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道》通讲——讲述:余觉中

 清醒4321 2018-01-22

经典今译·《易道》

这几年来,我选择我们的传统文化,花了些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现在稍微有点感受,自知还是很浅薄,但愿意在此跟大家分享。讲得不当的、欠缺的地方,真诚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今天我们讲《易道》,这篇是从《易经》的《易传》里摘录出来的。我们知道,《易经》是六经之首,是大道之源,中国文化源头的活水就在这本经里面。因为这是一本包罗全面的经,按照《礼记•经解》的评价,它的特点是洁静精微。洁静用《中庸》里的话讲,是遵德性的一面,通过这本经的学习,能够使我们的思想变得清静、纯洁,使我们的心达到一种安静的境界,与天道相合。这是《易经》宗教性的一面。还有一个是精微,我们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里面,有林林总总的事物需要面对,我们既要明白事物的总相,又要明白事物的别相,对事物的认识才算圆满。这是《易经》科学性的一面。所以这个易道啊,是圆满的道。

我们学习《易经》,不同的人他的目的不一样,所以学的入手处也不太一样。从完整意义来讲,有道、法、术三个层面。现存最古老的道经《阴符经》,全文三百来字,百字言道,百字言法,百字言术。但是我们一般人可能对术感兴趣,因为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见效比较快,尤其在目前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更多的人花了好多时间去追求术。但这个术放到法上才有灵验,而这个法呢,必须放到道上才有灵验,所以道是根本。如果我们不明道,学了好多法,这个法是无根的。我们学了好多术,这个术没有法,它也是无根的。术就像工具一样,有两面性,能帮我们,也能害我们。所以说,我们如果能够把重点放在道上,由道生出法来,由法生出术来,那么这个术对我们就有利而无害,所以我觉得我们从《易道》入手去学是最安全的,也是一个捷径。有人说,学《易经》最好是从《系辞》开始,因为《系辞》是从道的层面对《易经》进行了非常深入的阐释,可以说是打开《易经》的钥匙。

经典今译·《易道》

《易经》在中国文化的经典里面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它不是一个人写的,至少是三个圣人合作写成的,这也表明了这本经的特殊作用。第一个人的智慧是伏羲的智慧,距今应当是一万来年之前了。我们说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应该是从伏羲时代起,那时,文化的源泉就已经流动了,大道文化已经开始流传了,但当时的文明还不发达,人的感性认识特别强,先天智慧特别饱满,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非常直观的,因此伏羲就用卦象来表明天道的变化。

到了周代的时候,周文王因为被囚禁在羑里,即现在的河南省汤阴县北,他对这个卦象进行了推演,然后把卦词写了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语言的方式来表达大道运行的规律了,但是这个卦词非常简练,对卦象里面的哲理并未广泛阐述。

到了孔子的时候,他一生特别喜欢《易经》,尤其是晚年,历史记载韦编三绝。当时的书不是象现在的纸,是写在竹简上,用牛皮拴起来。读断了三回,可见他用功的程度。他把研究的心得,写成了十篇论文,称十翼,那就是传的部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它分为经和传两部分。传就是对经的阐释,《系辞》属传的部分。

我自己对《易经》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稍微接触了一点点。那么就讲一点点的认识吧。

 

经典今译·《易道》

我们现在来看从《系辞》里摘选出来的《易道》一段。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首先,《易经》是以天地的道理为准则的,所以能将天地间的一切道理包容在内。那么这个“易”字怎么讲?在《说文解字》里,“易”字就是“蜥蜴”中的“蜴”字,是个象形字,可能是从蜥蜴的“变”的特性来描述的,所以“易”有变异、变动、变化的意义。还有一种看法是,“易”字的上面是个日,下面是个月,而日月代表阴阳,所以“易”是表示阴阳相互作用、相互变化的一种规律性的描述。天地实际上也是一阴一阳。

那么,什么叫天,什么叫地呢?按《说文》来说,下面的这个“大”字,实际上是一个人的象形,上面一横是指人的最高的部分,叫做“颠”,代表至高无上。天跟地的分界在什么地方?哪里开始算天呢?

