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疗 -​ 撞督推任

 慈光宏 2018-01-27




撞督脉


最大作用是振奋人体阳气,对阳气不足的人大有益处

人阳气不足有那些表现:

主要表现:浑身无力,乏困欲睡,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身体抵抗力下降,易感冒,畏寒怕冷,手脚发凉,易患骨质疏松,风湿类风湿。

一 、操作方法:每天在上午9:00-下午3.00 之间;选一株枝叶繁茂的大树,离树约10~15公分;双手劳宫穴重叠放在神阙穴上;用整个后背匀速的向树上靠从而有效的刺激督脉及膀胱经;每组撞九九八十一下;每日撞奇数组3~5组。

二 、操作要领:撞树的阳面,开始撞时力度一定要轻,幅度要小;最好穿运动衣裤,撞的时候不要憋气、不要绷紧肌肉,全身放松,最好闭上眼睛,仔细体会,呼吸自然而悠闲。

三 、适用人群:适用于阳气不足的人群

四 、注意事项:孕妇及胸腹部有较大手术未康复者不宜撞;如有严重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者,撞的时候要在树干上绑个垫子;不要撞死树、枯树,刚下过雨不宜撞树,因为会把树的死气、湿气撞到人身上,对人大大有害,在家可撞门框。


推任脉

一 、操做方法:  仰卧平躺在床上,全身放松,双腿微屈、双手重叠放在胸前,用劳宫自胸口膻中穴推到肚脐眼以下的小腹,从上至下早晚各一组,每组200~300下

二 、操作要领:  速度不宜太快,大约一分钟二十下左右,不要太用力,推的原则顺其自然,以舒服为度,以达到一下几种感觉为佳。

三 、达到效果 :① 肚子咕咕叫有肠鸣音   ② 有排气感浊气下降   ③额头脚心见汗上下贯通

四 、注意事项: (1)饭后1-2小时之后可以推,不能刚吃完就推,不能站着推或坐着推;(2)对于体虚者早上最好不推,晚上推完睡觉;(3)胸腹部伤口未愈合者及怀孕早期(3个月内)暂时不建议推。(4)推任脉一开始推不了300下的不要急,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推一段时间就能达到标准

五 、适用人群:  血虚人群,各种亚健康人群,推任脉最大的作用是增加血气,防止血虚

血虚的常见症状为: 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







以下还有更多体疗介绍


  1. 晨起醒脑三式

  2. 撞督推任

  3. 木桶浴足

  4. 养生六式

  5. 叩齿提肛吞津咽液

  6. 中风康复八大疗法

  7. 肝胆四步操

  8. 腰椎摆腿复位操

  9. 颈椎四步按摩操

  10. 龟息疗法

  11. 迎香穴四步按摩疗法

  12. 心包经按摩

  13. 鸣天鼓

  14. 水火养目疗法










晨起醒脑三式



第一式:活脑络开脑窍 (干梳头)


十指分开呈爪型,以十指指尖(十宣穴)或乌木梳从前发际梳理到后发际,速度不宜过快、力度不宜过强。共做三十六次 或 100次。

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预防脑出血、脑血栓等脑血管疾病

 

第二式:揉面开五脏之窍 (干洗脸)

用食指尖(商阳穴:)揉按鼻翼两侧迎香穴直至齿龈发酸,(约3—5下)然后沿鼻外侧向上推至印堂穴后双手展开轻揉面部,随之把双手拇指、食指分别放置耳部前后,从耳垂向上揉按至耳尖顺势提拉3~5下。此为一次,共做三十六次  或 100次。

通鼻窍,预防三叉神经痛,面瘫等面部疾病,调理五脏机能。

提示: 第二式开五脏的操作表现的是表里相同----按唇调脾;按鼻通肺;按目理肝;揉面养心;提耳利肾。

 

第三式:通天关 (干搓脖子)

双手搓热(夏天可以省略)单手掌放置颈后,大鱼际穴经过大椎穴、小鱼际穴经过两风池穴来回快速的全面搓动。左右各十八次,先左后右共做三十六次  或 100次。

防止颈部受风寒,预防颈椎疾病。


注解:

(1)十宣穴:属经外穴,在十指尖端去指甲游离缘0.1寸处取穴


(2)商阳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桡侧端距指甲角约1分处取穴


(3)迎香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取穴


(4)印堂穴:属经外穴,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鼻尖直上取穴


(5)大椎穴:属督脉穴,俯伏或正坐低头在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取穴


(6)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当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上端之间处取穴







撞督推任


撞督脉


最大作用是振奋人体阳气,对阳气不足的人大有益处

人阳气不足有那些表现:

主要表现:浑身无力,乏困欲睡,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身体抵抗力下降,易感冒,畏寒怕冷,手脚发凉,易患骨质疏松,风湿类风湿。

一 、操作方法:每天在上午9:00-下午3.00 之间;选一株枝叶繁茂的大树,离树约10~15公分;双手劳宫穴重叠放在神阙穴上;用整个后背匀速的向树上靠从而有效的刺激督脉及膀胱经;每组撞九九八十一下;每日撞奇数组3~5组。

二 、操作要领:撞树的阳面,开始撞时力度一定要轻,幅度要小;最好穿运动衣裤,撞的时候不要憋气、不要绷紧肌肉,全身放松,最好闭上眼睛,仔细体会,呼吸自然而悠闲。

三 、适用人群:适用于阳气不足的人群

四 、注意事项:孕妇及胸腹部有较大手术未康复者不宜撞;如有严重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者,撞的时候要在树干上绑个垫子;不要撞死树、枯树,刚下过雨不宜撞树,因为会把树的死气、湿气撞到人身上,对人大大有害,在家可撞门框。


推任脉

一 、操做方法:  仰卧平躺在床上,全身放松,双腿微屈、双手重叠放在胸前,用劳宫自胸口膻中穴推到肚脐眼以下的小腹,从上至下早晚各一组,每组200~300下

二 、操作要领:  速度不宜太快,大约一分钟二十下左右,不要太用力,推的原则顺其自然,以舒服为度,以达到一下几种感觉为佳。

三 、达到效果 :① 肚子咕咕叫有肠鸣音   ② 有排气感浊气下降   ③额头脚心见汗上下贯通

四 、注意事项: (1)饭后1-2小时之后可以推,不能刚吃完就推,不能站着推或坐着推;(2)对于体虚者早上最好不推,晚上推完睡觉;(3)胸腹部伤口未愈合者及怀孕早期(3个月内)暂时不建议推。(4)推任脉一开始推不了300下的不要急,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推一段时间就能达到标准

五 、适用人群:  血虚人群,各种亚健康人群,推任脉最大的作用是增加血气,防止血虚

血虚的常见症状为: 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









木桶浴足


一、 浴足的好处

1.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

2.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

3.改善睡眠。

4.疏通经络,刺激足部反射区,调理全身。

每日坚持足浴,不但可以保持脚部清洁,增强新陈代谢,提高抵抗力,还可以防治皲裂、冻疮、足癣等脚疾。

二、浴足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什么时间泡?

一般在饭后一小时左后,睡觉之前。对于个别失眠的人,晚上泡脚可能越泡越精神,则可以改在上午或下午泡。一般来讲每天一次,如泡两次除晚上泡外,还可在下午2点左右泡

2、水温、水位?

温度一般在42~43度之间;水位最好超过脚踝骨。

3、泡多长时间?

每次一般20分钟。天热可以时间短一点;出汗多的时间短点,汗少的时间长点;长期体弱,心脏不好的不要超过15分钟,有风湿的时间略长一点,每次足浴到额头或鼻尖微微见汗为佳。

4、足浴佐料

(1).鲜姜(枣大的一块切碎)煮开,可祛寒暖焦,

适用于初起风寒感冒、风湿类风湿、脚凉、等体寒之证均有效。

(2) .红花10克(一小把)煮开 可活血化瘀

适用于下肢血循环不良、腿脚麻木等气血不通之症。

(3).食盐一平勺  直接加入,可引火下行

适用于上焦有火如:经常眼红、牙痛、咽痛、口腔溃疡等上火之症。

(4).花椒30粒煮开  可利水除湿,

适用于脚汗、脚臭、脚气等症 

(5).艾叶(一大把)煮开  可宣肺理气

适用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气管炎等

(6)香蕉皮一份煮开,可润肤止裂  

适用于皮肤粗糙、干裂。

以上材料可以同时加,也可以加几种,要根据病情决定,最多不超3种。

5、什么情况足浴慎重?

