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古诗词当中,是怎样描写腊八的呢?

 阿庆1120 2018-01-23

“蜡八节”在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文化,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即是腊八节。这一天过完,传统春节的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所以也就有“腊八一过就是年”的说法。有关蜡八的古诗举不胜举,整理了几首比较有代表的分享之: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主要描写:诗人十二月八日行至西村时所见到的腊八节情景。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腊八》(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诗意:腊八日,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煮食腊八粥,王公大臣们都要到雍和宫参与敬佛仪式。而朝廷亦是当今的佛,雍和宫第一锅的粥要先奉佛,第二锅便是赏给王公大臣们品尝食用。

《腊 日》(唐)杜 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诗意: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腊日气候温暖。萱草的颜色逼进了皑皑的积雪,但干枯的柳条却因气暖而透露出淡淡的春光。官军的胜利使大家心中高兴,刚从紫宸殿散朝就盘算着,今夜再开怀痛饮一番。高高在上的皇帝将装着口脂、面药的翠管银罂赏赐给群臣,让大家防冻护肤,真是恩泽深厚、皇恩浩荡。

《行香子·野店残冬》(南宋)布衣诗人汪莘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篮舆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

个人比较喜欢的是这首,描绘有如闲云野鹤般的意境。诗中主要描写腊八日的景观:残冬时节,在乡野小酒店喝了点酒,便觉得春意浓郁。到处是清澈闪光的溪流,松、竹、梅曼妙,山色苍翠,无尽无穷。坐上竹轿,在“薄暮疏钟”里,只看见远远的孤村,匆匆西下的夕阳。夜间一阵阵冷雪敲窗,早晨在枕上便可看到积雪像白云一样,堆满山峰。于是,我便起床,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去作一个独钓寒雪的渔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