我们知道,古代有个成语叫“杞人忧天”,是说有个杞国人,他天天担心天会掉下来。房子塌了,你可以出去,可是这个天掉下来,没地方可逃,因为到处都是在天底下。用现在的话讲,他是心理有问题。怎么办?这个时候,有个很有智慧的人叫列子,即列御寇,是一位很好的心理医生,就给他做这个心理工作。他怎么说呢?他说,“天,积气耳;地,积块耳。”所谓天只不过是一个气的聚集,地呢,只不过是块状东西的聚集。下面又说道,“自地以上,则皆天也。”所以天地的分界线在哪里?地上面就是天呀!他说,你整天都在天上走呀,怎么还怕天掉下来呢?想想也是,杞人这个“忧天”的心病就解开了。

所以,这个“积气”呢,实际是属于阳的一方面。天地在生成前是个混沌的状态,它分开的时候,轻者上浮为天,重者下沉为地。本来是一个东西,但是分了阴阳以后,一上一下,形成了天地,所以天地就是阴阳。《易经》就是讲阴阳的道理,所以“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经》的学问包罗万象,天地之间的道理都逃不出《易经》所讲的这个道理,这是从宏观的方面来讲的。

 

经典今译·《易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这里讲的是古人做学问的方法,他是用自己的感官、心灵去体察。《阴符经》第一句话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就是说,我们通过观察,去体悟天地运行的道理,然后自己按照这个道理去做就完了。我们人对这个道理的体悟,一定要用自己的身心,这样体悟的道理才是真实不虚的。后世随着文明的越来越发达,我们人通过间接的方法去求知也越来越严重,我们的身心跟天地的隔阂也就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后世人的好多学问是假学问,不是真学问。

第一个讲“仰以观于天文”。我们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是人,古人讲这是“三才”。这个人,从形状来看是一个小小的生命,但他却能够跟天地相提并论,因为人为万物之灵,是由天地间最精华的东西组成的。“人者,天地之心也。”人就是天地之心,人心就代表了天心。天心是如何展现出来的?它是通过人心去展现出来的。人心有种特殊的灵性,这种灵性能够领悟宇宙的根本,能够同化宇宙的本性。

人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天,天上面有什么东西呢?有天文,这个文同这个“纹”,有纹路,纹理的意思。我们平常仰头去看天,天不是空空如也,是有东西的,有日月星辰,有云雾雷电等等。天在不同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的景象,我们透过观察这些景象,可以发现它并不是杂乱无章、毫无规律的。比如星星,每天晚上它的位置都不一样;但是我们用长年时间去观察,什么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星相,都是有规律的。同样的,太阳、月亮的运行也是有规律的。所以观察久了,我们就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因为宇宙内事物的运动过程都是有周期性的。这个周期性就是它的规律性的部分。

“俯以察于地理”,我们再低头去看,低头我们能看到大地,而这个大地也很丰富多彩,有高山、有河流、有平原、有森林,有各种各样的景物,这就是地理,地的纹理。那么,地的纹理也有它的规律,为什么这个地方是高山,那个地方是大海;某些地方人去了就很舒服,有些地方我们去了就很不舒服。这些表面的东西,它的背后都有一个理。我们观察久了,就能找出背后那个理。所以,我们通过观察以后,就能够“知幽明之故”。

一个是幽,一个是明,什么叫幽呢?幽者隐也。你可以从文字来看,里面这个字是“幺”,幺是小的意思,就是小孩子刚出生很小的样子。两个幺,也读“幽”,也表示小的意思。本来这个东西就很细小,还把它放在山里面,隐藏起来,我们就更难发现了,这就叫“幽”。

什么叫明呢?明者显也。我们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通过感官,我们能发现好多事物和现象,能发现的部分叫“明”。就象我们能看到日月似的,通过感官就能知道,这叫明。

