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句特点六字诀

 阳关残雪 2018-01-28


如今,学写旧体诗的人,多从绝句入手,以为此体最省 力,仅四句,一首七绝才二十八个字,随便凑一凑就成了。殊不知绝 句是一种“成如容易却难精”的体裁。正因为它简短,所以最难藏拙, 不像律诗倒还能以对仗来遮饰。“白战不许持寸铁”,这句东坡的诗, 若用来说绝句特点,我想是很合适的。要检验一位诗人,是平庸的还 是真有诗才、灵性,只须看他写的绝句,就可以知道了。当然,要写 好绝句,经验仍很重要,名篇佳作读得多,能领悟其成功的诀窍,自 然也会有很大的助益。快半个世纪了,在我念大学的时候,已故恩师夏承焘(瞿禅)教 授给我们上唐诗课,曾讲到过绝句这一体裁的特点,记得他归纳为六 个字,还每三个字都押韵,那就是:“少、小、了;常、藏、长。” 当时听了,如获宗师秘传,欣喜不已,私下称之谓“六字诀”。因时 间久远,夏师当年的精辟阐发,已难复述。现在只能结合自己后来读 诗的体会,来分别谈一谈了。


少。从时间上说,就是过程短暂;从空间上说,就是画面干净。


我们如果将长篇歌行比作电影、电视剧,那么,绝句就只相当于 一张摄影作品。它不允许你从头至尾讲事件的过程,你只能选择其中 最有代表性的那一瞬间,就像摄影师拍运动员跳高照片,通常总是截 取他正在跃过横杆时的姿势摄入镜头。王翰《凉州词》:“蒲桃美酒 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把 享受美酒之欢愉与沙场血战之惨酷的矛盾,置于“欲饮”时,闻马上 琵琶声而不顾的那一刻。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 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第三句就将急急追歼逃窜敌人的行 动定格在准备出发时的情景上了。王维送友人元二出使安西的《渭城 曲》,写客舍饯别,为友送行而开宴、彼此举酒交谈等等,都一概撇 过不写,只选取了别宴将散、元二欲停杯辍饮之时,当时友人定有推 辞已不胜酒力之类的话,连这些细节也省略了,剩下的只有王维满怀 依恋之情的两句劝酒的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写景如能像国画中的写意花卉,比如画折枝梅花,一两枝花很突 出,画面干干净净,没有其它多余的东西,这就很好。李白《望天门 山》诗可谓是净化画面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诗云:“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画面基本上 可示意为一个大写的“H”,将两竖的上端各向外弯曲,那就代表天 门山了;横线代表江水;再在横线上加一点代表“孤帆”,构图就完 成了。你看,多么简单!绝句的画面简洁与绝句在唐代大量采为唱词 有关,这一点与下面要谈到的“了”“常”“长”等特点也都密切相 关连。到宋代,词大盛,替代了唱诗,绝句在有些诗人笔下,就从口 头转向案头,写景也由简而趋繁,无复唐人绝句风韵。如苏舜钦《初 晴游沧浪亭》诗云:“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帘虚日薄 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诗当然还是好诗,但须静心地闲坐案前, 慢慢地玩味其中字字句句的意思,才能领略,作歌词是不宜的,就算 有人能唱,听的人也一定不知唱的是什么,因为景物太繁复了,修饰 词也太多了,听者的接受能力跟不上。这样的诗,读过不容易记住, 要传诵自然也难了。


小。是指借细节或琐事来表现诗旨。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云:“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 头。”诗写大好春光中少妇之寂寞愁思。末句以蜻蜓飞来立于其发际 首饰之上的细节,来摹写少妇见花沉思、凝立如痴的光景,可谓极妙。


杜牧的名篇《赤壁》,则是以小见大,借细事以增议论诗趣的典 范之作。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 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折戟沉沙”的偶拾,引人进入“前朝” 赤壁鏖战的想象,是以小见大,自不必说。由此产生的诗人独特的议 论又何尝不是。史载“时东南风急”“火烈风猛”“烧尽北船”“北 军大坏”。(见《江表传》)故诗人有曹军此败乃天助周郎之想,若 无东风助火攻之便,恐形势逆转,东吴难保,则孙权之妻大乔、周瑜 之妻小乔,均为曹操所得,而“锁”之于其所筑之铜雀台以娱晚年了。 宋《许彦周诗话》首先非议之云:“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 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穷书生)不识好恶。” 对此论,后来讥之者不绝:客气的说“彦周未免错会”“殊失(杜) 牧意”;不客气的说“此  直村学究读史见识”、“与痴人言,不应及于梦”、“宋人之不 足与言诗如此”、“迂腐”等等。的确,诗往往以小见大,光会说大 道理的人,未必是知诗者?若按许彦周之说,正面把社稷苍生都不保 的意思做在此诗末句,那还有什么诗趣可言!后来《三国演义》作者 即据杜牧此诗敷演出诸葛亮说二乔事激怒周瑜及七星坛借东风等虚构 故事,可见其影响之深。


