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大节度使都有谁?他们两个就足以对付安禄山,可惜李隆基瞎指挥

 迈克尔罗杰斯 2018-01-26

唐朝初期的几位皇帝在治国方面都不错,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后长达百年的时间里,唐朝在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都成为当时世界的最强国。但在军事方面,唐初的府兵制已经基本坍塌了。

1.开元天宝年间的十大节度使

唐初的百万军中,府兵就高达一半儿,而且唐朝前期的府兵战斗力也比较高。唐玄宗继位之初,对府兵制进行了某种挽救,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开元天宝间因为唐玄宗晚年的昏庸,造成朝政衰坏。

府兵基本上已经成为“纨绔子弟兵”的代名词,边军(边防军、边镇军)的力量已经成为国家的精锐。原因很简单,内陆平安时间较长,娇惯气过重。边军则因为长期与敌作战,战斗力越来越强。

例如唐玄宗时期,中国的军队当在百万左右,其中边军的“十大节度使”就拥有49万兵力,而其中安禄山就拥有边军18万,范阳为主力9.1万人。

然而,有两点需要请注意,其一:府兵制仍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因为它的基础均田制虽然在天宝年间受到极大破坏,但均田制是在“安史之乱”后几十年才被彻底破坏。

其二:边军并非全部兵力,有人将“十大节度使”的兵力视作唐军总兵力是错误。唐军还有其他边军节度使力量、府兵、民兵等。

那么,什么是“十大节度使”呢?其实就是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九大节度使”出现,十大节度使所及的领土为当时中国的三分之二。

安禄山

01.河西节度使: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设,掌控兵力7.3万人。

02.河东节度使:先天元年(712年)设,治所在太原,掌控军队为5.5万。

03.北庭节度使。先天元年(712年)设,掌控兵力2万。

04.范阳节度使。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也是开元元年)设,掌控兵力9.1万。

05.陇右节度使。开元二年(714年)设,掌控兵力7.5万使。

06.安西节度使。开元六年(718年)设,掌控兵力2.4万。

07.剑南节度使。开元七年(719年)设,掌控兵力2.4万。

08.朔方节度使。开元九年(721年)设,掌控兵力6.5万。

09.平卢节度使。天宝元年或二年,掌控兵力3.8万。

10.岭南节度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掌控兵力2.4万。

史思明

2.安史之乱只是一场争权夺利的战争,与民族无关

通过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今天中部地区的两湖、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等省份并没有包括在“十大节度使”当中,但以“节度使”、采访使等名义的节度使在上述地区也并不鲜见。

唐玄宗与安禄山的战争,纯粹是统治阶层的内部战争,纯粹是权力争斗,并不涉及民族问题。安禄山虽然反叛,但是他的非血缘堂兄安思顺(安禄山的继父是安延偃,安思顺的父亲为安波注)并没有反叛而且在安禄山造反前数次上书玄宗诛杀安禄山。

除此以外,李光弼是突厥人、哥舒翰是突骑施人(西突厥部落之一)、高仙芝是新罗人(请注意,高仙芝随父入唐时,高句丽也已经灭亡三四十年,时为统一新罗时代),这三个人都是非常有名儿的人。

另外还有一位少数民族名将仆固怀恩,他是东突厥铁勒仆骨部人,再配合郭子仪、李光弼剿灭安史之乱后,因为受到朝廷怀疑(可见,唐朝君主臣子们没长记性)而被逼造反。同样,李光弼事后的遭遇也是如此,也是被朝中奸臣所害气病而亡。

虽然,安禄山造反之后进展神速,但是,如果不是李隆基一意孤行、瞎指挥,高仙芝和封常清、哥舒翰即能抵挡安禄山的进攻,而从后世眼光看,哥舒翰、高仙芝等人的战略方针至少抵挡安禄山的气焰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所以,要我说“安史之乱”第一责任人就是李隆基。

至于安禄山手下以非汉族为主的情况,只不过是安禄山所命令。同样,李光弼、哥舒翰、高仙芝的手下也有不少他族将士。因此,对于一些破坏民族团结的人拿“安禄山叛乱”作为靶子的做法并不准确。那些高喊“非我族类”的人在对待从唐高祖到唐玄宗时期,几十位、上百位他族名将会有如何感想?

因此,看待历史不是以自己的阴暗心理来讲述的。对于唐朝这个皇族本身就是民族融合的结果的王朝,对于某些人要么污蔑要么阉割。对于这些有责任的作者就该大声反对。

高仙芝

朱元璋300年13万后人努尔哈赤呢?清朝为啥对宗室不好

朱元璋13万后代是明亡最重要原因?朱家太能生把国家给吃穷了?

朱元璋做皇帝后的第一个腊八节:那天只有一个人的战功记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