幽的部分,虽然感官没法感受得到,但是我们透过思维是可以领悟到的。比如我们的眼睛,在光谱上能看到的可见光是很可怜的一小段,其中好多波长的光,我们的眼睛是没法看到的。声音也是如此。就是说,这个宇宙大量的存在是属于隐性的存在。现在科学也承认这一点。日常生活里面,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我们能看到灯光,但是灯后面的电我们看不到。可是这个电,我们用手去摸就能感受得到。如果是电波,我们眼睛看不到,耳朵也听不到,手也摸不到,它就更隐密了。这个幽的部分,随着我们智慧的不断开发,它就渐渐地变成明了。我们人的智慧缺乏,在佛学上叫做无明。

许多传统的经典,现下好多人不相信,认为是迷信。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人的智慧里面,这些都是明的,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可是我们呢?由于七情六欲的障蔽,物欲的障蔽,我们的智慧只能在非常小的空间里打转,我们怎么能相信它的存在呢?人又有狂妄之心,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不愿承认自己的智慧不够,便说那个东西是迷信的,自己就心安理得,所以无知跟狂妄总是孪生兄弟。我们学习经典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打开自己智慧的过程。

怎么打开智慧?就是通过提高自身的道德来达成。在“道”跟“德”的关系中,德是认识道的物质基础。当我们的德很低的时候,道展现出来的也是很少的一部分。德积的越高,你就能领悟越深的道;对道领悟得越深,它能帮你积更高的德,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是故知幽明之故”,这个“故”字,现在有一个词叫“故事”。故事故事,故就是事。什么叫一个人的全面认识,也就是说你对事物的两端都能够看明白,正、反面你都能够认识,这叫全面的认识。但是我们一般人的认识是偏的。认识“幽”的部分,特别关键的地方就是要透过我们的思维。《中庸》里面讲,做学问分为五个过程。第一个是叫“博学之”,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比较你才能有抉择;然后是“审问之”,详细地询问,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呢,就是要“慎思之”,这个“思”是我们大脑的一个特殊功能,是我们改变认识和提高境界的极其关键的地方。人在动物里面的智慧最高,就是因为我们人的思的能力是一般动物根本没法相比的。理跟事二者,事是属于显明的,理是属于幽微的,这个理我们必须透过思才能把握。

 

经典今译·《易道》

所以我们人的修行最重要的地方是改变自己的心。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的修行境界提不高呢?就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总是局限在一个非常小的时空里面。比如我们老是坐在这个房子里面,就感到天地就这么大;突然有人告诉我们还有楼上呢,我们上了楼以后,就发现一个新的天地,原来上面还有这样的房子。所以,如果没有高智慧的人给我们讲经说法,我们会可怜地认为,我们所感受到的世界就这么大,宇宙就这么大,而没法提高自己的境界。反之,通过学习,通过思考,我们的思想改变了,这颗心也改变了,境界也就提高了。

在同一层面上,我们透过思就可以明白好多理。比如我们看天上的月亮,三十、初一都看不到,初三的时候,就有一轮月牙出来,然后慢慢地变胖起来,到十五呢,就圆满了。然后再一点点的变缺、变小。那么,是不是天上有这么多形态的月亮呢?我们通过不断地观察,就会发现它是有规律的。如此,当你看到月亮缺的时候,你就不会觉得它是缺的,它是被东西挡住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很重要,它可直接改变我们的智慧。在打坐禅修的时候,止与观要双运。止就是把心定在一个点上,不妄动,观就是积极运用思维,分析自心与外境的本性,这样修才能开智慧。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这里面讲了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人活着,首先要解决的生死问题。如果一个人活着对生死问题感觉麻木,那么他的生命质量就可想而知。我们人活着,生是怎么回事?死是怎么回事?怎样活着才能快乐?这是我们人生最核心的学问。可是,如果我们没有经过这种经典教育,而把人生定位在非常可怜的目标上面,吃喝玩乐,那实际上跟动物的区别并不太大。佛家讲要了生死,如何去了?我们从现象上看,人有生老病死,大家都差不多。谁都不喜欢身心的痛苦,那我们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大家心底里都有这个愿望,但是真正能达到的人不多。生是怎么回事,死是怎么回事?我们必须对它有一番比较深入的了解。

 

