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咪爱含可引发感染的菌,*生元益生菌活性几乎为0!不合格的益生菌,请放过中国孩子!

 老鹰的小馆子 2018-01-23

昨天男姐发了文:16款益生菌测评:8款不符合国家要求,宣传的几十亿活菌量不靠谱!某知名益生菌活菌量为0!披露了我们珠海检验检疫模拟活体益生菌摄入的检验,其中某知名品牌*生元益生菌活菌数几乎为零(检测的当批次)。

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的指南中就指出屎肠球菌有可能引起感染,而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可以添加的婴幼儿食物中的菌种目录中也并没有屎肠球菌!

但是我们清晰的看到*咪爱含的两个菌,

其中一个就是屎肠球菌!

很多妈妈惊呼:

我吃过这个益生菌!怪不得没用!

天哪,我花了这么多钱,难道都是喝的糖水?

怪不得吃了没见抵抗力增加还生病更加频繁了!

很多妈妈很受伤的同时也表示非常迷茫:

那我们到底应不应该补充益生菌?

到底应该怎么选择益生菌呢?

在讲到底要不要补充益生菌之前先给大家先科普一下宝宝的肠道微生态是怎样一步步建立及完善的

宝宝在妈妈体内时基本是“无菌”的,出生后成千上万的微生物开始“入侵”,用很短的时间覆盖了宝宝身体每一个与外界接触的角落。到宝宝上幼儿园的时候,微生物的大军不断扩大,影响着孩子的消化、吸收、免疫系统和大脑发育,形成了宝宝身体的微生态系统。

在婴儿期宝宝肠道微生态非常脆弱,一场发烧,一次感冒,一种新的食物都有可能导致肠道微生态的剧烈变化,这个影响可能会持续几年,也可能影响终生。

到三岁的时候,宝宝的肠道微生态系统才相对稳定,我们可以理解为肠道微生态的“基线”已经形成,但是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方式依旧会让这个基线偏离正常水平,导致宝宝一些健康问题的发生。

人体肠道微生态从出生后开始出现,

到3岁左右发展成接近成年人的状态。

益生菌到底是什么?

益生菌(prbiotics):益生菌是指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乳酸杆菌”、“双岐杆菌”等就是属于益生菌。这些益生菌不仅能够在微生态构建的阶段提供所需的“养料”也能够在微生态偏离基线的时候将其及时拉回轨道。

目前大多数益生菌是乳杆菌属或双歧杆菌属,虽然有报告表明其他微生物属的一些菌株也具有益生特性。益生菌能够对宿主产生有益的作用,但是每种益生菌菌株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健康益处,且没有哪种益生菌具有所知道的全部健康益处。所以在进行益生菌功能研究的时候,到深入到菌株的水平。同一个菌种,不同菌株的功能差异也很大。如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HN019),Bifidobacterium lactis(Bi-07)等。

菌属(genus):菌种的上一级分类,通常性状相近、亲缘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组成一个菌属,如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等。

菌种(species):是细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通常指表型特征相似、亲缘关系接近的一类细菌群体,与同属内其他种有着明显差异。

菌株(strain):是从某群被分离出来的,特性及基因相近的同种细菌。

如何补充宝宝肠道益生菌?

最好的来源:母乳母乳里有宝宝所需要的一切,不仅仅能够作为营养物质的来源,还能够提供IgA帮助预防肠漏,妈妈适当补充益生菌也可以提高母乳的健康水平。

另外的选择:发酵食品

许多家长担心宝宝太小,不敢直接使用益生菌补充产品,从一些发酵食品入手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亚洲人对牛奶的高过敏概率让我们在选择乳制品发酵时需要多一份留意,孩子如果有过敏和不耐受则需要暂停。也有营养学医生不建议一岁之内添加酸奶。 顺便说一句,发酵母乳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据说难度会增加,但是百度上有很多方法可以成功)。

最有效的补充方案:有效的益生菌补充剂

市售的益生菌补充剂大都是将经过培养、发酵、干燥等方法获得活性益生菌,添加一些辅料之后制成的益生菌制剂。如果选择得当,确认活菌数达到宣传所说,还是更加简单的补充方式。

到底要不要补充益生菌?

经过正规的检测,

缺就补充!不缺就不补!

如果真的缺乏,那就看缺乏的是什么菌种,

针对性的补充!

才能事半功倍!

