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煤矿“三违”界定、处罚标准和25类常犯人群,这些你都知道吗?

 百战归来 2018-01-24

“三违”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或现象。


“三违”行为,往往由师传徒,由甲传乙,侥幸变“经验”,习惯成自然,由于对事故的严重后果没有意识或认识不足,使违章者自觉或不自觉地置自己或他人于危险状态,甚至酿成悲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三违”的基础知识。

  

三违

定义


违章指挥

是指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安排或指挥生产的行为。




违章作业

是指作业人员违反三大规程,不按安全和技术规定的要求作业或不听有关人员的劝阻,冒险蛮干的行为。


违反劳动纪律

是指员工违反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即违反单位为形成和维持生产经营秩序、保证劳动合同得以履行,以及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其他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可能造成危害后果的行为。




“三违”界定依据


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煤矿三大规程”(《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等有关规定编制。按照“安全第一”、“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以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为主,兼顾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充分结合安全生产实际,遵循科学、实用、易操作的特点制定。分为一般规定、采掘、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爆破及火工管理、地测防治水六大部分。

“三违”性质划分


“三违”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其造成的不良影响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把三违划分为三个等级,当与上级界定标准不一致时,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界定。


(一)严重“三违”


“三违”性质恶劣,情节十分严重,对安全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很可能直接或间接引发严重后果的行为或现象。


(二)较重“三违”


“三违”性质比较恶劣,情节较为严重,对安全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可能直接或间接引发较严重后果的行为或现象。


(三)一般“三违”


“三违”情节较轻,对安全生产有一定影响,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引发一般危害后果的行为或现象。


三违

产生


“三违”产生的主观因素

侥幸心理  有些职工盲目自信,自认为自己控制力强、有办法,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掌握,偶尔违章不会出事。


麻痹心理  在生产作业条件较好,安全生产形势长时间稳定的情况下,有些职工就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把规程、措施、正规作业抛至脑后。


习惯心理  由于工作内容和形式单一,有些职工看惯了、干惯了,靠惯性作业,凭经验施工,根本不去想是否违规,是否符合措施要求。


马虎心理  部分职工在工作中一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应付了事。


蛮干心理  有些职工,特别是基层班队级管理,摆不正安全与生产、与效益、与时间的关系,只想着要产量、要进尺、要速度,不顾作业场所有没有安全隐患,甚至有极少数人发现了隐患也不处理,野蛮操作。


取巧心理  有的职工为了达到目的,投机取巧、我行我素,不充分估计行为的恶果,冒险违章违纪。

盲目心理  一些进矿时间不长的新工人和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工人,由于缺乏安全知识或文化技术素质低,作业中糊里糊涂违章,糊里糊涂出事。


厌倦心理  少数职工因长年累月地高强度劳动或身体健康原因,不堪重负,生产热情不高,工作完全处于应付状态,使安全缺乏可靠性。


唯心心理  极少数文化程度较低的职工,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错误想法,不注意安全,随意工作。

“三违”产生的客观因素

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煤矿生产受多种自然灾害威胁,生产战线长,作业条件差,长期高负荷的简单劳动,很容易让职工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疲倦,滋生麻痹和取巧心理,常常为图一时的省事、省力,就心存侥幸,铤而走险。


管理不科学。主要体现在:干部抓管理不讲究方式方法,喜欢采取“土政策”对职工高压强管,缺乏民主公正,严重挫伤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积极性;管理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在现场强行要求职工违章作业,甚至带头违章违纪,给职工的安全观念造成错误引导;工作任务布置不合理,不考虑作业现场的实际状况安排任务,造成职工身心疲惫,忽视安全,违章蛮干。


社会环境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工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在不断增加。一方面,职工过多地接受外部信息,分散精力,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走样;另一方面,收入高低的攀比,造成心理失落,安全思想不稳定;再次,职工家庭中发生的一些矛盾、困难及生老病死等重大事项,使职工思想情绪波动,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导致行为失调。


“三违”现象有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如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低下以及不健康的安全心理;休息不足、劳动强度大导致意识疲劳;不良情绪和异常心理的影响;逆反、偷懒、走捷径和省事心理作怪;观察不细致,思想不集中,反应不敏捷,操作不熟练;自控能力差,应急处理和自救能力差;教育培训未到位或无证上岗;现场缺乏安全检查和监护,现场管理人员责权不清,安全责任意识树立不牢;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不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或执行不力,安排工作、指挥生产时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等。