经典今译·《易道》

“原始反终”的原,在这里是动词,有推究的意思。韩愈写过一篇文章叫《原道》,就是去推究、考察道是怎么回事。始,偏旁是女,《说文解字》说,始是女之初也。我们从直观上来看,男人都是女人生出来的,女人也是女人生出来的,它好象有一个开始。女人的开始是不是就是最开始?所以“始”是表示事物最初的一个状态。反,在这里与原同义,是追究的意思;终,是结束。始终表示一个时间段,也可以表示某一种空间段。我们画一条直线,很清楚地能看到,这里是始,这里是终。但是,如果我们把这条直线放在空间里,你能够找到它的端点吗?你能够找到它的始吗?这个时候我们会用思维去想,它可以不断地穿过去,银河系外头也可以穿过去。现在既然说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个始你能找得出来吗?找不出来!终也找不到。

我们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你只要去找,你想我是从娘肚子里出来的,那个就是始了吗?它在子宫里面就已经存在啦,那么,它在子宫里存在以前还有没有存在?它是在父精母卵里。父精母卵也不是偶然的,它前边还有它的前边,所以我们如果真正去推断我们的生命,也是无始无终的。如果我们这么思维的时候,能真正感到这个始终只不过是一个假象,或者是我们人为的一种规定,在本质上是无始无终的。所以从时间上看,无始无终,从空间上来看,无边无际。这就是宇宙的本质。所以说这个生死也是一种假象,它只不过是我们这个生命在现在的这种形态里的临时的两端。在它以前有另外一种形态,也有一个始终;在将来,还有一个将来的始终。因此,无限的始终组成了我们永恒的生命。

 

经典今译·《易道》

所以摸来摸去,摸到它的底边去,道家就叫道,《黄帝四经》里叫道原,佛家叫真如或空性,儒家叫太极。或者,道家叫无,佛家叫空,儒家叫性,那个地方是绝对真理存在的地方。

佛陀在《维摩诘经》里面,讲了不二法门。不二是没有分别的意思,也叫真如,如就是你跟我一样,我跟你一样,完全真实一样,没有任何区别的状态。我们在后天的这个世界里面,你跟我不一样,我跟他不一样,都是分别的状态。但是在真如这个绝对真理里面,都是毫无区别的,那个地方才叫死生之说。

这个“说”同这个“税”,是止息的意思。生从哪里来?死往何处去?从究竟的角度去讲,都是从这里出来并回归到这里的。如果人的意识进入这个状态,那就了生死了,所以了生死是瞬间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心没有领悟到这个地方,我们就只能永远处在生死之中,生死永远没法了。而有生死,就有烦恼,就有痛苦。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这个精气为物的看法,跟我们现在哲学里面的唯物主义有相似的地方。古人讲的气,我们现在叫它为粒子,科学现在能够发现的最小的粒子、基本粒子的这个层面。原来以为原子是最小的,但中微子、光子发现后,方知它不是。

 

经典今译·《易道》

那基本粒子是不是最小的?从理论上看,也不是。因为庄子说了,一尺长的木头,你要每天截它一半,你万年都截不尽的。也就是说,最小的那颗粒子,你绝对不能通过科学的办法把它找到。能找到的粒子就不是最小的。那个东西是要我们透过思维才能认识到的。

什么叫最小呀?最小叫不可分割。既然不可分割,那么最小跟最大是不是一回事?所以说在那个真正的实际的最后存在里,最小跟最大,瞬间跟永恒,它是一回事。

为什么禅宗讲的好多话我们不好懂?因为它讲的是那个境界里边的事情,那是消灭一切对立、差别的绝对状态。我们的思维是落在后天的二元对立里的,所以永远没法理解那句话的意思。

我们认为是“物”的那个东西,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人讲的这个物,不是西方人讲的物质,完全是两回事。我们中国儒家讲的“物”,跟佛家讲的“法”是一回事,是万法。这个万法不单是指各种各样有形的事物,也可以指我们精神层面的东西,实际上都叫物,我们的心也是一种物。

