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气阴两虚怎么食补吗?我们都知道,很多人会出现气阴两虚的症状,但是,你知道气阴两虚怎么食补吗?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介绍吧。 文章目录
气阴两虚怎么食补1、气阴两虚吃什么 秋冬养阴,秋季以养肺阴为主。肺虚分两种:肺气虚、肺阴虚。 肺气虚主要表现为气短、懒言、喘促、痰液清稀、畏寒自汗、咳声及语言低微、易感冒、活动或劳累后症状加重、面色淡白、舌淡、脉弱,多因久病咳嗽耗气伤肺及其他脏腑病变影响及肺所致。 肺阴虚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午后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多因久病劳损,久咳耗伤肺阴,或邪热耗伤肺阴所致。有些老人上述两种症状都有,即气阴两虚。 肺气虚可选用生晒参10克,核桃仁50克,生姜15克,大枣10枚水煎饮用一日一剂。 肺阴虚可用玉竹、沙参各25克,鸭肉200克,加调料焖煮一小时以上后食用,一日一剂。也可用甲鱼一只,川贝母10克,加调料煮熟后食用,一日一剂。也可用百合20克,花生米50克,梨100克,猪肺200克,加调料煮熟后食用。服上三方的同时,可多吃些蜂蜜、银耳、胡萝卜、梨等。 2、益气养阴的食疗方法 2.1、人参百合粥 材料:人参3克,百合1—2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人参研末;百合剥皮去须,洗净切碎;后共与粳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滋阴、润肺安神。适合气阴两虚所致的心悸气短、烦渴神疲、久病形瘦、失眠健忘、心神不宁、食欲不振、久咳声低、干咳少痰,以及神经衰弱、癔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百日咳等而属气阴亏虚者。 2.2、黄芪膏 材料:黄芪100克,蜂蜜500克。 做法:准备黄芪100克,洗净切碎,加水煎煮至汤汁浓稠,然后关火去渣,加入蜂蜜500克,用文火煎熬至膏状,每天两次,每次1匙。 功效:此膏有补肺益气、清热润燥的功效,最适合肺气阴两虚、稍感风寒就咳喘不止的人服用。 3、气阴两虚的常见证型 气阴两虚证:肺癌 临床表现:咳嗽痰少,或痰稀,咳声低弱,气短喘促,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形瘦恶风,自汗或盗汗,口干少饮,舌质红或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 方剂: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加减。 常用中药:人参、麦冬、五味子、生地、熟地、玄参、当归、芍药、百合、麦冬、甘草、桔梗。 气阴两虚证:胸痹 临床表现: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晄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方剂: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常用中药:人参、黄芪、炙甘草、肉桂、麦冬、玉竹、五味子、丹参、当归。 气阴两虚的病因指热性病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阴液和阳气均受耗伤的现象。程度较轻的称为“气阴不足”,较重者称为气阴两虚。 临床上有三种情况: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热退或未退,大汗气促,舌嫩红或干绛,口渴,脉散大或细数有虚脱倾向者;见于热病后期,肝肾真阴亏损,元气大伤,低热,手足心灼热,自汗,盗汗,神倦,食少,口干舌燥,舌绛苔少,脉虚大。 见于内伤杂病,如肺结核,糖尿病之类,出现神疲形倦、少气懒言、口干咽燥、自汗、盗汗、潮热、口渴、舌红无苔、脉虚数等。 气阴两虚的预防1、心气亏耗患者,一定要高度重视脉象的变化。过快、过侵及促、结、代等间歇脉,要及时调整方药,观察病情,结合病情迅速进行辨证处治。 2、“厥心痛”、“真心痛”病中属心气虚的病人,不宜饭后“百步走”,因饭后血液多集中在消化道以帮助消化食物,而饭后活动则使血液分布到四肢,造成相对的心脏供血不足而诱发“厥心痛”。 劳则气耗,导致心气更虚,加重心络痹阻,不通则痛作,不可不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