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大变化看透2018新中考!未来这种孩子最吃香 | 权威解读

 李功随 2018-01-22

开学已经近两周的时间了。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这也意味着中考备考正式进入到紧张的阶段。明年,北京市实施新中考,目前初三的学生是新中考的首批考生。

依据北京市新中考方案,2018年北京新中考在考试科目、分值设置等多方面做了大胆改革,这样的改革变化想要传递给考生和家长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信号?这项改革又会给考生带来哪些影响呢?

☞ 变化一

考试科目变脸 学生有更多选择

从2018年起,中考考试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体育9门课程。除语、数、外3门必考科目以及体育科目外,考生可从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5门科目中任选3门,其中物理、生物(化学)必须至少选择一门。

这样一来,考生可有9种选考科目的组合方式。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中考方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支持考生按特长选择多种组合,让考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这样一来,考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惶恐。

关于考生最为关注的“为何物理和生化其中必须要考一门”,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臧铁军是这样解读的:将来上普通高中学习的话,理科是必须学的,基础是必须有的。

所以在这里做一个限定性的要求,初中的物理或者化学、生物,基础一点都没有的话,将来普通高中毕业都会很有问题,因为在学业水平考试里边是要求学生每一科都达到合格水平的。所以在初中学习,要求他有最基本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更好地学习。

☞ 变化二

按比例折分 保护考生优势

考生所选考的三科成绩,由高到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成最后分数。三科折算后的实际满分为100分、80分、60分。考试考完了以后,系统自动按照你的这3门课的成绩来折算,最后中考录取的分数是经过折算以后来纳入到中考成绩里。

因为分值折算权重可选择,实现了同分不同质,即便考生选考科目的原始分相同,折算分最大也会出现12分的分差。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折分方式,就是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还扬长避短,让他的优势能够凸显出来。未来的中考成绩可能同分不同质。

比如,两个孩子中考成绩都考了640或者650,但因为组合不一样的,最后的折算分数自然就不一样。新中考除了必考的语数外三科,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强项,进行9种科目组合,可以有54种分数折算方式。

对此,朝阳区某示范高中校长表示:“以往理科好的同学占优势的局面将发生变化,在其他学科有建树的同学也将有展现的机会。”

☞ 变化三

实践计入考分 提升综合素养

开放性科学实践或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将成为学生的考试内容,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每科均有10分为开放性科学实践或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内容。除了实践计入成绩外,体育考试也在580分的中考总分中占了40分之多!

依据新中考改革方案,开放性科学实践或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将成为学生的考试内容,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每科均有10分为开放性科学实践或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这意味着学生必须将学习搬到社会大课中,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是北京市教委2015年秋季学期推出的新举措,要求初中学生来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社会资源单位进行科学动手实践,在实践项目中渗透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每个学生每学期需要参加5次实践活动,每次计分1分,初中合计30分,分别计入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中;接着北京市教委推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新举措,方式相同,分别计入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三个学科中每科10分。

实践活动纳入中考成绩是一种引导,坚持教育教学与社会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发实施实践活动课程,坚持品德、学习成绩和能力素质并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与教育部有关综合素质评价中“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一致,对社会实践方面更加落实到位。

☞ 变化四

内容从深到宽 引导改变学习方式

北京新中考方案中明确表明,要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注重考查学生9年义务教育的积累,注重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扩大选材范围,贴近生活,注重实践。

教育部方案中提到:“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京市方案中的这一变化与教育部方案一致,都是指向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这种考查“9年义务教育的积累”,指向避免短期“应试”,引导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改变学习方式,多积累,深入理解,重实践。这对学校、学生都是挑战,需要积极应对。

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认为,改革后的北京新中考,命题开放性越来越强,而且越来越灵活。重点就是由“解题”向“解决问题”做了一个很大的转变。“简单地说,就是考察学生用他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能力,解决身边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和生产实际的问题。”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奕也表示,对于北京学生而言,从科学动手实践活动,到社会实践活动,从四个一工程,到社会大课堂,这些都是发生在初中孩子三年真实的在校生活当中的,这些都是命题的素材。

因为从命题的角度,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关注孩子的生活实际,关注孩子在学习完这些知识能力和方法之后在实际情景当中的真实应用,所以在新的中考方案颁布和实施过程当中有一个强烈的信号,最后10个月的复习可能作用在逐步弱化,更多的需要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要有心积累。

☞ 变化五

招生政策倾斜 一般初中机会大增

根据新中考改革方案,招生政策向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比较短缺的远郊区和一般初中校倾斜,从而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考提前招生的贯通培养项目指标会分配到各区和学校,确保所有的初中校都有机会获得指标。统筹计划一、二、三包括的指标也会分配到所有初中,让留在本区读小学、初中的考生有更多的机会,同时控制示范高中跨区投放招生计划。

对于这一变化,臧铁军分析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教育均衡导向,与教育部方案中“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招生名额适当向农村初中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全一致。

据了解,2017年北京市继续主打资源优质和机会优质组合拳,通过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市级统筹”“校额到校”“乡村计划”等方式精准配置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名额分配批次计划占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比例不低于50%,保证每所一般公办初中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不低于35%,这一比例比2016年提高了5%。

一位普通中学校长坦言,作为一般初中,新的改革使他们学校的学生升入重点高中的机会大增。整体上来讲,孩子们受益最大,“校内选拔”的方式使孩子们竞争压力小了很多。

所以这位校长建议家长:没必要一味去追求社会上所谓那种好的初中,或者大家要往那去挤的初中,可能是你在初中找一个离家近一点的,孩子上学方便一点的,虽然大家印象当中没有远一点的初中那么好,但是它可能在高中升学上有更多的优势。

作者:现代教育报记者 冉阳

编辑:现教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