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线教师的忧伤:评优

 芳草屋845 2018-01-22

老师,都绕不过职称。

要晋升职称,就要达到一定的条件。

职称晋升,有一条规定是:近五年必须有一个年终考核是“优秀”!

一线教师的忧伤:评优

教师想“优秀”,不是容易事:

首先,年度考核“优秀”的指标让人忧。 指标由主管部门直接分解。如果某学校或部门没分到指标,则不论这所学校或部门及其教师多么优秀,也得不到“优秀”。

其次,年度考核“优秀”的方法让人忧。年度考核“优秀”的指标给谁,方法有多种:一是领导说了算。学校领导“一锤定音”,我说谁优秀谁就是“优秀”。二是投票选优秀。结果选出的优秀教师都是平时会搞人际关系的。三是量化考核,谁的分数高谁就是“优秀”。但不同科的教师,行政工作和教研工作等,如何用一个数字标准来比较优劣?

再次,年度考核“优秀”的条件让人忧。有单位说,优秀必须有“课题”,于是原来少有人问津的课题研究一下子成了热门,许多人投机取巧搞课题 ;有单位说,优秀必须有“论文”,于是花钱发论文成风。

一线教师的忧伤:评优

追根溯源,教师的评优之忧来自于职称,来自于对利益的贪欲,成为一小部分人攫取私利的一条门径,伤害的则是一些真正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的优秀一线教师的感情。

如何才能不让教师不为“优秀”而忧,安安心心去教书:

一线教师的忧伤:评优

第一,取消职称,让教师的工资不再和职称挂钩。

第二,改革年度考核制度,取消“优秀”等次,只设“合格”“不合格”两项。

第三,让“优秀”成为一次性奖励,只是一种荣誉,而不要成为获取终身利益的资本,更不要成为侵害别人利益的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