所以我们可以把一切的存在,看作是精气的构成。精是精微,非常单纯的、很精细的那些粒子组成的。“聚则为物,散则成气”,所以说彻底的唯物论,也能摸到道。不管我们讲的物质也好、精神也好,它都是一性的,都是由很精微的粒子构成的。

下面呢,讲另外一个层面。

“游魂为变”,出现了一个魂的概念。对于游魂、鬼神等概念,在我们古代,它都是一种很自然的认识,是非常直观地可以感受得到的一种生命的存在。不单中国,西方实际上都一样。魂,按《说文解字》的说法,它属于阳气,是很精微的一种气,是带有灵性的一种物质。在宗教里面,道家把它称为识神,佛家也是如此。就是说我们这个人,它是由两个层面组成的,一个是肉身层面,另外一个是精神层面。我们的身就象房屋,我们的精神就象主人。用汽车比喻的话,身体是汽车,精神是驾驶员。一个人为什么会昏过去,为什么会死掉,实际上这个差别不在于我们的身体有多大的变化。太平间的人和我们正常的人相比,在形体上他也是具全的,可是为什么叫死人呢?我们古人认识到,那是他的魂游走了,跑了,不在他身体里面呆了。

 

经典今译·《易道》

所以,当我们的精神离开肉身以后,精神本身也产生了变化,它或者升华了,或者堕落了。我们的肉身呢,也会产生变化,活的时候里面有气血运行,所以肌肉不会发臭,死了没几天,就发臭了。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知道“鬼神之情状”。鬼到底是怎么回事,神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大致就能明白。

在认识上,我们人往往是偏的。所以在哲学里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老在那里争辩,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都摸到了真理的一边,各自站在两端上。科学与宗教也一样,它们各自都摸到了一半的真理。但是呢,又不愿意走到另外一边去,所以就在争执。所以,凡是有争执的,双方都有道理,也都没有道理。如果一方比另外一方高明,它就能包容对方,不会跟他争的。

这个鬼神,我们从比较粗浅的角度来讲,可以把它界定为三个层面:一个是神的层面,一个是人的层面,一个是鬼的层面。什么是神呢?神是纯阳之气,就是说它具有天的一种特性。天是阳气上升形成的。人呢?他身上有阴气也有阳气,是阴阳同时并存的。因为阴阳同存,它显现在人的品行上是善恶同存的,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善的力量是上升的力量,因为它是阳气的力量。如果一个人不断地做好事、做好事,就是给自己积聚阳性的能量,他的精神就不断地升华、不断地升华。

 

经典今译·《易道》

所以说好人死了会升天。这是必然的,因为这种善的力量必然会把他往上面带。当他身上的阴气全都没有的时候,他可以纯粹脱离了身体,或者他愿意的话可以带着身体,不过他的身体构成已经是一个纯阳之体,那就叫神。神的状态就是同化于天的状态,他的智慧就跟常人不一样了,也不会有身体上的痛苦,因为我们身体生病就是这种阴气造成的。

我们生病的时候,是不是感到身体也不爱活动了呢?心情也不快乐了呢?因为阴气是重浊的,所以我们心情快乐不起来,身体也灵活不起来。没有力量,整个人就处于一种疲软的状态。这个重浊的阴气呢,它的力量就是往下沉,这在精神上叫堕落。

堕落也是有物质基础的,就是你不断地做坏事,想不好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好的能量就损耗了,不好的东西,我们反把它收集起来。比如说我们老爱看一些不清净、不健康的东西,等于是把这些不好的阴气拿来放到自己身上,到了自己变成纯阴的时候,那就叫鬼了。这个鬼啊,就是我们私心太重,抱住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就越来越往下掉,所以鬼就是一种痛苦、烦恼的身心状态。

这个神和鬼也不见得人死了以后才能展现出来。我们活着的时候,语言里面就经常用到,凡是涉及到神的,都是光明的、阳性的一面,反之涉及到有鬼字的,都是阴暗的、不好的一面。

孔子的学问是放在人道里面的。一个人如能不断地把人道走好,不用去管鬼与神,就是在不断地积累善的力量,他自然就会成为神。可是,如果你不好好走在人道上,那么所作所为都是在损耗你的福德,都是在积累阴气,你还想成神成佛,那不是空想吗?你说鬼太痛苦了,我不想去,可是你这样不良的身心状态,怎么会不堕落到鬼的地步?

