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蜜 为了大幅度提供蜂蜜产量,在未经过蜜蜂充分酿造就提前取出的蜂蜜被称为水蜜。并不是加了水就是水蜜。水蜜又叫不成熟蜂蜜、低浓度蜂蜜。 与水蜜相对的就是成熟蜜,那么什么是成熟蜜呢?内勤蜂在加工中,会先把蜜汁吸到自己的胃里和转化酶进行混合,然后吐出去,再吸进来,如此轮番吞吞吐吐100多次。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蜜汁里加入了更多的转化酶,加快了蔗糖的转化;另一方面,其蒸发面扩大,加速了水分的蒸发,最后蜜蜂感觉蜂蜜成熟了,就分泌蜂蜡盖住以备将来食用,这就是成熟蜂蜜。 从蜂蜜的概念看出,出产蜂蜜的前提必须是蜂蜡盖住,而水蜜是在没有封盖之前被摇出的,所以说,水蜜仅仅是半成品蜂蜜,严格来说并不是蜂蜜。 另外从浓度方面来看,凡是封盖的蜂蜜的浓度至少是40度左右,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了。 因为水蜜的含水量比较高,无法通过国家标准,所以商家会想法降低水蜜的含水量。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高温加热蜂蜜蒸发水分,超过40℃的温度就会破坏蜂蜜的营养成分,可以想象本来营养成分本来就极为缺失的水蜜遭到这样一通破坏会变成什么样…… 首先,我国没有明文规定成熟蜜的标准,“成熟蜜”属于行话,是在业内被认可的一个标准。 蜂蜜是蜜蜂酿造给自己吃的,当蜜蜂认为蜂蜜已经达到自己的要求时,会对蜂蜜进行“封盖”,所以业内普遍认为完全封盖的蜂蜜为成熟蜜(悄悄告诉大家,现在这个不可作为是否成熟的判断标准,因为可以人工封盖)。 在不同的经纬度、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候下蜜蜂对蜂蜜进行封盖的含水量标准是不同的。如果在一个温度较低比较潮湿的环境,超过20%的含水量蜂蜜也可以长期保存不变质,那么蜜蜂很可能在含水量超过20%时就封盖。如果在一个温度较高比较干燥的环境,含水量过多可能导致蜂蜜发酵变质,那么蜜蜂就会在含水量足够低的时候才会进行封盖。只要完全封盖了的蜂蜜那就是真资格的蜂蜜,封盖时的含水量不同只能说明采蜜的环境不同。 为什么我国要对蜂蜜的含水量做要求呢?因为商品蜜是要卖到全国各地的,在蜂蜜的产地有22%的含水量不会发酵变质不代表运输到其它地方也不会发酵变质,所以我国规定含水量低于20%的蜂蜜为一等蜜。这个规定较大程度上避免了商品蜜发酵变质。 蜜蜂已经封盖好的,这样的可以摇蜜了。 成熟蜜毫无生产难度,为什么就这么难买到呢?小编个人认为原因有二,其一就是蜂农的问题 自然成熟蜜一般是七天以上取一次,而未成熟蜜一周则能取两三次蜜,不过这也是因为有些蜂农出于生计而没办法,蜂农的生活一直都非常辛苦!这就导致了一种循环,造成蜂蜜市场的畸形发展。 其二就是消费者对蜂蜜知识了解得太少 中老年人作为蜂蜜的消费主力,他们最为看重的就是价格,喜欢购买有价格优势的蜂蜜。优质成熟蜜的成本是水蜜的数倍,在价格竞争当中肯定毫无战斗力,厂家要生存只好投消费者所好推出廉价蜂蜜。 绝大多数的商品蜜是意蜂产的,养意蜂的蜂农大多数是专职蜂农,每年会拖着几十上百个蜂箱去赶花期。每一波花期产出来的蜂蜜往往上吨重,是不大可能带着蜂蜜去赶下一波花期的,需要在产出来后就尽快卖掉,所以必须投收蜜厂家所好,厂家要低价蜂农就产水蜜增加产量。两者心里都倍儿清楚,但都不去捅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