病情严重而且不稳定、糖尿病、心脏病心衰严重、高血压血压不稳定、严重失眠的、出血性疾病血刚止都要注意,足浴温度不要太高(小于42度)、时间不宜过长(小于15分钟)。

6、什么情况暂时不泡?

非生理性身体正在出血的患者,处于崩漏期的,有炎症并处于高烧期,有传染病的,腿或脚局部有炎症甚至破溃红肿的人不宜浴足。









养生六式



预备式 :金鸡独立 展翅高飞法

凝神、固气、定睛、两脚平开与肩平开,调整呼吸,双手抬起劳宫相对聚集能量,鼻吸气双手缓慢打开,口吐气收回双手,鼻吸气双手缓慢打开,口吐气收回双手,鼻吸气双手缓慢打开,同时两臂迅速抬起同时抬起左脚脚尖先下,闭气10秒,腿缓缓放下,同时双手劳宫再次相对,(反复4次)双手劳宫放于丹田。


第一式 :滋肾水

1.舌顶上腭,叩齿同时脚跟迅速抬起,提肛,停顿3秒后脚跟缓缓回落,吞津

咽液引气下行。 32次

2.左手劳宫拍百会,右足跟踏地,右手劳宫拍百会,左足跟踏地    32次


第二式 :生肝木  

1十指分开,梳理耳上两侧头发,  16次

2揉按风池穴  十六次

3自上而下拍腿外侧              6次


第三式 :养心火   

1双手劳宫对搓搓热,覆双眼      3次

2弹拨极泉穴  十六次

3自中冲起由下自上拍左臂内侧(在右臂)  各6次


第四式 :培脾土   

1双手自心口向下推至小腹        6次

2自上而下拍打腿外1/4处        6次

3 打两侧足三里                  32次


第五式 :敛肺金  

1双脚平开与肩宽,双手上扬时鼻吸气,吸满后,双手迅速下落,双膝微曲,快速吐气开声    3次


第六式 :收  式   

1.目微合,双腿微曲,双手程抱球状,深吸气,缓吐气。

2.搓热双后腰,暖命门。

双手慢慢放于身体两侧,双目慢慢睁开。


养生六式的意义

1.预备式主要是为了锻炼人体协调平衡能力,同时静心安神,引气血下行,既是为做养生六式作准备,又能通畅四肢气血,锻炼脑神经。

2.养生六式前五式每一式对应一脏一腑,能调理脏腑机能,治疗预防相应脏腑疾病,另外五式动作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如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所以做每一式都是为下一式做准备









叩齿提肛吞津咽液



中国古代经典养生秘诀“叩齿提肛”这个方法的演变和应用已有长远历史,很多养生名人、名医记载的叩齿的故事和方法也是流传至今,像药王孙思邈在他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详细记载了曹操向养生大师皇甫隆求教的一封信里也强调过“当朝朝服食玉泉,琢齿,使人丁壮,有颜色,去三虫而坚齿。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满口乃吞之,琢齿二七遍,名曰炼精。史上最会养生的乾隆皇帝长寿秘诀中也也有“齿常叩”的经典方法。


博医文化讲祖国中医精髓发展、应用更人性化、简约化、实用化。叩齿提肛吞津咽液之法是一个方法两个步骤,它起到的作用是补虚固脱,所以脱肛的、胃下垂的、低血压的、脑萎缩等都有帮助。


第一步也是头半步,叩齿时要舌顶上腭,同时提肛三到五秒嘴里就会有唾液生成,要快提慢放这是后半步。要求叩齿提肛三次吞津咽液三次。如果叩齿提肛三次没有唾液就喝点水。吞津咽液就是用舌头在水里搅动唾液,让最里边满是津津咽液,这都是肾的液体。记住了吞津咽液,你分三小口咽下。


另外要知道第一口添肾精、第二口补脾胃、第三口除心烦养脑髓。


三叩、三提、三咽为一节,三十六节为一组,一共提了108次。每天做几组量力而为。







中风康复八大疗法



一、活脑养髓(醒脑益肾)


