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学书法?(书法的学习过程和规律)

 lygkfqlp 2018-01-25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学书法?”这是一个千古命题,一直有人不断追问和求索,却没有定论。因为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和做法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难以一概而论。

不过,通过总览前人经验,我总结出一个书法大师学书法的共性规矩,答案是四个字,跟武学有得一拼,这四个字是:内外兼修。

可是,到底应该怎么内外兼修呢?内修什么?外修什么呢?

下面对这些问题一一做具体解答。

一、书法外修什么

根据学习规律,我们学任何艺术和技艺都是先从外在开始的,书法也粗例外。

书法外修的内容是:根植于书法艺术本身,先从写字开始。

1.临帖,研究结字规律,把字形字态写好。

这一步是打基础,先把字写好看。

一个字写得好看不好看,最直观的印象是字的间架结构是否符合人们审美的共通性。

这属于结字规律。

2.读帖,研究用笔规律。

中国传统书法是用毛笔书写的,与之相匹配的就是用笔规律。

学习用笔规律,主要应从“永字八法”这一中国书法用笔法则开始。

3.观帖,研究章法布局。

书法是艺术,不仅仅是单个字的逐一陈列,而是字与字之前的有序组合,字与字之间的气脉相通。

而且,中国书法的布白也很讲究。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观帖,“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书法作品的整体去探究章法布局规律。

二、书法内修什么

1.道德修养

中国书法属于传统艺术,传统艺术的理论支撑是传统文化。康有为先生指出纵观几千年中国历史,贯穿其中的只有两个字:道德。

由此可见道德力量的强大。学书法为什么要提高道德修养呢?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

(1)“字如其人”“心正也笔正”。

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修养,字一般写不好。

这时就会有人来唱反调了,说:“不对,宋徽宗、蔡京写字书法都好!”

别急,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请看第二点。

(2)没有道德,字好也没用,地位上不去。

宋徽宗创出了瘦金体,原本该是一代,书法宗师可是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实际上并不高,这是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名声臭嘛。

蔡京原本是“宋四家”之一,但是,奸臣的骂名太大,他不配,于是,蔡襄上位。

一时显赫没用,历史评价才是关键,而历史老人家的评判标准里,道德是很重要的一条。

(3)谦虚使人进步。

谦虚是道德修养的一部分。我发现现在学书法的人,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谦虚,不好学,到处乱喷乱骂。以这样的心态学书法,只会把自己学成个小丑,到处出洋相。

2.学识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问之间的融会贯通。

有时候,我们发现一个人怎么那么有学问,怎么学书法那么快!明明你比他早练书法好几年,却不如他练了几个月。

为什么?因为他有扎实的学识修养,他的知识储备和积淀,可以快速转化到书法上来。

我们会发现,有学问的人,写的书法没有匠气,而是有一股书卷气。

所以,学书法,不要天天低头写字,而是要空出时间来读读书,再回去写字,你会发现忽然提高了不少!

3.观念修养(理论修养)

能不能让自己的书法提升到一个好的境界和档次,那就看观念了。观念的创新会引领一代书风,苏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