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列子:一本真正适合中国人的全民哲学读本

 老庄走狗 2018-01-24

    根据金克木先生在《书城独白》中的看法,《老子》是一部给帝皇将相讲的哲学,《庄子》是给读书人讲的哲学,而《列子》是给平常人讲的哲学。对大多数人来说,老庄、孔孟已十分熟悉,而对于列子却很陌生。但要说起其中《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大家又觉得很亲切,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既然列子是讲平常人家常道理的书,应该广泛推广阅读才是。
  
  列子何许人也?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国寇,是战国前期著名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古籍称其隐居郑国四十年,著《列子》,达十余万字,因而家中贫穷,常常食不果腹,却能做到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甚至传说列子修道炼成御风之术,庄子《追遥游》中描述列子乘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当然,那只是道家的一种虚惑之言,不过,唐玄宗曾封其为冲虚真人,称《列子》为冲虚真经。
  
  只是古本《列子》一书很早就亡佚了。而今本的《列子》,是魏晋人把残佚的古本《列子》作为基础,来进行补缀编纂的。但并不能否认它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文献,编纂者张湛在《列子》序中说: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为表,生觉与化梦等情。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柳宗元对它的评价甚至高于《庄子》,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称其为气伟采奇;今人钱钟书认为,其手笔驾曹、徐而超嵇、陆,论文于建安、义熙之间,得不以斯人为巨擘哉?只是历史上因为它不是原著,而对它冷遇了。
  
  今本《列子》共分八章,与古本八篇相对应。主要有《天瑞篇》,揭示天人关系,提出了世界本源不生不化,而万物之道则是虚静无为,也看出道家世界观万变不离其宗;《黄帝篇》,提出至道不可以情求,而顺应自然是根本;《仲尼篇》,借孔子颜回之辩,提出了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的政治理念;《力命篇》,认为命就是不知所以然而然;《杨朱篇》,借阐发杨朱学说,揭露了纲常礼教的虚伪性,提出了一种贵生重己、抛却虚名的享乐主义的人生观。
  
  那么,为什么金克木先生说《列子》是给平常人讲的哲学呢?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列子本人的生活具有平民色彩,而所讲述的大都是平常人可以接受的道理。《列子》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130多则,题材广泛,颇有教育意义。比如《愚公移山》,便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说明做事情贵在坚持;列子还认为,以好心待人,必得好的回报;以恶意待人,必得恶报。就像影子一样,你直它也直;就像回声一样,好音必回传好音。
  
  又如《列子学射》《纪昌学射》和《薛谭学讴》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犹掇》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这样平易近人说情道理的故事,在《列子》实在太多了。
  
  不过,依我看,金克木先生如此看重《列子》,并荐其为全民哲学读本,必有其更深刻的缘由。而这种缘由就在于列子所宣扬的人生观。概括来说,就是达生乐死,它代表了平常百姓的所思所想,好好地活着,平静地死去。虽然生命短暂,但也有它的乐趣,追求这些享受是人的本性,因此无可厚非;相反,用仁义礼教来束缚自己的本性,用活着的压抑换取身后的余名,这是称不上达生,也就享受不到通达生命的乐趣。
  
  人生能够享受声色犬马的时候本来就不多,而世人又往往被刑赏名法所束缚,因顾惜生前身后的名誉而禁锢自己的欲望,放弃生命的唯一乐趣,这与囚徒有什么区别呢?一旦一个人认清了生命的短暂,他就会随心所欲地生活,而不违背自然的欲望,更不会被声名所束缚,或者被长生的企图所诱惑。
  
  由此观之,列子的人生观,与儒家提倡的自我修养、清心寡欲的虚伪说教,有本质的差别,而与用清心寡欲来全神保真、以求长生的老庄哲学,也有明显的不同,因而,更容易被百姓所接受。列子并借杨朱学说,发展了这种人生观。杨朱认为,满足肉体欲望是生命的唯一目的,寿命、名声、权势、财富都是达到这一目的手段,如果能够有助于欲望的满足,则不妨拥有;如不,才必须坚决舍弃。
  
  此外,列子的死亡观与佛家的轮回说也有相似之处。不过,佛家的轮回说是以因果报应为内核,以跳出六道轮回为解脱,因而轮回是人所能改变的;而《列子》也提出死于是生于彼,相信有彼岸世界,但却是盲目而无目的的,非人力所能改变,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安之若命。生命与辛劳、疾苦相伴,唯有死亡才是彻底的休憩和解脱,得其所归,回到和谐安宁的至虚状态之中。
  
  杨朱学说还从治身转向了治国,并与儒家治国之道分庭抗礼,认为:如果人人都宝贵自己的生命,都不为了外物而损害自己的身体,那么天下就相安无事了。从这种观点出发,杨朱认为儒家修身、齐家的治国之道是完全错误的,故有忠不足以安君,适足以危身;义不足以利物,适足以害生。它们既戕害天性,又未必能收到治国的效果。而只有人人都贵身轻物,满足自己的欲望需求,天下才能得以大治。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应该是一致的吧。
  
  当然,列子所奉承的杨朱学说走向极端,就是利己主义和纵欲主义。所谓拨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便是一种极端的利己思想;而过分把生命物质化、欲望化,其结果就是纵欲主义。也容易让人生观走向空虚,就是所谓百年犹厌其多,况久生之苦也乎?这一点,却是有着明显消极影响的。也许就是因为《列子》的思想,和中国传统道德体系有着明显的冲突,所以,这才是它长期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吧。但我认为,瑕不掩璧,不能因为它存在短弊,而让它继续蒙尘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