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祖

 思绪未果 2018-01-27

我先放张图,提问者不妨先对比下这两个字(甲骨文):

上面是“自”,下面是“鼻”,在甲骨文里,这两个字的相似度非常高。并且至汉时许慎的《说文解字》批注说:“自,鼻也,象鼻形。”,意思就是“自”这个字,脱胎于“鼻”字。(话说“皇”是脱胎于“自”的,所以皇帝……)今天我们用的“鼻”字,其实是在“自”的基础上加了个“畀”,所以说鼻祖,其实就是自祖、自家知晓的最早先人。

“鼻先受形”的错误。

有人提到扬雄《方言》的这句“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人之初生谓之首。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并且注疏如服虔(经学家)提到刘德(诸侯王、藏书家)说,“鼻,始也”,可其实这些都不是“鼻先受形”的说法。

直至明代崇祯末年国子监生张自烈撰《正字通》才说:“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谓始祖为鼻祖。”,这一说法也被《康熙字典》采用。自此以后,“鼻先受形”就被肯定了。

再说扬雄之语。

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兽先为鼻,鼻先于首”这种解读或者是正确的。但是甲骨文出现这么多年后还继续坚持,而忽略自与鼻在甲骨文中的相似性、疏失“或谓之祖。”中的“或”字就不合适了。扬雄这句话应为推测“鼻祖”的来源,而并非是肯定句,大意是“兽出生先鼻,人出生先头,而鼻梁上最突出的是鼻尖,或许可说是祖。”

如果不认可这样的解释,那便请解释一下“或”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好了。

创建于2018.1.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