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自信“信”的是什么

 王兆善 2018-01-23

如果我们从故宫无数国宝的藏品中,从难以计数的中华优秀传统经典中,从万里长城和中国历朝种种巧夺天工的文物和建筑中,看不到其中蕴藏的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看不到其中蕴涵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理念,当然无法理解为什么能从中获得树立文化自信的信心。文化自信,是从如此多的巧夺天工的文物中和无数经典中,体悟到包含作为独特标识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从物质文化的创造物中发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没有一个民族能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因为文化融于血脉之中,成为民族的灵魂。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绘画,我们的文学艺术……总之,凡是中国人在灵魂深处都会有中国文化的胎记,中国人的创作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国传统的影响,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保有我们文化的民族特色。

文化自信当然包括对中国革命斗争中创造的红色文化的自信。红色文化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和实际斗争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我们不是生活在古代中国,而是生活在现代中国。由于不存在时代的隔膜,它们用不着诠释、解读、争论、辨伪、考证,或各自立说,更容易为人民理解和接受。

文化自信是不能断流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文化自信当然要更重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它是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直接继承“红船精神”开辟的革命文化,又是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的文化。

如果要问文化自信究竟信的是什么?可以肯定地回答:信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信的是红色文化中的革命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信的是把国家、社会和个人提升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陈先达/文 据2018年1月8日《光明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