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人口五年少3000万,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

 文质君 2018-01-23


33.jpg
33.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研究显示,中国青年人口的数量正在持续减少,预计未来五年将净减少3000万人。在2020年以后青年人口减少的势头更猛。

对于青年人口的定义,当前存在多个不同的统计口径。比如联合国把15到24岁的人口定义为青年、世界卫生组织把18到44岁的人口定义为青年。而我国国家统计局则将15到34岁的人口定为青年。但无论按照口径的哪一种来计算,中国青年人口都是呈现减少的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统计室主任王广州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所做的测算表明,中国18到44岁青年人口2017年为5.48亿,2022年将降低到5.18亿,五年间减少三千多万人。而18到35岁年龄段青年人口同样呈减少趋势,从2017年的3.66亿将减少到2022年的3.44亿,减少2200多万人。

根据测算,中国15到24岁的人口将从2010年的2.25亿减少到2020年的1.78亿,十年间减少4700万人。这一年龄段人群在总人口的比例则从2010年的23.17%下降到2020年的18%,同时低于美国的19.91%和印度的26.33%。

即使我国按照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7》的最新数据,青年人口的减少趋势是同样的。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趋势非常明显,青年人口数量的减少会影响到国家创新的活力,降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导致未来发展后备力量不足。

随着1982年后的0至14岁人口大幅减少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人口高峰出生劳动力陆续退出,劳动力供给将急剧下降,青年人口的持续减少将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成为新常态。中国将面临严重劳动力短缺问题,尤其是青年劳动力。也是导致国内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的原因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峰值后开始持续减少,2012年至2016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5年减少了1900万人。与此同时,劳动力老化日益加剧,45~59岁大龄劳动年龄人口占劳动力比重2010年为28.4%,2015年上升为33.3%。

实际上,青年人口是经济主力人口,人口的数量对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青年劳动人口急剧减少,将减少创新人才总量,弱化社会创新能力。同时,青年是社会消费的主体,青年人口比重下降,就会降低整个社会消费能力。另一方面也会帮助减少国家在养老保险以及其他社会保障上的支出。

然而问题在于,生活成本的不断增加,以及年轻一代的个人想法,如何可以有效的提高婴儿出生率,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尽量减少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这个问题确实有一些难度。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任何投资品种以及任何操作仅代表个人观点,仅限于用户间交流与探讨,不构成投资建议,不具有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信息性质,不构成对任何股票、债券、期货、期权或任何其它金融产品的购买邀请,不应成为您作出任何投资或其他决定的依据。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