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字的时候字体一定要和字帖一样吗?

 老玩童18 2018-01-27

临摹古人法帖是学习书法的最好方法之一。临摹的意义在于学练笔划和字形的过程中,掌握和习惯于书法家用笔规则和技巧。如果练字的时候和字帖上的字不一样,那就失去临帖的意义了。

首先要做到形似。字帖一般都是被公众认可的大书法家的作品,尤其是你自己选出的字帖,至少是你喜欢的你向往的样板。初学时很难写得像,但必须追求像。像,就是字形相似,也叫形似。形似是学习书法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做到形似,才能掌握基本的用笔方法和运笔规则。第二,要在形似的基础上训练自己的熟练程度。写字不是画画,很多初学者在临摹法帖的时候感觉在画字,一笔下去写的不像就描来描去,所谓“越描越黑”就是这个意思。画字是个很不好的习惯,一旦习惯于画字,那么写字的速度就提不起来,从而也就达不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所以画字习惯必须克服掉。一遍写不好就来第二遍,第二遍写不好再来第三遍,熟能生巧,巧,就是技法了。第三,写字要争取做到神似。当你把字帖写得很像,而且也有了一定的熟练程度时,就要用心对照了。有时候你会发现,单独写任何一个字都感觉很像,但放到一起再看,又感觉不像。这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章法出问题,也就是文字的部局和排列不合理,。再一方面就是神似不够。神似就是文字的气质和神韵,也有人称之为风格。这不仅与字的笔划和字的间架结构有关,还与练字者的修养和品味有关,这也是书法的要领和精髓。这部分的训练也非常重要,每每临摹完一幅字,要学会多对照,多品味,找到书法家在书写时的感觉,讲到感觉,似乎不可言传,只能意会了。

另外,怎样才算把字练成了呢?当你放下字帖,下笔就可以达到与字帖既形似又神似的时候,而且当你书写字帖之外的其它文字时,也会有同样的字形和风格,这就练成了。再通过博览其他名家的法帖,针对其特点特长进行练习,排出糟粕,吸取精华,以求达到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再去发挥自己的特长,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推陈出新,勇于尝试和创作,那么即使不能开宗立派,起码可以独领风骚了。

下面,我们就清朝大学士梁诗正的作品来品味和体会一下临帖和自我成就的关系。







这是台湾博物馆的藏品。当你看完了这副作品时,感觉怎样呢?字里行间完全可以体味到书圣王羲之的神韵,在字形的间架结构上又深得欧体字的要领,中正平稳,在用笔技巧上汇聚多家之长,尽管在落款章法上稍有瑕疵,但不失为上等作品,这也是我们都应该学习的楷模。

谢谢邀请,我是不用谢。欢迎同道好友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