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饰北斋晚年以“铁棒滑滑”为笔名创作了大量的肉笔浮世绘

 Cjtlfy1 2018-01-22

2000年,美国杂志《生活》曾评选出“百位世界千禧名人”,即100个生活与1000年至1999年之间对全人类有巨大影响的著名人物。洋洋洒洒的名单中却只有一位日本人的名字,他就是葛饰北斋。但如果葛饰大师还在世,他应当会对此名单非常不以为然,毕竟在他74岁的时候曾认为自己70岁之前所画过的东西都不怎么样,也不值得一提。

葛饰北斋晚年以“铁棒滑滑”为笔名创作了大量的肉笔浮世绘

富岳三十六景-神奈川冲浪里

北斋1760年生于江户(现东京)东郊的葛饰村,原名中岛时太郎,14岁时学习雕版印刷,18岁起向浮世绘大师胜川春章学习画画,当时的他叫“胜川春朗”,19岁开始陆续发表作品,毕生留下的作品据推定约3万5千幅。

开始时他只是为黄表纸、洒落本之类的小作品配上插图,当时的绘画风格大多模仿师父,但少年时的经历为他之后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葛饰北斋晚年以“铁棒滑滑”为笔名创作了大量的肉笔浮世绘

葛饰北斋可以说是一位非常喜欢改名字的画家,正经用过的名字超过三十个,比如“春朗”、“群马亭”、“北斋”、“宗理”、“画狂人”、“雷斗”、“戴斗”、“天狗堂热铁”、“镜里庵梅年”、“月痴老人”、“卍”等等,如果再加上其他无从考究的化名,更是不计其数了。

1793年,葛饰北斋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事业高峰,他继承了“淋派”画师“表屋宗理”的名号,但是他很快就对这个身份失去了兴趣,在宽政10年(1798年)的时候,将“宗理”的名号让给了门人,自己改名“北斋辰政”,7年后46岁的他改名为“葛饰北斋”, 这之后,他的画风也基本形成。葛饰北斋的浮世绘作品不同于以往的浮世绘画家,他结合前人的创作经验与西方的绘画技巧,为浮世绘风景画的创作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浮世”顾名思义,是指当时人们所处的现世,即现代、当代、尘世之类的艺术,因此浮世绘免回的是世间风情。这种日本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起源于17世纪,其对印象派的影响最为深广。法国人对葛饰北斋尤其痴迷。

葛饰北斋晚年以“铁棒滑滑”为笔名创作了大量的肉笔浮世绘

富岳三十六景-江户日本桥

葛饰北斋晚年以“铁棒滑滑”为笔名创作了大量的肉笔浮世绘

富岳三十六景-凯风快晴

葛饰北斋创作题材非常丰富,花鸟鱼虫,山水人物,无所不画,当然,其中也包括春画,葛饰北斋晚年以“铁棒滑滑”为笔名创作了大量的肉笔浮世绘,如今在众多美术馆中均有所藏。

葛饰北斋晚年以“铁棒滑滑”为笔名创作了大量的肉笔浮世绘

章鱼与海女图

葛饰北斋喜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据说他一生中搬家90多次,有着广泛的生活经历,他游走四方之后,创作了著名的《富岳三十六景》。

葛饰北斋希望自己能活到100岁,这样才能画出一些比较了不起的东西,但最终他却没能如愿。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多么希望自己还能再活多五年,这样子我才有时间尝试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

葛饰北斋晚年以“铁棒滑滑”为笔名创作了大量的肉笔浮世绘

富岳三十六景-五百罗汉寺荣螺堂

葛饰北斋晚年以“铁棒滑滑”为笔名创作了大量的肉笔浮世绘

富岳三十六景-骏州江尻

嘉永2年(1849年)元月,北斋抱病创作了他的最后一幅作品——《富士越龙图》。

画面上墨色浓重显得有些阴冷,可能也表达了他此时的心境,三个月后葛饰北斋在位于浅草圣天町遍照院的家中去世,享年89岁.

葛饰北斋晚年以“铁棒滑滑”为笔名创作了大量的肉笔浮世绘

富士越龙图

他在世之时都未尝被自己或者他人视为‘大师’,直至他的画作《巨浪》通过贸易出口,戏剧性地在欧洲流传开来。

欧洲人惊诧于浮世绘《巨浪》中的静与肃杀,对线条和用色大胆稚拙的用法让推崇“瞬间收藏”的印象画派赞叹不已,德加、马奈、梵高、高更等印象派大师都曾经临摹过他的画作。有传德彪西交响乐诗《大海》灵感也来源于此。

1981年9月12日,以葛饰北斋波澜跌宕的艺术创作生涯为蓝本的电影《北斋漫画》上映。虽然关于这个“画狂老人”89年的漫长人生,是电影不足以表达完整的,但或许我们可以借助电影,来走近这位为画而狂,为画而痴的传奇画家。

葛饰北斋晚年以“铁棒滑滑”为笔名创作了大量的肉笔浮世绘

自画像,天保10年(1839年)

葛饰北斋晚年以“铁棒滑滑”为笔名创作了大量的肉笔浮世绘

刘元博@Y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