1.按摩百会:四指并拢与拇指分开,以四指指尖从头顶“百会”穴沿督脉中线向前至发迹,然后从前发迹按回“百会”再向后发际从后向前点按回来,按完第一个来回之后自“百会”旁开0.5寸再按、再旁开0.5寸再按,整个头部所有长头发的地方都按到(15-20分),以有酸痛感为度。


2.踩肾珠:两个肾珠(玉石球或磨圆的山核桃代替)先放到足浴的木桶水里,然后用双脚的涌泉穴交替的踩踏肾珠,一起一落,每次踩踏15--20分钟,可调节高血压,高血脂,补益肾气,肾气足则脑髓充盈,人神智清晰(肾能主骨生髓),也可调理上火。对于卧床患者不能泡脚者,亦可由家人帮忙用肾珠直接滚按涌泉穴,每次10—15分钟。

一头一脚一升一降一个循环,做好了上下通畅,可以配合乌木梳,理疗袜,母鞋,不方便做按摩百会的睡磁疗枕。


二、舒经活络(比方地震之后灾后重建)


3.中风失语康复:

  按揉颊车穴、揉按上廉泉穴、 点按地仓穴  按摩后贴磁(磁疗脚垫)有痰湿音的患者每餐饭后加服大山楂丸。


4.中风失用肢体康复:

上肢:按摩天宗穴、、曲池穴、外关穴

下肢:左右弹拨委中穴、点按承山穴、昆仑穴(可贴磁片甚至可用木棒擀膀胱经)


5.中风失养胃肠恢康复:

按摩天枢穴(泻)、(左右贴脚垫),敲打足三里穴(补)


6.中风失聪:

听觉不好:鸣天鼓;36次

视觉不好:水火养目疗法;

嗅觉不好:做迎香四部操;36次

味觉不好:吞津咽液  36次。

脏腑调节:(气血通畅)


三、平衡协调


7.金鸡独立、展翅高飞。(平衡协调五脏引气下行,根据个人恢复情况量力而行逐渐延长时间,初期可以扶着椅子做)


8.叩齿提肛、吞津咽液(叩齿时有津液即可咽下)









肝胆四步操




1、头部胆经疏理疗法

双手握拳,用大拇指指关节点揉印堂3——5次(左右手交替做),经前额两鬓到太阳穴、风池穴、风府穴、并揉按,属头部肝胆经按摩。       共36次

2、胸部推胆经疗法

用手掌放自于同侧腋下胸外侧疏理至小腹,行经期门穴至神阙穴,属胸部胆经按摩。(疏理到出现排气效果最佳 )   先右后左交替各36次

3、腿部胆经敲打疗法

 双手握空拳至上而下敲打腿外侧经络至外踝尖处(来回敲打),属腿部胆经按摩,重点强刺激(泻)两个穴位:胆囊穴、阑尾穴 。两个辅穴:足三里、阳陵泉。(敲打到腿部发酸)     36次

4、脚部肝胆经按摩疗法

1).足背肝经,用指关节或阳磁棒按揉太冲穴推向行间穴再按揉,自上而下左右脚各36次

(2).足背胆经,用指关节或阳磁棒按揉足临泣穴推向侠溪穴再按揉,自上而下左右脚各36次(揉推到穴位有酸胀感)










腰椎摆腿复位操




作用:预防调理腰椎疾病


下面给大家介绍腰椎摆腿复位操,也欢迎大家到店学习,店内有指导老师手把手教学。

第一步 磕双脚跟

趴在床上,两肘支撑上半身,抬头,两小腿翘起,两只脚互相磕打约3~5分钟、磕到脚发麻、酸、疼为止。动作要力度适中,快慢均匀。 第一步的要领及作用:足跟痛或失眠可重点用一只脚磕另一只脚的足底跟部正中(即失眠反射区);坐骨神经痛(特点是从后臀部沿腿外侧一直痛或酸疼到脚跟)磕打重点是整个足跟的外缘{即坐骨神经反射区);腰腿痛重点磕打脚的脚背外侧缘。(即脊椎反射区)

作用:拉伸锻炼颈腰椎及胸、膝、髋关节,预防颈腰椎疾病。

 