如何选择益生菌产品?

选择益生菌补充产品的时候,最重要的是阅读标签,除了厂家宣传的健康功效,还要注意以下5点。

1

菌种

益生菌有的是一种菌株,有的是多种菌株的混合物。单菌株的产品补充剂量大,能够形成优势菌,有利于定植和效果的发挥。多菌株能够全面补充,带来多重的功效。不同菌株在肠道内定植的能力不同。只有能粘附在肠壁上,成为肠道微生态的一份子,才能更好的发挥益生菌的作用。但是因为自身肠道环境的差异,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人身上,体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2

活菌数

活菌数,代表的是益生菌补充产品中,能够发挥作用的活的细菌的个数。婴幼儿的益生菌补充产品的活菌数一般在30亿到100亿CFU之间。针对不同问题,不同的益生菌菌株发挥作用的剂量不一样需要结合孩子的具体问题进行选择。

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是指单位体积中细菌群落的总个数。益生菌的剂量以每个包装含有的细菌菌落数来表示。相当与活菌的数量。

3

包装方式

益生菌是活的细菌。温度、水分和光照都会影响益生菌的环境。对于益生菌的存储来说,理想的环境是避光、干燥、阴凉的环境。无论最终的产品形态是粉末、片剂还是油滴,只要能够满足以上条件,就能够比较好的保存益生菌。(不推荐水剂,但是可以用油剂,更方便婴儿。)

4

生产日期

无论采用了多么严格的包装和保存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益生菌的活性多少都会受到影响,在购买时尽量选择最近的生产日期

5

产品辅料

益生菌产品都需要添加辅料,辅料的作用有两个方面。

1. 调节口味。如添加蔓越莓果粉、橙粉等。

2. 方便产品保存和使用。如麦芽糊精、玉米淀粉、柠檬酸、低聚果糖、菊粉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和菊粉本身是一种益生元,能够促进肠道内益生菌的生长,可以帮助提高产品的效果。但是年纪太小的宝宝,可能会对一些辅料产生不适的反应。所以尽量选择辅料相对简单的产品。也有的宝宝会对其中的辅料过敏。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宝宝的益生菌?

补充益生菌解决的是两个层面的需求:

1. 腹泻、便秘、免疫力等常见问题。

2. 调整微生态环境,避免微生态相关的健康风险。

解决第一个层面的需求的时候,大家可以直接选择有对应功能描述的产品。但对于益生菌选择的困惑往往是使用的产品不能很好的解决第一个层面的需求。因为肠道整体环境不好,益生菌的效果并没有条件发挥效果,所以从第二个层面的需求去进行干预,才能根本性的解决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产品是能够解决第二个层面的需求的呢?这不是能够直接给出答案的一个问题,因为每一个人的肠道微生态的环境是不同的,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具体分析。

一个可以用来量化的重要的参考标准是肠道内益生菌的含量。根据肠道变化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肠道微生态检测中,给出了益生菌整体含量的水平,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补充剂量。从属的方面给出了益生菌含量,在选择益生菌补充剂,特别是单菌株的补充产品的时候,可以更有侧重点。此外,菌种也给出了具体的含量和对应的功能,如果想根据孩子的具体问题选择益生菌,也更有依据。

在使用了一段时间的益生菌产品后,也可以通过检测查看益生菌在肠道内定植的情况。只有能够定植的益生菌才是真正能够在微生态健康中发挥作用的益生菌。

如下面的这个宝宝,在11个月的时候检测结果显示益生菌含量偏低。从数值上看,是严重的低于正常范围的。家长根据结果选择了一款只含有双歧杆菌属的益生菌产品。但是在说明书建议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了宝宝的补充量。

到宝宝13个月的时候,检测结果发现:乳杆菌属没有变化,双歧杆菌属的含量明显增加。跟同龄宝宝比,已经达到了正常的水平。(注:不同年龄段比较范围不同,婴幼儿期间,随着年龄的增长,益生菌含量逐渐下降)。后续建议改用乳杆菌属的益生菌补充产品,并跟踪监测,看一下新产品的效果,同时也验证下双歧杆菌的定植效果。

使用益生菌的注意事项

1、不能与抗生素同时使用。至少在服用抗生素两个小时之后使用益生菌。

2、如果正在治疗真菌感染,也不能使用益生菌。

3、免疫力低下或者有其他严重疾病,使用前要先咨询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