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勇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他喜欢摆弄计算机、电子设备,但凡与机械操作相关的活动他都有极强的兴趣。可是他不喜欢上学,他觉得坐在课堂上听课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他更希望老师能把讲课变成做实验,或者看图片。 ![]() 兰兰喜欢听音乐,从小就能跟随电视或音频里的音乐手舞足蹈,而且节奏感极强。她妈妈说:兰兰比其他孩子说话早,而且经常会说出令大人惊讶的词语来。兰兰有丰富的词汇,喜欢与人交流,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但是她同样害怕上学,因为她总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她担心老师罚她再重写,她认为自己是个笨孩子。 ![]() 洋洋从小就很聪明,记东西记得很牢,但是他更擅长“打打闹闹”。他爸爸说:这孩子静不下来。洋洋自己也很烦恼:上课时我也认真听讲,可盯着老师一会儿就累了,实在控制不住。 三个孩子的父母都很烦恼,他们都坚信自己的孩子不笨,但是孩子的学习现状却让他们困惑不已。 心理学家早就告诉过我们—— 每个孩子都有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作为孩子的学习通道 最主要的有三个部分: 视觉的、听觉的或者运动的。 我们将侧重其中某个通道的学习方式称为视觉型、听觉型和运动型的学习类型。这样划分不等于说孩子的学习方式只利用某一种单一通道来进行,而是说这个孩子的某一个感觉通道比其他的感觉通道更容易协调并更容易影响学习。 发现孩子的学习能力优势以及他们独特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在面临学习困难时更了解自己、更容易看到希望。 确定孩子的学习类型,不是要给孩子贴上标签,归于某一类型进行单一方式的引导,而是要了解孩子的特点,从而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扬长避短,更有效地学习。 针对不同的学习类型 要给予孩子们怎样的辅导策略呢? ![]() 小勇就是一个视觉型的孩子。 这类孩子的观察力敏锐。在小的时候,他们就经常会发现其他孩子或大人没有注意到的东西,他们会很早认识颜色,喜欢玩拼图游戏,长时间画画也不觉得厌烦。他们在哭闹时,一看见父母的脸或心爱的玩具,就会很快平静下来。 这类孩子不大喜欢用语言来表达自己,但有着极强的想象力和视觉注意力。他们会很快把自己的玩具和书本整理好,并且能把看到的东西画出来。这类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强,喜欢拆拼或者组装玩具和零件。 您可以——
![]() 兰兰是典型听觉型的孩子。 这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极强。他们从小喜欢听或讲故事,听课容易记住;对父母的口头指示反应迅速,不用一遍遍地重复;喜欢音乐、戏剧及有表现力的活动。如果要求他们用语言把作业报告出来,将是他们最觉得快乐的学习方式。 听觉型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听觉过于敏感而容易分散注意力,或者上课时喜欢讲话而受到批评和责备。 您可以——
![]() 洋洋其实是个运动型的孩子。 这类孩子好动,总是喜欢把自己的身体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对他们来说“做”永远比“听”“看”来的更快更容易。 他们往往在运动协调性上表现优异,喜欢节奏感强、技巧性高的活动,很快就能把某项技巧学得有模有样;他们擅长用具体的事物和操作当做学习工具,通过接触和实验来掌握或理解所学的知识。 通常,这类孩子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富有创造性,喜欢联想,总是跳跃性地思考很多问题。然而正是由于他们充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心、手脚不停的动作,也使他们很容易被扣上“多动”的帽子。 您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