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个女友茶叙,她这两年辞职开了自己的工作室,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我本想打探一下“从月薪8千到年入200万是怎样一种体验”,写一篇鸡血满满的励志稿,却不料,答案绝非我想得那么简单。
她说很焦虑,每天都如履薄冰;家庭关系紧张,跟丈夫冷战矛盾升级;没时间陪小孩,感觉越来越孤独。“你知道吗?有钱了才懂得,马爸爸说月薪2万的人最幸福,真的不是矫情。”
想起很久之间看一则新闻,香港大亨刘銮雄有一次去买了7辆法拉利,然后一个人意兴阑珊地坐公交车回家。那一刻,我分明从这亦真亦幻的画面里,也捕捉到孤独两个字。
等等,说好的“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呢?
如果说钱都无法带来终极幸福感,那么到底怎样的人才能过得好?

哈佛大学的一个成人发展研究项目,花了75年的时间,项目跟踪了724人,试图给出这个问题最真实的答案。
站在TED演讲台上的分享者,已经是这个项目的第四代研究者。他说,此前对千禧一代做过问卷调查,问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
80%的人回答是有钱。
50%的人回答是出名。
可是,哈佛的研究结果表明,多数人追求的目标和他们得到的幸福感南辕北辙。
这个研究项目从1938年开始,把研究对象分为两组。
一组是哈佛大学大三的学生,另一组是来自波士顿贫民窟的小男孩。
这些人后来成为工人、律师、医生,甚至有一名总统,也有酒鬼,精神分裂者。有人平步青云,超越了自己底层的出身,也有人恰恰相反,掉落云端。
研究者在对他们长达一生的跟踪里,不仅仅让他们回答调查问卷,也调出他们的病历,扫描他们的大脑,跟他们的孩子聊天,拍摄下他们与妻子相处的情景。
长达几万页的数据,记录了他们真实的一生,结果研究者得出的结论竟然是:
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人更健康幸福。

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简单。
关于人际关系、婚姻、健康和幸福,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得出3个结论——
如果只有这么简单,那么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
研究者进一步分析:
因为我们是人类,人类喜欢走捷径,喜欢一劳永逸。人际关系复杂又麻烦,需要日复一日的付出耐心和努力,并且一点也不高大上。
很遗憾,很多的钱、表面完整的婚姻,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感。
那些我们苦苦追求的富有和圆满,原来是一场虚妄。
多少夫妻陷于糟糕的婚姻关系,彼此争吵消耗,却不愿放手给彼此快乐的权利。
多少父母忙于赚更多的钱,买更好的学区房,却没有耐心倾听孩子的情绪,亲子关系越来越疏离。
多少子女把耐心和笑容,给了领导客户朋友陌生人,却面对父母的关心和唠叨时冷言冷语。
原来我们都错了,暴富不是目的,爱才是这世间唯一的救赎。

亦舒小说《玫瑰的故事》里,黄玫瑰是富家千金,拥有惊人的美貌,追求者无数,她不爱他们,却享受着将他们玩弄于掌心的游戏。
后来,玫瑰爱上一个男人,可造化弄人,那个男人已有未婚妻。
于是玫瑰为疗情伤,远走异国。她坚信“人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是另一些人”,和一个并不爱的男人结了婚,生下女儿。那人有钱、靠谱、对玫瑰也很好,可她却郁郁寡欢,在不快乐的婚姻里耗尽青春,终于离婚。
离婚后的玫瑰,依然倾国倾城,让男人为之神魂颠倒。最重要的是,她开始真诚地对待感情,最后遇到一个彼此相爱的人,虽然那人仅剩三个月的寿命,可玫瑰终于变成一个幸福的人。
爱是唯一的救赎,唯一的答案。
如马克.吐温所说,“别把时间浪费在争吵、道歉、伤心、责备上,用时间去爱吧”。
远离那些消耗你的人际关系,果断结束不快乐的亲密关系,去和你爱的人在一起吧。
然后珍惜这些你生命中重要的人,花时间去倾听、陪伴和理解他们,真正建立起高质量的、有深刻链接感的亲密关系。
相信爱的人,也一定会遇见爱。
愿你历尽千帆,终于没有和幸福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