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越人“辣”么美,你知道吗?

 RK588 2018-01-27

在这个话题的开始,我们需要明确一下“越人”的定义,秦汉时期的“越人”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岭南地区的部落的泛称,又称“百越”,根据聚居地的不同,又可细分为“闽越”、“瓯越”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越人也不例外。只是相比中原而言,他们的操作,就比较清奇了。

他们有着特殊的打扮方式,小编这就为大家一一道来。

 

椎髻

“椎髻”大概是古越人男性中最流行的一种发型。据《史记》记载,建立南越国后,赵佗为促进汉越融合,以部落首领的身份自居,改换成当地越人的造型,“椎髻箕踞”以见汉朝来使。

所谓“椎髻”,又叫“椎结”、“魋结”,颜师古解释为“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就是在头顶撸一撮毛扎成一个椎形的揪揪。

罗泊湾汉墓出土铜筒上绘有椎髻人像

“箕踞”,指的是臀部着地,两脚伸开,像簸箕一样坐着。这种坐姿在惯于跪坐的汉朝人看来,是非常不雅观的。赵佗以这样的姿态接见汉使陆贾,一方面是为显示他作为越地部落首领的身份,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为了给使者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断发

越人与椎髻相应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断发。越人断发文身,古已有之。所谓断发,并不是把头发全部剪短成今天的短发,而是将额前、两鬓至耳上部的头发剪短、剪齐整,其余头发在脑后扎成髻。

浙江绍兴306号战国墓出土铜屋内人像

在江西贵溪古越族人墓葬中,发现有剪断成束的头发放在头骨旁边,可见“断发”对于越人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根据实物推断,当时越人应该是每半年左右进行一次“断发”。


文身

传说越人因为经常入水,所以文身用来防备水中蛟龙的攻击。文身的花纹,并没有固定图案,一般来说是模仿龙、蛇的形状。《史记正义》认为越人文身的方法是“刻其肌,以丹青涅之”,就是用刀子把皮肤划开,用矿物或植物颜料染色。看起来好像有点可怕。

深圳博物馆复原古越人断发文身模型

浙江省博物馆藏青铜鸠杖镦

和文身相配套的,就是果体(*/ω\*)。所谓“断发文身,裸以为饰,”目前所见考古资料中的古越人形象,几乎都是赤裸上身,将刻满花纹的身体暴露出来。


螺髻

刚才说到的椎髻、断发文身通常都是汉子们的造型,那么岭南的妹子们,平时喜欢梳什么发型呢?

南越王墓出土玉舞人

这件玉舞人梳一向右横出的螺髻,穿右衽的长袖衫。这种螺髻很有可能就是越人妹子们经常梳的一种发型了。


漆齿

生活在岭南的越人中,粤西的部分部族还有“漆齿”的习俗,即通过嚼槟榔等方式,将牙齿染黑。这种奇特的审美,在今天云南的傣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还可以见到。

有趣的是,日本自平安时代开始,贵族中也流传着使用专门的铁浆染黑牙齿的风俗。小编实在很难想象《源氏物语》里的众美人,露出黑牙喜笑盈盈的样子。但随着审美的变化,现在即使是在大河剧里,也很少见到黑齿的造型了。我们可以通过早年的电影感受一下:

1964年小林正树导演的电影《怪谈》里的黑齿造型(图片来源于微博)

 随着中原文明往南推进,越人的社会文化与中原渐趋一致,汉人的服饰也被越人所接受。总的来说,目前有非常多的专家学者对秦汉时期的服饰进行复原,但越人,尤其是岭南地区的越人服饰,由于考古资料的缺乏,仍然具有相当的复原难度。

 

参考资料:

肖梦龙:《吴、越“断发文身”习俗探索》


编辑:黄巧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