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传世的通行本是魏晋王弼注《老子》而有的道德经“原文”,之后的各朝各代也是根据王弼这个版本的“原文”为蓝本作的研究。 到了近些年,在马王堆、楚墓都出土了《老子》的“原文”,而这些“原文”确实和现通行版的“原文”其中有些字是不一样的。自古以来也确实有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之说,所以硬要说没有改变道德经的本义那是假的,但是就墓里面出土的那两个版本的道德经的“原文”难道就是原文了吗?应该也不一定就是吧,毕竟道德经的成书年代过于久远,而即使是楚墓出土道德经“原文”距其成书的年代较近,但在当时那个没有统一文字加上战乱的战国年代都是可能传抄有误的。 所以无论是现在传世通行版也好,还是墓里面出土的古代的老子版本也好。个人认为无论哪个版本,应该要相辅相成的利用,只要这个版本的“原文”的这一段对自己有用的话,那么就且当它是自己心目中的原文吧。即使是现代社会的书籍出版都可能有失误的时候,而《老子》传了这么多年了,就更应该要辩证的对待,即使后人改的也不一定就是坏的,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各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就是各自的心目中想要的《道德经》了。这些都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