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罗大众应该怎么欣赏一张画?

 心爱的内容 2018-01-23

来自静茹绘画心理学 17:32

当有人在拍卖行花几百万买一幅画

这件事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解读版本

有人觉得物有所值

有人会觉得这是炒作的结果

站在一幅画面前

有人泪牛满面

有人拿着相机

消个毒就转身离去

一幅画究竟好在哪里?

而作为没有学过艺术的普罗大众

又应该怎么欣赏一幅画呢?

虽然我们站在同一幅画面前

每个人的心理感受和欣赏角度都会不尽相同

艺术有很大的文化外延

每个人都可以触摸得到一部分

于是

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手里现有的一个标尺

去解读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有人认为,一幅画的价格,都是经纪人商业炒作出来的。

也有人认为,艺术品就是用来理财的工具而已。

还有人这样指点新人,想搞艺术必须得找一些圈子里的评论家来帮助宣传,否则出不了名,画再好也没用。

还有人说,艺术家的画都是死后才值钱的。


以上这些解读都只能算是外行的视角,可能都有些现实的依据,但统统和一幅画本身的价值没有太大的关系。无论是谁,不管他离艺术圈多么近,了解多少艺术的知识,甚至他就是艺术家最亲的亲人,也都不见得真的能看懂这幅画。


有句话:尽管勺子泡在汤里面,但它永远也不知道汤的味道。说的就是离艺术圈很近,却始终无法真正懂艺术的人。


那怎么欣赏一幅画,才算真的能看懂这幅画呢?




那下面,静茹老师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欣赏一幅画作有几个重要的角度。


1、背景资料(社会背景、艺术流派、艺术家师从和生平经历等)


真正的武夷山大红袍卖得非常贵,不去了解了那棵茶树独一无二的生长条件,不去了解它的制作过程,不知道它一年的产量,我们就很难懂它为什么值这个价。

达芬奇作品《岩间圣母》

看一张画也是如此,切断了当时的文化历史背景,只看画面本身的效果是无法真正读懂其价值的。

每一张画,都是其诞生的年代、文化背景、经济、科技发达程度、法律政治宗教的综合产物,只有了解了那些背景,才能理解画家为什么这样画,超级牛的部分是因何而牛,做不到的部分又因何而被局限。

(达芬奇解剖尸体后的笔记)

今天我们来看达芬奇笔下的人体的结构特别准确,连肌肉和骨骼的部分都极其精准,如果按今天的科技发达程度,美院大一的学生都能够画到这个水平,没啥了不起的。

但是,放在文艺复兴时期,这就是非常难以做到的。当时学习艺术没有任何人体结构的书籍可以参考,为了研究人体结构,达芬奇和一位解剖教授合作解剖了30具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尸体,画了大量的笔记,才有今天他画作的精准。


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作品,都不能脱离他所在的时代熠熠闪光。


2、绘画技术(画种、工具、材料、技法等)


想看懂一张画,至少要分得清这张画是版画还是油画、水彩画还是水墨画,至少要知道什么颜料是用水调的,什么颜料是用油调的,什么画是画在纸上的,什么画是画在布上的,什么画用刷子,什么画用毛笔这些基本常识,还要大概清楚完成一张画的周期是多长。


看不到精湛的技法、绝伦的妙笔,看不出一张画创作出来付出的时间成本,看不出一种技法背后付出的训练成本,也自然就看不出一张画哪里好。

(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的天顶油画)

如果你去到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看米开朗基罗的油画,走马观花的看一眼天棚,你可能会觉得,这幅画从风格到内容上,跟欧洲大量教堂里面的油画都挺相似,也看不出有啥特别的呀。

这幅500多平方米的天顶绘画,是米开朗基罗一个人每天爬上脚手架,用了4年5个月时间,一笔一笔亲手完成的,完成画作之后,米开朗基罗连读信都要把信纸举过头顶,因为他长期仰头画画,颈椎已经回不过来了。那时他不过37岁,这个绘画工程的创作耗尽了他的心血,使其面容憔悴不堪,犹如多病的老人。了解了这样的背景资料,我们自然就会对这幅画肃然起敬,并深刻的感受到它的震撼之美了。


3、画作情感内涵(画家的心灵感受)


每一张画,都是艺术家大脑思维模式的呈现,当你的大脑开发的区域和艺术家创作的区域是重叠的,就会自然的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共振。

有的人大脑锁掉的区域,刚好就是艺术家用来创作的区域,那他站在这副艺术家创作的画面前,就怎么也产生不了共鸣的,而且甚至会产生反感。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就坦言,他看梵高的画,觉得不美还很粗糙,不过是些歪歪扭扭的儿童画嘛。



我经常受邀去做艺术讲座,我主要是讲述艺术家的生平,讲他们的创作经历和重要作品的诞生背景,还有艺术家人格特征,作品的流派来源,但我基本上不讲作品的美。因为美的感受是很主观的,每个人大脑开发、活跃的区域都不一样,每个人在一幅画中接收到的讯号不同,他们的感受也截然不同。


就比如,我的收音机能够接收到音乐台,而你的只能接收到戏曲台,我滔滔不绝的给你讲邓丽君的《甜蜜蜜》,你听见的是梅兰芳的《贵妃醉酒》,你就根本听不懂我说的精彩在哪里。因此虽然这个部分真实存在,但不可言说。而且我一旦讲出了自己的感受,还会误导别人,很可能把他自身的感受屏蔽了,毕竟,我有专业人士的光环。


所以,我在这里要给大家扫除一个误区,大众都以为艺术界的专家对某个作品的评论一定是权威和客观的,其实不然。


每个人都有能力用心去感受一副作品,一旦和作品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这就是最高质量的欣赏。我不否认,很多人是有能力鉴赏绘画技艺,但是这个部分一定不是这幅画最动人和最高的价值所在。


