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钱:也称元号钱,即指钱面铸有年号的钱。如唐代的“乾封泉宝”、“乾元重宝”,宋之“太平通宝”、“淳化元宝”等均属此类。 记重钱:即指钱文铸明的重量的钱,如秦的“半两”,汉的“五铢”。又如一些在钱背铸有重量单位的钱。 记值钱:即指钱文铸明价值的钱。如新莽的“大泉五十”、“小泉直一”等。 小平:方孔圆钱中当一文使用的货币,直径通常在2.7cm以下。 折二:方孔圆钱中当二文使用的货币,直径通常在3.1cm左右。 折三:方孔圆钱中当三文使用的货币,直径通常在3.5cm左右,折五、折十可以此类推。 小平大样:小平钱中直径大于是2.7cm小于3. 1cm的超大型小平钱 。 榆荚钱:指极为轻薄劣小的钱。 对钱:指两枚钱币在铜质、风格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且钱文是以篆书与其他书体(如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互为对应。最早的对钱出现在南唐,其开元通宝篆隶成对。 缘:指方孔圆钱中外沿突起部分,亦称“外廓”。外缘特别宽者称为“阔缘”,特别狭者称“狭缘”。 轮:亦指方孔圆钱的外沿突起部分。 内廓:指古钱的穿孔与钱肉之间突出地部分。 肉:指方孔圆钱中的地章部分,亦称“底”。地章隆起者称为“厚肉”。地章浅薄者称为“薄肉”。清光绪方孔机制币中尚见有地章上有许多突起小点状者,俗称“珍珠底”。 光背:钱背无任何文字,亦称素背,光幕。 重轮:具有双重外廓的钱币。 重廓:具有双重内廓的钱币。 旋背:指古钱中背部用简单的旋车加工过的钱币。 雕母:亦称祖钱,由人工在金、银、铜、铅、木、牙等材质上雕刻的钱币模型。 母钱:用于印制钱范的特铸钱币。通常比普通略大24%,极为精美。铁钱的母钱通常也是铜质的,俗称铁母。 样钱:用于进呈户部审核,并作为铸钱式样颁布各地而特别的一批特别精美的钱币。 开炉钱:乃古时各钱监在正式铸钱之前试铸的一批纪念性钱币,清代多有试铸大吉、天子万年等开炉钱。 铁母:铸造铁钱的铜质母钱,其特征为面目与铁钱无异但质地为铜,极为精美罕见。 子钱:即指铸造后能用于正式流通的成品钱币。明清时亦称制钱。 私铸钱:指民间私自模仿当朝官钱铸造的钱币,通常质量极差。 生坑钱:指长年入土锈蚀严重的钱币。 熟坑钱:指未入土或出土后经长期赏玩表面已无锈的钱币。 传世古:指熟坑钱币表面的一层极薄的氧化物质。 脱胎:指铜质完全氧化锈蚀,质地酥嫩易损的钱币。 红铜:亦称水经铜,系纯铜制作,呈纯红色。 青铜:铜锡铅三种金属的合金,比例为7:2:1。呈暗红色,早在商周便已使用。 黄铜:铜锌二金属的合金,最早出现于明嘉靖年间,有火漆金背等多种类型,呈金黄色,质地脆硬。 白铜:铜镍二金属的合金,17世纪为英国人提炼而成,呈银白质地坚硬耐磨,流动性较差。 包金、银钱:指在表面包了一层金箔或银箔的钱币。 鎏金、银钱:指在表面采用汞合剂蒸发工艺在铜钱上包了一层金、银的钱币。 月纹:钱背的弧形突起纹饰,形似弯月,故而得名。 星纹:钱币上的点状突起纹饰,形成星点。 圈星:钱背上的圆圈形纹饰,形似太阳,故又称日纹。 孕星:月中包星的组合纹饰。 四出文:指方孔圆钱自穿孔至边缘的四条阳文边线。 四决文:指方孔圆钱由穿孔起始的四个小角。 隐起文:钱文书法一种,笔画多呈起伏不平状,多见于先秦秦时钱币。在太平天国钱币也有一套隐起文钱。 流铜:指铸钱过程中由于前后范吻不当,发生冲砂或堵砂现象,造成在钱币局部出现多余的纹迹,流铜若位置巧合极容易被误认为星月纹。 直读:古钱钱文读法之一,依次顺序为上下左右。 旋读:古钱钱文读法之一,依次顺序为上右下左。 钱范:又称泉范,系指古时用于铸钱币的专用模具,按形制可分为阳文范和阴文范两大类,旧时阳文范称“模”,阴文者才称“范”。按用途则可分为母范和子范,阴文者为母范,阴文者为子范,按材料又有铜铁石陶泥等许多种类。 缗:古代钱币的数量单位之一,一缗即指一千文铜钱。明代称为一“贯”,清代又有一吊之称。 库平:旧中国官府征收赋税,收取白银的衡量标准,库平一两等于37.301克。库平制始于清康熙年间,光绪三十四年正式定为度量衡制度,规定库平作为官府权衡标准,清代机制银币多以库平为准。 昏钞:古代钞票在长期流用周转后,受到严重磨擦无法辨识,官府设有昏钞库,以新钞兑换后集中焚烧被毁钞票,旧称昏钞。 交子:我国最早的纸币之一。北宋中期在四川方言音似交子,现存交子钞版一块,已流至美国。 会子:南宋发行的纸币一种,性质与交子相同,最初由商人发行,后由户部管理发行,通行于两湖,浙江,两淮地区,面值有一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数种,无实物留存,尚存铜质钞版一块。 关子:南宋发行的纸币一种,由交子改称,初为汇票性质,南宋绍兴年开始发行,商人易货后取得关子,可易地兑取现钱,但未几年后信誉下降,遂告停用。 宝钞:元、明、清三朝所发行纸币的统称。最早始于元代的“中统元宝交钞”。它是由金代“贞祜宝券”变化而来,其后遂为明清沿用。 钱局:古代专门管理钱币铸造的机构,又称钱监。 签字版:指近代银币和铜币中由雕模师亲自刻制铸造的部分钱币,因在钱体表面(多见边缘或边道)铸有其亲笔签名,俗称“签字版”。属样币一种,较为少见。 边道:泛指近代机制币上的边缘部分,一般可分为光边,齿边十字边,梅花边,鹰洋边等数种,在银币边缘一般为齿边,而铜元一般为光边。 珠圈:近代银币,铜元上的装饰图案一种,铸于币面或币背中央处,通常由许凸状小圆点组成,亦有特殊形态。 |
|
来自: SongYongping >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