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青菜的种植和腊腌菜的加工余绍武 (腾冲市腾越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腾冲 679100) 摘 要:青菜是加工腾冲特产腊腌菜的主要原料,腾冲市种植青菜的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种植和加工技术较为落后。通过长期实践,总结经验,从青菜的无公害生产、加工等方面论述,提出切合腾冲市青菜生产和加工的技术措施,以促进腾冲青菜产业发展。 关键词:青菜;栽培技术;腊腌菜加工 腾冲市种植青菜的历史悠久,主要品种是“绮罗青菜”,年产青菜200hm2左右,产量12000t,除少数作为新鲜蔬菜食用,大部分用于加工腊腌菜,腊腌菜是一种发酵性蔬菜腌制品,其色泽金黄透亮,酸香适口,风味十分独特。青菜的种植多数采用与包谷后期套种,生产时间短,移栽到收获仅需70d,产量高,平均每667m2产4000㎏。但长期以来生产和产品加工技术滞后,严重制约了青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有效方法指导青菜的生产、加工已迫在眉睫。 1 无公害青菜栽培技术措施1.1 地块的选择及处理 苗床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质蔬松、耕层深厚、肥力中上、前作不种十字花科的地块;移栽地应选择土质好、前作最好是种植包谷的地块,这是因为青菜与包谷混合间栽能增强青菜抗病虫能力,保水、保肥。收包谷时留下包谷杆,清除其它作物残茬及杂草,集中处理,减少病源,翻挖后平整土地备用。 1.2 抓住节令适时早播 播种期8月8日~8月12日,每667m2须苗床18~20m2,采取分批统一育苗,施腐熟农家肥200㎏左右与土壤充分混合后平整苗床,不再施任何化肥,均匀播种后盖土,苗床期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苗壮。 1.3 合理密植,规范栽培 适时早栽,移栽期9月8日~18日。合理密植,采用旱作立体栽培,行距80cm,株距45cm,每667m2栽1800株左右。底肥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1500㎏左右,结合氮(N)、磷(P)、钾(K)15∶15∶15的高效钾复合肥50㎏,集中塘施,严禁根与肥料直接接触。移栽后7~10d,每667m2用尿素3㎏,硫酸钾5㎏,兑水浇施1次。移栽后35~40d, 每667m2用尿素10㎏,硫酸钾5㎏,兑水浇施1次。收获前20d停止施用任何化肥农药。在整个种植过程中,移栽时根不能与肥料直接接触,浇施肥料和农药时不能落在叶面上,浇水时间视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发现杂草随时清除。 1.4 病虫害防治 根肿病防治:做好土壤处理,可适当增施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在播种前7~10d每667m2用石灰粉50㎏,均匀撒施土面后平整土地或每平方米用2g根肿消进行土壤处理。移栽前7d用百菌清或根肿消兑水浇施秧苗1次。移栽成活后用根肿消800~1000倍液或29%石灰水浇施2次;跳甲的防治:出苗后3~5d用菊脂类农药防治;菜青虫、蚜虫的防治:发现有虫时即可用菊脂类农药进行防治。 1.5 收获 11月下旬,青菜长到单株2.5㎏以上,菜帮肥壮,开始抽苔时选晴天砍青菜,去掉嫩叶留下菜帮,食品厂即可收获。 2 腊腌菜的加工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方法对青菜进行精、深加工,有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因此,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青菜系列食品,使腾冲腊腌菜走出腾冲,销往省内外、国内外,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实践,已经掌握了成熟的加工工艺,含腊腌菜的色、香、味控制和其它杂质排除、防腐杀菌等先进技术,其加工技术如下: 2.1 加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青菜选择→去掉根和边角叶→晾晒1d→流水清洗→机械切菜→晾晒1d→配料→腌制100d→综合配料→杀菌→检验→小包装→大包装→入库。 2.2 主要加工技术 原料选择:好的原料才能提供符合腌制的要求,这是生产高质量腌制品的重要保证。选择成熟适度,组织细嫩、紧密、皮薄、粗纤维少的青菜,生长100d左右的腾冲地方品种“绮罗青菜”,即为好原料;晾晒清洗:晾晒使其失去部分水分,杀灭菜叶上的病菌,暴晒需要1d,阴天则需2~3d。然后清洗干净,晾干后待腌制;配料:每1㎏待腌制料的配料为:盐巴10g,辣椒粉8~10g,苤菜根100g,红萝卜100g,白酒、红糖、草果、八角、糯米稀饭等适量;切碎腌制:用切菜机切成3cm左右见方的块,均匀拌上配料,用力搓揉,直到溢出汁液即可装坛;装坛密封:一边放入,一边压实、压紧,装至离坛口3~4cm,密封坛口,放置通风、干燥、不被太阳晒到的地方,在腌制和取料过程中,切忌带入油脂类物质,为防止发酵过程中乳酸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一般采用土坛或玻璃坛;综合配料包装:从土坛中取出腌制好的腊腌菜,拣出不符合规格的次品,根据口味加入各种香辛料,搅拌均匀后杀菌,最后采用不透明铝塑膜进行真空包装。 中图分类号:O6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193 |
|
来自: 食品研究资料室 > 《酱腌菜食品制作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