第二步 摆小腿

趴在床上,两肘支撑上半身,抬头,两小腿翘起并拢,大腿略收紧,缓缓左右摇摆3~5分钟

作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下肢血栓形成。

 

第三步 踢打臀部

趴在床上,两肘支撑上半身,抬头,两小腿翘起,用两个脚后跟儿轮替用力向同侧臀部踢打,以刺激到臀部环跳穴为佳,做3~5分钟

作用:恢复提高下肢腰腿运动功能。

 

第四步 学虎爬

双手及双膝着地爬行(腰部要自然放松)又称“虎爬” 3~5分钟(可在床上做)











颈椎四步按摩操





颈椎不好的十大表现:


  1. 上身出汗,特别出头汗

  2. 单侧手指发麻

  3. 单侧耳鸣

  4. 头晕,开关式头晕

  5. 头疼,后脑勺疼

  6. 脖子疼痛僵硬,有嘎嘎的响声

  7. 双肩发沉,肩部酸痛胀痛

  8. 血压压差大,低压正常高压高

  9. 上肢无力

  10. 头重脚轻


另外还有心律失常如早搏,脑供血不足,由大脑后动脉缺血会引起患者出现视雾、眼前闪光、暗点暂时性视野缺损、一次性黑朦、视力减退、幻视、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失明。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诊断是否有颈椎病要去正规医院)

人过60岁颈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常听徐老师讲座的朋友都知道,颈椎病会引起脑中风,所以没有症状也要提前预防颈椎病。

下面给大家介绍颈椎四步按摩操,也欢迎大家到店学习,店内有指导老师手把手教学。

作用:预防调理颈椎疾病,颈肩综合症 


第一步 风池穴按摩:

以双手的拇指指腹贴按于同侧的风池穴,其余四指安于头上各部;之后,双手的拇指同时微用力向内揉按三圈,再向外揉按三圈,为一次,做36次。

第二步 弹拨颈筋:

以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使手指微弯指尖对齐,放于同侧后颈筋部位,以四指指腹同时向下弹拨颈筋,(注意手指不离开颈筋),之后换手在对侧重复以上动作,做36次。

第三步 旋肩展背:

即肩关节外展内旋交替运动。以单手握拳或空拳,完全屈曲肘部,将拳头放于同侧肢体的胸大肌靠近腋下的部位,肘尖收紧,以肩关节为轴,以肘尖为距向后方画圆,连续3圈,后再向前方画圆,连续3圈;之后换手在对侧重复以上动作,做36次。

第四步 扩胸展背:

做三扩一展的动作。两臂屈曲,两拳相对放于胸前,使前臂平行于上臂几乎与肩同高,做外展扩胸运动三次,之后双臂平伸外展一次,做36次。








龟息疗法




中医解:一呼一吸为一息

所谓龟息就是模仿乌龟呼吸的方法,从而达到调养气息,安和五脏健康长寿的目的。

动作要领


1.取坐位(最好有靠背的,或是躺在床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劳宫叠放于丹田或自然放于腿上;

2.闭目放松,静心安神而入境;

3.平整呼吸,随之吐出一口浊气;

4.用鼻缓慢吸气;

5.固气数秒,量力而行;

6.口缓慢吐气。


一呼一吸为一节,36节为一组。


龟息疗法做好了:不打呼噜睡觉没有声,平时可以做到气定神闲,命门有火丹田有气,皮肤不干燥紧致润泽抗衰老,治虚汗虚脱。一则调肺,二则舒心,三则固肾。


适用人群


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支、哮喘、肺气肿、肺大泡、肺心病等;

2.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失眠、抑郁症、心脏官能症等;

3..亚健康患者及保健养生者。


无禁忌人群。


达标程度:在完成整个龟息疗法过程中,把纸巾或是羽毛放置在示者面前经过呼吸文丝未动,而心旷神怡。


注:气不要吸的过满,不要吐得过尽,要相对空腹来做,至少饭后两小时做。











迎香穴四步按摩疗法


以迎香穴开肺窍,睛明穴开肝窍,印堂穴开脑窍,风池穴开颈椎为基础,从而开窍醒脑,综合预防调理头、颈、面部疾病。

1、迎香穴 ——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取穴。


2、睛明穴 —— 位于人体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3、印堂穴 —— 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鼻尖直上。

