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康、桔红糕、老苏打、康元……这条马路上竟然藏了那么多老底子上海人的回忆!

 崔季廊坊 2018-01-22


很多人说,多伦路这条马路代表了上海的近代文化

不过这短短500多米的马路,发现菌都不敢跑个步

就怕这咻咻咻的几步当中,把某个大景点给错过了



孔祥熙、瞿秋白、孔祥熙、赵家壁、矛盾…

你能想象这种鼎鼎大名的人物竟然是邻居?

如果不是实地探访,发现菌完全不敢相信!



要是回到当初那个年代,马路上随便看到位

戴着眼镜、夹着包袱匆匆而过的长衫先生

说不定他就是一位全国知名的大大大作家



所以这次的压马路特辑

发现菌就沿着多伦路,一路走到了山阴路

替大家实打实领略一番:魔都文化名人街



工作日的人不多,但个个举着相机一脸文艺

嘻嘻,看来非常符合本菌优雅的气质啊!


孔公馆

他们曾经住在这里


“民国四大家族”掌门人之一孔祥熙的府邸

也算是多伦路文化街的门面担当了!



这个当年掌握着大半个中国财政大权的人

发现菌对他的住所可以说是相当滴好奇!



据说现在改成了民居,大大滴可惜啊

所以只能站在外围仰望一下他的府邸

但发现菌还是非常愿意买票一睹内部真容滴!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

一部关于文化的史书


风云激荡的年代,一批醒觉的文学工作者以笔为枪,用文字的力量打开了旧中国的新局面。与此同时,他们联合到一起,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战斗队伍”——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本以为这块牌子后面的小区是保护单位

还好发现菌好奇心满满,不然差点错过

纪念会馆恰恰是躲在了这个不起眼的小区里



左手边的家门口摆着工整的字帖

右手边的阿婆一边爬太阳一遍打毛线



再往里走几步就能看见了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

这栋陡然改变画风的三层小楼



纪念馆一楼为成立大会原址,二楼为展厅



展厅分为“创建历程”,“文学成就”

“反抗牺牲”,“纪念研究”四大部份

展示了“左联”文献,历史照片及文物



隔着玻璃,看着旧时代的文献资料



隔着围栏,望向故人曾经的居住地



这缩小版的“电影院”还放着老片子



后花园的一角还保存着烈士的雕像



走进这宣讲室,仿佛还能听到慷慨激昂的话语



红色历史感兴趣的

一定要来这里回味一下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1:30 ,13:00-16:00(节假日期间前往,请提前电话咨询具体开放时间)

地址:上海市多伦路201弄2号

参观方式:免费(15人以上可预约讲解员)

联系电话:56960558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首个政府平台的专业现代美术馆


多伦现代美术馆共分七层

一、二、三层用于展览

作为国内首个政府平台的专业现代美术馆

它集展览、研究、教育、收藏、交流五大功能于一身



发现菌去到美术馆的时候

正值“隐而未现”美术展开幕

主办方正是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展出26位青年艺术家创作的

30余件绘画、装置、影像、行为作品



不得不夸美术馆的氛围真的让人很沉浸

一进门发现菌就被这颗巨大的“向日葵”吸引



但艺术家果然是有内心世界的

作品想表达的是浮游生物造型



还有这面远看让密集恐惧闻风丧胆的

“你正常吗?”,整整25㎡的卡纸墙面



记录了作者过去一年多里对自己的逼问

“你正常吗?”,字里行间都充满了

怀疑、矛盾、否定、妥协…

好奇作者这纠结的心里活动的

一定要来现场好好品一品文字



移步二楼,还有这由两面拼成的“铁锅墙”

制造出宛如煮饭烧菜后留下的油污、焦垢



但细看锅内却是由残垢构成的模糊的脸孔



还有机械蝙蝠(我猜的)



纯木棍线条勾勒的佛像



有机材料倒模而成的日用品



或许在多伦路这条承载了无数文化内涵的路上

多伦现代美术馆还显得太过年轻,略显稚嫩

但它所要传达的文化和历史内核是丰富而深邃的

这一点就不亚于此间的任何一处景致!

发现菌相信,来到这里的人必不会失望而归



地址:多伦路27号

开馆时间:周二—周日10:00-18:00


鸿德堂

中式屋顶混合西式教堂


鸿德堂位于多伦路59号

是上海唯一一座中国宫殿式外形的教堂

也是多伦路名人街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看这个顶部结构是不是想象不出会是教堂?



鸿德堂之所以能打破常规教堂建筑风格

这背后也是隐藏着大大滴故事滴



教堂的原身是长老会布道印刷所

是近代上海规模较大的出版和印刷机构


当年在决定将此地修建为教堂时,正赶上

我国民族主义高涨,基督教界提倡本土化


所以才打破了传统的西方建筑式样

屋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斗拱飞檐结构

这样看来,是不是中西混合的初代产物咯?



或许是工作日的关系,教堂内没多少人

但是安静的氛围和回想的传教声

让习惯了嘻嘻哈哈的发现菌一秒严肃脸

屋内的灯光整体偏暗(这是摄影师的调光啦)



下午的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户,意蕴十足!



墙面还有带着科普意味的基督教绘画

非常适合暂避喧嚣,来一场好好的冥想



发现菌来多伦路之前还作了好多功课

藏钟馆、奇石馆、金泉古钱币博物馆好几个

但是这些现在早已改造成了沿街的小商铺



发现菌也给专门冲着博物馆来的人提个醒

大家千万不要千里迢迢跑过来扑了个空啦


万幸的是夕拾钟楼还在



钟楼的名称取自鲁迅的文集:《朝花夕拾》

看看这夕阳下的钟楼是不是还有些神秘色彩?