 

经典今译·《易道》

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对鬼神你要恭敬他,但是你要远离他。远离他也就是说,你还没有达到它那个程度,就要好好地修养自身。你把眼前的每一步走好,自然就能到达好的地方去。

这个地方极其关键!我说儒学的伟大,很大程度就是这个地方的伟大。他千方百计地提醒我们,在这个当时当下的时空点,我们该怎么办?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里,应怎样找到自己的定位?自己的身心状态怎么样?哪里有欠缺,我通过什么办法把它弥补?如你每一步都能得到一种好的感受,那么整体身心肯定会有良性变化。你若放弃了目前的努力,一心想着上天堂,肯定去不了。所以这个地方极其关键。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当我们明白了《易经》的道理后,我们的心就能够支配我们的身;当我们真正明白了,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个道理去做了。如此,我们的思想与言行都能合于道,就不会做有违规律的事,不会做错事了。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我们越修持,就越能明白这个道理,自己的智慧就越能打开。智慧打开时,反过来越能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这个时候,我们就有道了,有德了,有资本了,自然会去救济天下,这是必然的。比如说这个灯,它能够发光,它并没说我要照破黑暗,它用不着这么想,因为它本身就是破黑暗的。如是真金,你把它埋在地下,它还是闪光的。所以一个有道德的人,他并不是整天要想着,我要利益众生,要普渡终生。他用不着这么去想,他存在的本身就在自然地做着这样的事情。所以,他不会出什么过错,不会损人利己。

 

经典今译·《易道》

自利即利他,自害即害他。所以不管我们学什么,比如学经典,如果用心不对,方法不对,当我们感到学得很不顺、很痛苦的时候,即在没有自利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情也不会利益别人。反之,你可能做一件很普通的事,但你做得很合理、很快乐,那对别人对自己都有好处。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这个忧啊,人活着就难免,“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一般人活着时,他的心都有这样一种功能,过去的事情虽已过去,但还抱着不放,将来的事情还没有来,他就在那边盼望和幻想。因为心有这些功能,就会产生忧的心理,担心没饭吃,担心生恶病,担心别人来偷来抢。各种各样担心的事还没有发生,但是他的心却先把它招来了,这就叫忧。它是导致我们不快乐的一个很大危险。尤其有些做事的人,事情做得越多,好象他忧愁的事情也越多,结果,做事成为毁坏自己的一个因素了。

“旁行而不流”,这个旁行的旁,是遍的意思,旁行就是遍行。当时空越低越小的时候,我们发现它越窄,越不通畅,我们的自由就越小。比如在这个教室里面,我们的活动空间就很小,但到外面大操场上去,就大不一样。现在讲旁行,我们在地面走路,会遇到障碍物,感到不自由,如果我们在空中呢?到处都是路啊!所以一个人要得到自由,唯一的办法是提高自己的境界。境界越高越自由。佛家把这种彻底的自由叫做大自在,我们整个灵魂和身体都没有任何障碍。道家则叫逍遥,儒家叫自得。这个自得的状态,《中庸》里叫“无入而不自得”,就是说人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境遇,你在任何一种境遇下,都无障碍,都觉得很自在。你在家庭里,觉得家庭就是天堂;你在工作岗位,觉得做自己的这份工作也很自在。这就是自得。

 

经典今译·《易道》

但是呢?它后面讲了“不流”。流是随顺流俗,赶时髦,大家怎么做,你不知道这样做好不好,但也就跟着去做。所以流俗,是在特定的时期,某一群体共同的一种执着所造成的。它也具有一定的力量,具有一定的诱惑力,如果我们内在不坚定,别人这么做,我也这么做,我们就在随波逐流,就会跟着一道堕落。所以这里讲的也是一种中庸的道理,一方面我们思想很开通,另外一方面不合情理的事情也不去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