杜绝“三违”的对策


职工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违”的外在表现是行为,根子在思想。要扎实做好一人一事的职工思想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用安全文化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思想。


培养职工健康的心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

要通过扎实深入的宣传教育,帮助职工把实现自我价值构筑在企业发展的平台之上,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自觉主动地端正工作态度,用正确的心理支配行为,履行工作职责。真正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提高职工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

安全素质是职工安全意识、业务水平、行为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要强化安全培训这一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力开展岗位练兵与考核,全面提升职工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


促进现场管理的科学和规范

(1)管理制度要规范。使职工在生产的全过程都能做到有令可行、有章可依。

(2)管理手段要科学。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务;要科学有效地利用工时,提高生产效率,杜绝疲劳作业现象,使职工始终能够保持充足的体力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3)现场监督检查要严格。对职工的违章违纪,要及时制止,促使职工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三违”危害性教育与严肃查处相结合

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教育不放松,紧密围绕职工生理和心理规律、社会和家庭生活对人的影响规律、安全与生产辨证发展规律,以有效、管用为原则,通过开展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三违”人员现身说教等安全教育活动,使大家充分认清“三违”的严重危害和后果,自觉规范行为,远离违章。对发现的“三违”要通过思想教育、个人反思、安全培训、经济处罚等手段,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始终保持严打“三违”的高压态势。


强化管理人员作用发挥

在反“三违”斗争中,各级管理人员应责无旁贷地走在前列,不仅要严格管理,制止职工的违章行为,而且要严格要求自己,做遵章守纪、规范指挥的模范。


坚持依靠创新促安全

要依靠技术创新,改变落后生产作业方式,淘汰落后设备,要从设计、安全保护设施等源头上入手,努力实现本质安全;要依靠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管理理念,改进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要依靠制度创新,革除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弊端,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崇尚安全,人人都是安全员的风气。


重点控制25种人

一是善于冒险、不考虑后果的“大胆人”;

二是冒失莽撞的“勇敢人”

三是吊儿郎当的“马虎人”;

四是满不在乎的“粗心人”;

五是心存侥幸的“麻痹人”;

六是投机取巧的“大能人”;

七是固执己见的“怪癖人”;

八是牢骚满腹的“情绪人”;

九是难事缠身、心事重重的“忧愁人”;

十是急于求成的“草率人”;

十一是心神不定的“心烦人”;

十二是习惯违章的“固执人”;

十三是图省事怕麻烦的“懒惰人”;

十四是带病工作的“坚强人”;

十五是休息不好、探亲归来的“疲惫人”;

十六是变化工种岗位的“改行人”;

十七是酒后上岗的“不醉人”;

十八是力不从心的“老工人”;

十九是不懂安全知识的“新工人”;

二十是受了委屈的“气愤人”;

二十一是不求上进的“抛锚人”;

二十二是单纯追求任务指标的“效益人”;

二十三是盲目听从指挥的“糊涂人”;

二十四是新婚前后的“幸福人”;

二十五是因家庭问题精神受刺激的“沉闷人”。


这25种人不仅存在于现场操作人员中,也存在于管理人员之中。


“三违”处理及复议规定


发现“三违”现象时,检查人员应及时制止并提出改正措施,填写“三违”报告单,由相关人员签字认可,交本单位安监部门。安监部门依据“三违”界定标准和原则进行界定,并根据界定结果,当日逐级通知到本人,然后按照“三违”人员安全教育闭环管理规定,对“三违”人员进行帮教,同时按照“三违”处罚规定进行处理。对于有争议的“三违”现象,当事人可在接到通知后三日内向本单位安监部门、集团公司安监局提出书面复议申请,申请书中应详细说明要求复议的理由及相关证明材料。


参照集团公司《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激励机制的实施细则》,对“三违”责任人做出如下处罚决定:一般“三违”扣除截止当月个人安全账户累计余额的10%,较重“三违”扣除截止当月个人安全账户累计余额的30%,严重“三违”扣除扣除截止当月个人安全账户累计全部余额,特别严重“三违”人员解除劳动合同。由于“三违”造成事故的,对责任人要同时执行事故分析后做出的处罚决定。对“三违”人员要同时执行过“五关”教育。矿井要建立“三违”处罚登记台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