4、风池穴 —— 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当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上端之间处)

 

具体手法如下:

双手握空拳,双手大拇指屈曲。用双手大拇指第一指关节自迎香穴先向内后向外进行平补平泄按揉,按至齿龈发酸发胀;双手再向上推至睛明穴,大拇指关节按压睛明穴并斜向鼻根部挤按几下(3-5次);双手继续向上推至额头,双大拇指关节同时按摩印堂穴(各3-5下);最后双手分开,平行经头部两侧刮至枕后风池穴,以大拇指指腹点按风池穴(3-5次)。36次为一组。










心包经按摩


预防调理心脏疾病,适用于心律不齐心肌供血不足等心脏疾病患者

 

第一步 揉按膻中穴

手握空拳,用大拇指关节或用手掌根,顺时针点揉膻中穴

作用:宽心理气

 

第二步 弹拨极泉穴

五指分开,大拇指伸到腋窝里,大拇指肚弹拨极泉穴,无名指及小指会有酸麻感,(先左后右)

作用:开胸除弊

 

第三步 按揉手臂内侧心包经

拍打或揉按自曲泽、内关、大陵、劳宫至中冲穴(先左后右)

作用:提高心脏功能


 

第四步 点按内关穴 

(先左后右)

作用:宁心安神、理气镇痛

 

以上步骤先左后右,12次为一组,连做3组整体操合为36次。

 







鸣天鼓


鸣天鼓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自我按摩保健方法,现代也有采用此法治疗耳部疾患的报道。由此,其重要性和实用性可见一斑。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

挺胸抬头(可以闭上眼),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外耳道,两手的食指弹拨脑后枕骨,打六下放下来,再打六下放下来,六个六下为一组,一天三到五组。

中医学认为:

肾开窍于耳,肾气足则听觉灵敏;耳通于脑,脑为髓之海,髓海赖肾的精气化生和濡养,肾虚则髓海不足,易致头晕、耳鸣。练习时的掩耳和叩击可对耳产生刺激,因此,该练习可以达到调补肾元、强本固肾之效,对头晕、健忘、耳鸣等肾虚症状均有一定的预防和康复作用。







水火养目疗法


凉白开洗目疗法(水法)

眼部水火疗法作用:保养调理各类眼部不适

水法(凉白开洗目)准备工作:

1、准备两个洗眼杯 或 7钱大小的酒盏

2、头天晚上用洁净的杯子晾一杯凉白开水,第二天早上起来后把新烧开的水(阳水)与提前晾好的水(阴水)调和至合适温度后倒在两个七钱的小酒盅里洗目,

具体洗法:

准备两只7钱左右容量的(眼眶大小)小酒盅(酒精消毒或煮开杀菌),注入凉白开,将酒盅拿起框到眼睛上,使双眼浸入水中,两眼睁开在小酒盅眨动并转动大约1分钟,倒掉,再注满...反复洗3—5次。如果觉得两眼一起洗不太方便,也可以一只眼一只眼洗,效果是一样的。眼睛不用擦、自然.晾干,一天可操作两次或三次。

适用于:各类常见眼部不适如:眼干眼涩眼疲劳、迎风流泪、老花眼、白内障等慢性眼病。

禁忌症:眼睛充血期或出血期、眼睑红肿、眼缘破溃等个别眼病急性期或传染期。

注意事项:

(1)洗目前保持眼周是清洁状态

(2)洗目的水不可重复使用

(3)洗目的水杯需每次消毒

 

劳宫穴敷眼法(火法)

方法:双目微合将双手掌心搓热之后,用手上的劳宫穴轻敷于眼皮对准眼球(此时必须闭目)敷10——15秒后,再将手搓热敷眼,(晚上睡前尤宜)每三次为一组,每日做3--5组

机理:中医讲“目为心神”而十指连心,所以我们用手心的劳宫穴搓热后产生的能量温煦双眼、促进眼周气血循环以养双目。

注意事项:

(1)双手保持清洁状态

(2)闭目

(3)敷眼力度适中,不要压迫眼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