据说顶端所置机器人能简略地介绍

本地区近代历史演变的大事典故



但是同样底下已经被改造成了商铺

所以发现菌没有办法上楼为大家一探究竟


不过这正好说到鲁迅先生

咱们就去看看他的故居吧


鲁迅故居


开放时间:9:00-16:00

为什么这个要放在开头?

还不是因为发现菌错过了

真的就差那么一丢丢

所以这次照片只有外观咯



鲁迅故居这块牌匾在路口非常醒目

走进小区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复古味



靠左侧的墙面上都是其个人介绍

配有其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话语



走到弄堂的尽头就是故居所在了

这是一栋红砖红瓦的三层新式里弄房



既是鲁迅晚年生活的地方

也是他在上海最后的寓所



听闻故居按生前居住时的情景复原

内部家具绝大部分都还是原物

发现菌是没赶上给大家拍点照

所以就希望看到文章的菌迷去现场啦


这个旧居内,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战斗性杂文

编辑《译文》杂志,翻译《死魂灵》等作品

还编辑整理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



故居不远处还有鲁迅公园

公园内还有鲁迅纪念馆

馆内藏有1.7万余件陈列品

介绍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和战斗历程

对鲁迅先生感兴趣的可以一起逛个遍


开放时间:9:00-16:00(每20分钟一次)

参观方式:1.3米以下儿童及70岁以上老人免费(成人门票8元/位)


隔壁还有瞿秋白寓所旧址

位于山阴路的一个小巷子里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里藏着他的故居

在他富含传奇的一生里

也算是留下与上海的一块缘分印记吧!



还有赵家壁、矛盾等名人故居在鲁迅周围

这种好朋友就住在周围的感觉,一级棒啦!



真是不看不知道,短短的马路上

竟然住了嘎西度鼎鼎大名的人物

但是光着肚子压马路也不是发现菌的套路呀

所以下面几个“百年老店”也请大家收好啦!


红玫瑰食品厂

来一打小辰光额味道


地址: 山阴路105号(近吉祥路)

人均:46元


店如其名,卖的都是都是

上海几个老牌食品厂出品的点心



店名很小,隔着黄马路

就能看到一作堆的人头

这还只是工作日的阵仗



泰康、沙利文、康元、光明…

桔红糕、老苏打、动物饼干…

湿了本菌的眼眶!夸张了喂…



光明威化巧克力味


店里有精装和散装两种

既然是吃小辰光额味道

当然是要拎散装的回家

还有不少的吃客专门来买碎屑



康元手指饼干


这个红西西的包装肯定眼熟!

咸香味十足,咬起来脆脆的!

小时候会藏在书包里当小零食

现在到了要多少有多少的年纪

就当是吃一把复古的情怀吧!



发现菌一口气买了两大袋

战斗力也算是比较弱的了

老板讲虽然营业到晚上七点钟

但是很多东西下午就会卖空掉

所以大老远想要过来囤货的话

一定记得早点去哟!



万寿斋

卖着魔都响当当的小笼包


地址: 山阴路123号(近吉祥路)

人均:17元


发现菌老里八早去吃过一趟万寿斋

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小笼分量惊人

趁着这次压马路,就再来回味一把



不巧!到店的时候正正好是高峰时段!

排队直接排到马路边,店里完全扑扑满


还有爷叔直接站在门口夯完一碗面的

看得排队的发现菌都摒不牢肚皮狂叫



来万寿斋怎么能不吃这里的招牌小笼?

再点一碗葱油辣肉拌面和三鲜大馄饨!

先上一张全家福让大家过过瘾



不要问我为啥台面上那么多吃的

因为生意好到等了20分钟还要跟别人拼桌


一半是面,一半辣肉



不是肉糜也不是肉粒

根根肉丝吃到满足!



这里的小笼包真的是好小只

怪不到是二两放在一笼里卖

摄影小姐姐都是一口闷一个



稀里哗啦吃完店里还是大排长龙

摸着圆圆的肚皮我们继续出发!


小时代

一碗小面的小幸福


听这个slogan就觉得暖暖的

不是用餐时间但还是坐着蛮多的人



墙面的面名都在诉说着这家店的不一般

至尊霸气牛X面竟然还要开个预约通道

拿出小本本记下,一定要来吃一下!



无名水果摊

街角遇到大惊喜


这家位于山阴路转角的水果店真是别有洞天

在门口只露出一丢丢的花头精

可是进去一看简直是小型批发市场



从普通版到进口的应有尽有

看到这家店的第一反应就是下次要带妈妈来!



顺着山阴路再走下去就是腻歪的甜爱路



响当当的大邮筒,墙面上的甜腻腻情诗



还有沿街爱意满满的咖啡店

体力充沛的菌迷们可以再刷一下这条小街



看看这大晚上的甜爱路……

是不是也别有一番滋味哦?



多伦路和山阴路虽然不长

但踩在这古老沉着的石板街上



看着这或砖红或沥青的老墙头



爬着下午的太阳,三三两两团坐的老人



新晋的咖啡小馆和沿街的零食小铺

都给这些历史街增添了不少生活气息



抽空来跑一趟吧!

品一品老零食额米道

走一走过去的老街!

下一次压马路特辑发现菌会带大家去哪里咧

你猜你猜你猜猜猜!(完全不给剧透哟!)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