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肝郁化火型不寐

 柴桂苓 2018-01-27
肝郁化火型
烦躁易怒,胸闷胁痛,目赤口苦,头痛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数。

柴胡、黄芩、茯苓、清半夏、栀子、郁金各10g,白芍、生地各15g,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代赭石(先煎)各30g,桂枝5g,生大黄6g(后下),生姜5g,大枣5枚


中医称失眠为“ 不寐” ,多由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机郁结,肝用太过,魂不入肝所导致,而气结不舒,郁久化热,即所谓气有余便是火,火扰心神,又可加重失眠,气滞日久。血运不畅,气血不能上奉而心神失养,以致睡眠愈发不安。《内经》云“ 心藏神,肝藏魂” ,睡眠本乎阴,为心所主,神安则能寐,肝火上扰心神则难寐。不寐的肝郁化火证主要表现为心烦不能入睡,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头痛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等。此乃“ 阳浮于外,魂不入肝,则不寐” 。阳浮上越,邪实标盛,急当治标,若专事苦寒泻火,将致气血凝结,郁火愈盛。当予疏肝理气,清肝泻火。佐以重镇安神,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本方取小柴胡汤清泄肝郁,调和阴阳。配以龙骨、牡蛎镇肝安神。张仲景本意是以该方治疗伤寒下后邪陷少阳的小柴胡汤之变证,是为邪陷少阳使无形之火不能外出,循经扰于胸,故胸中烦满,少火移热于肝,则肝魂被扰、惊惕不安而设,以镇惊除烦。
方中以小柴胡汤调和阴阳、解郁泻火,加龙骨、牡蛎潜镇摄纳,剔除原方中铅丹,改用生赭石、镇固守神。潜其浮阳:用桂枝以通阳化气,用白芍养肝血、敛肝阴以藏魂.柔肝木以益脾土.且苦入心。微寒泻心火,配生地滋阴益肾柔肝,清热以生大黄、黄芩、栀子之类,虽性味苦寒,但配以养阴之品,可清火不伤阴,滋阴不恋邪。对气机不畅致胸闷胁痛者用解郁除烦之柴胡、郁金、茯苓以安神定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