医院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明显落后于欧美日相同级别医院。


还有一点值得指出的就是,迄今我们对于房颤的机制仍然未能取得完全的共识,存在不同的理论、术式和标测消融系统,造成各个医院乃至术者之间的术式百花齐放。这次举办'中国房颤周'学术活动,在一周内密集地展示国内顶级房颤中心和术者的不同流派、操作手法与技能,对于推动一线术者的水平及技能的提高无疑会大有裨益。


心在线

在房颤的导管消融方面,您所在的中心做过不少成功的探索,其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是否会在本次会议上演示?

姚焰教授

我们最早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标测系统和技术,也就是非接触式标测,它仍然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对房颤进行电学机制标测的技术。基于此,我们在15年前就率先探索出不追求隔离肺静脉而以线性消融终止房颤,并以不诱发作为消融终点的独特术式。2007年在《Heart Rhythm》杂志作为历史上首个来自中国的临床术式发表,我们也应邀走遍欧美日各国进行演示或推广。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主流学派对此技术的陌生及其颠覆传统的三维动态标测模式,使得其难以普及,但线性消融对复杂和晚期顽固性房颤的消融价值已毋庸置疑。


作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我们肩负着探索和推广适合国情的新技术的使命。过去几年中,我们采用主流导航模式,基于前期研究积累,推出以高精密度三维快速建模加组织接触压力监测指导下的消融、并高强度刺激检验下的FASS术式,促进了国内多数医院从所谓'点对点'模式向精准模式的转变,在缩短术者培养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我们另外一个主要的探索是对顽固性和晚期房颤患者的内外科联合消融治疗。我们会利用这次机会与全国同道无私地分享我们的经验,当然也准备认真观摩学习兄弟医院的手术。


心在线

我们看到,您做在的中心这次要进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演示,请您谈谈左心耳封堵术的价值及在我国的应用。

姚焰教授

正如您所知,我们团队最先在国内成功开展了左心耳封堵术,并且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局麻下施行手术的模式,明显缩短了手术和围术期的观察时间。


该技术确实存在特定的适用群体,尤其是高龄、长程持续性房颤而有抗凝或消融禁忌的卒中高危患者。另一方面,如同所有其他新技术一样,往往存在一个'一哄而上'的阶段,这是人性的特点,但在临床医疗中如果不尽量予以控制的话,必然带来对一部分患者的伤害。因此,我们特别强调严格适应证筛选的必要性。


谈到对左心耳的处理,我们不能因为学科之间的隔阂或竞争而忽视外科胸腔镜心外膜消融加左心耳切除的价值。阜外医院近年来在郑哲副院长的带领下,内外科精诚合作,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从疗效和卫生经济学角度看,此种术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当然,这项工作在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早期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数据积累。


心在线

我国有数量庞大的心律失常病例,如何利用我国特有的病例优势,来更深入地开展心律失常临床研究,请谈谈您的看法。

姚焰教授

如同上面谈到的,我国的一些中心已经是国际最大的心律失常和房颤中心,其中阜外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名列世界前茅,北上广浙以及沿海地区还有一批中心在崛起。目前我们的术式主要来自国外,但也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创新性探索。


我认为,未来我们最需要联合国内同行开展适合国情的上游干预、药物治疗、导管消融等方面的研究。这就需要以阜外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为首的一批全国主要中心团结协作才能实现。


这次'中国房颤周'学术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未来我们会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指导下,建立房颤介入治疗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体系,为提升我国房颤防治水平而努力。


姚焰教授简介

姚焰教授,现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副主任及二病区主任,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和'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称号。因在房颤、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室速、Brugada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全三维电生理模式等领域的创新性成就而享有较大国际影响,迄今已应邀在欧美亚太十余国讲学及手术演示,接受各国来华学习专家近百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是我国成立最早、也是世界最大的心律失常中心。目前有床位120张,2017年完成心律失常导管消融6000例,其中房颤消融2200余例,器械植入2100余例。其中80%以上为来自全国的疑难复杂病例。


图1.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内外科联合学术活动。


图2. 姚焰教授团队。


图3. 方丕华教授团队。


图4. 楚建民教授团队。


图5. 国际学术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