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叫真性腰椎滑脱

 指禅李的收藏 2018-01-25

腰椎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部分称为峡部。由于先天性发育畸形、外伤骨折、慢性损伤等原因而使腰椎骨一侧或两侧的椎弓根或峡部间骨质连续性中断,称为峡部不连或脊椎崩解。在峡部不连的基础上,一旦受到外力作用使患椎连同以上腰椎向前滑移,引起的腰椎滑脱叫真性腰椎滑脱。如无峡部不连而由于其它原因所致的腰椎滑脱叫做假性腰椎滑脱。真性腰椎滑脱多见于3040岁的成年人,男女发病大致相等。多发于第5腰椎,其次为第4腰椎,个别亦有多发者

5、骶1处连接,形成腰骶角向前,使腰4和腰5有向前滑脱的倾向。正常人腰椎上椎体的下关节突与下椎体的上关节突相互交错,防止腰椎向前滑脱。如单侧或双侧椎弓峡部崩裂,腰椎的稳定性较差,局部软组织极易发生劳损,即使轻度的外伤,或积累性劳损,可使腰椎的椎体连同以上的脊椎向前滑脱移位,形成真性腰椎滑脱

峡部崩解的原因主要有三:一种认为腰椎弓峡部有先天性发育缺损;另一种认为腰椎急性外伤使腰椎弓峡部发生断裂;第三种认为腰椎弓峡部原有先天性发育不良。在此基础上,受到慢性劳损而引起的应力性疲劳骨折。

腰椎滑脱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长期反复下腰痛,有时疼痛放射至骶髂部,甚至可放射到下肢。站立、行走、弯腰、负重时疼痛加重,卧床休息时疼痛减轻。极少数重患者可出现马尾神经受牵拉和受压迫症状,下肢乏力,马鞍区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发生不全性瘫痪。如仅有峡部崩解而无滑脱者,有时无症状,有的出现较轻的下腰痛,能从事一般劳动。患者症状的程度取决于峡部不连的类型、脊柱不稳定的情况、滑脱程度及患者的年龄。

腰椎崩解及腰椎滑脱的诊断主要靠X线检查,可拍正侧位片及双斜位片。正位片一般不易显示病变区,侧位片多数患者可见到椎弓根后下方有一透明裂隙,少数看不到裂隙。正常的第5腰椎与第1骶椎构成一条连续弧线。迈耶丁(Meyerding)将第1骶椎上关节面分成四等分,当发生滑脱时,第5腰椎向前移位,根据第5腰椎后下缘在骶椎上向前移位的程度,将腰椎滑脱分为四度:不超过1/4者称为I度;超过1/4而不超过1/2者称为II度;超过1/2而不超过3/4者称为III度,大于3/4者称为IV度。斜位片可清晰显示裂隙,正常椎弓附件在斜位片上的影像似狗的前半身:狗嘴代表同侧横突;狗耳代表上关节突;狗前足代表下关节突;狗颈为椎弓峡部。椎弓崩解时,峡部出现一带状裂隙,则狗颈部有断裂,俗称狗颈上戴项链

崔彦杰——中国著名整脊专家、中国中美整合整脊医学领军者。从事整脊医学的研究与应用二十余年。现为中华整脊医学协会理事长、中国脊柱健康研究院研究员、中华脊柱健康协会会长、石家庄康捷硕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中整联合脊柱医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整脊大师称号的获得者。是中美整合整脊手法、整脊技术的创始人,中美整合整脊顿压滑落整脊方法的发明人,脊柱整体调衡整脊疗法的开创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