4、画作的创造力(超越现实的创造力)


(雅克·路易·大卫为拿破仑画的肖像非常写实)

传统派、写实派、唯美派、技巧派的画家,总是会被更多人都接受,因为画面越是接近真实世界,就会和更多人的大脑记忆、情感链接和共鸣。

(毕加索的作品很抽象很怪)

而一些艺术家画出来的画不是真实世界的具体事物,画出一些真实的世界不存在的形象和场景,甚至画得怪怪的、乱七八糟的。很多人看不懂这样的画,它的价值不在于技巧和感情,最闪光的部分就是创造力。


当今的艺术界,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敢于开创先河,做出很多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无论在技法、内容、形式上。


(杜尚的小便池)

杜尚的小便池可谓创新者的鼻祖,从他把一个工业产品小便池拿进艺术馆的展厅开始,行为艺术出现了。从此绘画界被打破了诸多限制性的概念,比如艺术品一定是艺术家画出来的,一定全部由艺术家来手工完成,一定有些思想内涵,一定是美的等等。从此后,艺术界风起云涌的出现了大量新观念创作。

(汤伯利的作品《黑板》)

已故美国抽象艺术大师汤伯利的作品《黑板》创下7053万美元之高价(相当于人民币4.5亿元),这幅画不过就是大师在在黑板上画了6行连续的圈圈而已呀。很多人说,这6行圈圈有啥难画,其实,这份高价奖励的不是给绘画本身,奖励的是大师的创意。

(耶罗·曼佐尼的粑粑罐头)

一位意大利艺术家皮耶罗·曼佐尼更是突发奇想的行为艺术高手,他最受人关注的一件作品就是《艺术家之屎》。他把自己的大便做成了90个罐头,46年后,这种粑粑罐头可以卖到150万元的价格,他的粑粑比黄金还要贵很多啦。这份高价奖励的也不是那些粑粑,而是艺术家的创意。

如今的艺术界公认,艺术既然是形而上的,就可以是任何形式的。


5、艺术家的人生

(左图是马蒂斯的剪纸,右图是蒙德里安的画)

马蒂斯和蒙德里安的画,在很多人眼里,那不过是一些儿童都能剪出来的剪纸,小学生都能画出来的格子。很多人会说,这样的玩意我也能画出来,凭啥它们就可以卖高价呢?


每一幅价值不菲的艺术品,除了有画作本身的价值体现,一定还有艺术家的非凡人生的价值体现。马蒂斯和蒙德里安的作品尽管完成的难度不大,但背后是画家深厚的艺术底蕴和精彩的艺术人生。


艺术家有两种,一种以艺术为生,还有一种,他的人生就是艺术。


前面一种画家,往往都是天生吃这碗饭的,不用很努力就能在行内生存得不错,如果努力就很容易出人头地、名利双收。而后面一种艺术家,则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要么付出了超出常人的代价,甚至牺牲了性命,要么就是为人类留下了辉煌璀璨的精神财富,或者以血肉之躯开创先河,成为某种流派的先驱。


像梵高、高更、米开朗基罗、劳特雷克、马蒂斯和蒙德里安、安迪·沃霍尔都是后面那一类艺术家,他们的画就是会卖得很贵很贵,这份价格主要是对他们的艺术人生的致敬。


看一幅画,基本上就是看我说的以上五个点的内涵。


怎样才算看懂一幅画了呢?


我个人觉得,作为普罗大众,能够看懂其中一条就算看懂了这幅画了。当然,一幅画五个点都能看得懂的人,那就是骨灰粉啦,这样的人其实很少很少,在画家、艺术评论家、艺术教育家等专业人士当中也是凤毛麟角的。


普罗大众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欣赏一幅画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去欧洲旅游,很多人会去美术馆欣赏油画和雕塑。我个人非常不建议跟团去美术馆,第一,时间上有限制,非常影响欣赏画作的心情。其次,那些导游人员讲解艺术品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很多非专业的讲解反而破坏了大众的艺术感受力的。


(卢浮宫里《蒙娜丽莎》的画前面人山人海)

我的一位朋友去卢浮宫看完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回来逢人就讲,导游告诉他这幅画的魅力在于,无论你站在哪个位置,蒙娜丽莎的眼睛都是看着你的。有一些摄影常识的朋友都会知道,当我们拍照的时候,只要站在构图的正中央盯住镜头,拍出来的照片就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就算《蒙娜丽莎》也具备这样的特点,但这绝不是达芬奇画蒙娜丽莎的时候,用心去表达的内涵。


太多人就是被非专业人士误导后,以这么荒唐的视角去欣赏艺术作品了,他们会误认为这就是欣赏艺术的标准。造成这样的误区,还是因为他们不够自信,过度依赖权威的理念,放弃了自我的体验。


假如你是个非专业人士,对艺术知之甚少,你没有学过艺术,你应该也有能力从情感上读懂一幅画的。


而且这个部分人人平等,哪怕是一个农民工、一个半百老翁、一个三岁的孩童,哪怕你和画家是国籍不同、语言不通、肤色不同的人,只要你的心灵是敞开了的,你和画家就可以心灵相通,毫无障碍的去体验作品带给你的各种真实感受。


流派的部分是江湖之远,技艺的部分是庙堂之高,这都不会影响心灵的共鸣。艺术品是世界语言,也是心灵语言,请走出没有学过艺术就看不懂画的误区,信赖自己的直觉,以敞开的心态去欣赏一幅画,每个人都可以与大师的心灵紧紧拥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