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察颜观色】寻找洪健老师笔下的上海记忆

 zdjphoto 2018-01-27




我来上海不算长,绝大多数时间中感受到的全是高速发展的上海。细细一想,对于这个城市,还真没有多少记忆。


大学四年,秉持自己“宅”的特性,活动范围不过静安寺方圆五里。我最熟悉的三条马路:学校所处的华山路,常去吃早饭的武康路以及每周去采购模型材料的福州路。

《春水向东_苏河NO.3》是我第一张见到的洪健老师的建筑画,第一眼就被画作的雅致的色调所吸引。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上班间隙翻看上海老建筑的照片,觉得甚是熟悉。将两张图拼在一起后就萌生了从洪健老师的画作出发,好好的走走上海的路,寻找过去上海的些许记忆的想法。

第一站就是浙江路桥。

浙江路桥与外白渡桥是苏州河上仅有的两座钢结构桥。作为我国目前仅存的两座鱼腹式简支梁钢桁架桥梁之一,百多年来,浙江路桥踏出了百多年来上海人的寻梦之路。

而洪健老师创作的浙江路桥,就是向这座百年老桥的致敬。带着对历史的无尽缅怀,穿梭于时光两端的感念,洪健的画,把人们的目光从浙江路桥引向桥北岸那正在经历百年来历史性重生的热土--苏河湾。

这块区域给我最大感受就是城市的新旧交替,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生活与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交相呼应,而浙江路桥静静地在苏州河上见证了上海的过去、现在也将见证未来。

第二站是乍浦路桥。

乍浦路桥在外白渡桥上游约半里处,右岸接虎丘路,左岸连乍浦路,是苏州河闸口往上游的第二座桥。我也很顺利地找到了洪健老师画中的新天安堂。新天安堂是一幢建于1886年的哥特式教堂。教堂外墙红砖砌筑,其高耸的尖塔,曾是苏州河南岸的制高点。

前方是大气恢弘的上海新地标,左岸右岸是充满欧风的上海老建筑,苏州河目睹了百年一梦的历程。

走过才知道,苏州河上竟有那么多的桥。如今的苏州河,从河口到外环线,还有桥梁30处31座。

离乍浦路桥不远便是四川路桥,四川路桥是目前苏州河上仅存的建于20世纪初的4座老桥之一,曾俗称邮政局桥,与邮政大楼的呼应关系不言自明。

洪健老师也画过这个建筑。上海邮政大楼是继 1915年天津车站邮政大楼和 1922年北京天安门广场邮政大楼之后的全国第三座邮政大楼,而前两座大楼已不复存在。因此,上海邮政大楼是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我国早期自建的邮政大楼。

苏州河沿岸,有着太多新旧交替与中西融合的建筑,走上一遍,上海近代的变迁似就在眼前。苏州河两岸近代租界的旧址,是中西方文化的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如此成长的上海更具国际性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性。

洪健老师说过,正是有了这些建筑,上海才是上海。

傍晚回九昊栈的路上,途径马勒别墅,驻足,在天桥上看着这座满是故事的旧建筑。历史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这些背后的故事,这些段落与章节,交织递进完成的。 

随后顺路去找了洪健老师笔下的连接新乐路与长乐路的弄堂,绕了好几圈竟没有找到,只找到了画中主建筑后面的两座大厦。这个弄堂或许被隐藏在这些钢筋水泥中的某个角落。天渐渐转黑,我就放弃了寻找。

洪健老师在十几年中画了近八十张建筑系列,每一副作品都凸显着这个城市独特的历史肌理,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上海味道。

之后有空闲的时间,我就准备带上画片,仔仔细细地走遍那些街道,继续找寻老上海的味道。


沿路花絮~~




高品质艺术品鉴赏选购平台 

画家地图艺术鉴赏新途径 

缔造文化艺术发展新通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