了。是指语言要明明白白,要一看就知,一听就懂。


韩愈写古体 诗,艰涩难读处,佶屈聱牙。即如大家比较熟知、也不算太生硬古奥 的《调张籍》诗,也有“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石良”之类的句子。 可他写起绝句来就不同了。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云:“天 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十分平易流畅,“草色”句如寻常口语,而为春草初萌写照,极传 神。


杜甫作律诗,善于琢句,其锤炼功夫,无人能比,如“丛菊两开 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之一)、“织女机丝虚 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之七)之类,皆句极老健。然其为绝句, 便不用此法,造句只如说话,如《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 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畔 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常。就是常见、常有、带普遍性。


如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 诗:“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所写乃罕有物类,故只宜用于古 体而不宜绝句。《宿府》诗:“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景物倒是常闻常见的,但以前五后二组成七言,乃罕有句法,也不会 用于绝句中。它可以成为韩诗“狠重奇险”的艺术特色,但对于绝句 体裁来说,却没有它用武之地。此外,使事用典,在各种诗体中,绝 句也是最少的,除了本身是咏史性质的绝句。有的诗偶而用,也多属 众所周知的熟典。
“常”与“了”往往彼此相关。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与今天口语几乎没有多大差别。此外,注释、语译都全无必要,也 不可能加了。这就是“了”;而所写见月思乡之情事又是“常”。岑 参《逢入京使》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张籍《 秋思》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类似这样的情况,我们不是都曾经遇到过的吗? 正是这些最平常不过的感受,能写出来就是好诗。绝句能写成“人人 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便是真正的上乘之作。李白最擅长此道。 这些特点,也仍然与绝句兴起时,多被用来作歌词有关。


藏。就是含蓄、耐人寻味、不一览无余。


绝句短小,尤贵在尺幅 有千里之势,言有尽而意无穷也。王昌龄《闺怨》之“忽见陌头杨柳 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芙蓉楼送辛渐》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 片冰心在玉壶”,刘禹锡《乌衣巷》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 百姓家”,《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之“玄都观里 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等等,都是意有所藏的极佳例子。沈德潜 《唐诗别裁》评王维《渭城曲》谓:“阳关在中国外,安西更在阳关 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此意须微参。”所指说的也正是 此诗的一种“藏”。

所以,“藏”又是不说满、有悬念。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 入海流”,何等舒缓从容!且紧扣楼“前瞻中条,下瞰大河”特点。 形容楼高,似信口说出,令人不觉。其实,鹳雀楼在今山西永济,非 沿海之地,黄河须再流经河南、山东二省始入渤海,“入海流”,乃 想当然之辞,写在诗中自好。后两句写出此楼“三层”的特点,故言 可更上一层。但在诗意上更重要的是前两句已写尽望远所见,却偏退 一步说不过是二楼所见境界,不算阔大,尚有能穷千里目之三楼在, 欲知究竟,试更上一层去看。这就留下充分想象余地给读者,也就是 所谓“藏”。


长。指的是韵味悠长,情意绵长,即所谓一唱三叹有余音者也。


这一点对占绝句中最大量的抒情诗来说,尤为重要;若作歌词来唱, 也是大关键。怎样的诗才算“长”呢?如刘禹锡《杨柳枝》云:“春 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我想,这就是“长”了。被诗家誉为“神品”或“七绝压卷”的王 昌龄《出塞》诗,这一特点也极明显:“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 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把持续千年的边境 多事、战氛难靖的历史现象,唐帝国政治、军事上的腐败,将帅们骄 惰无能,不恤士卒,致使长期边患不断,因而人们意识到加强边防、 抗御西北少数民族贵族集团侵扰的必要,且都有同仇敌忾情绪,以及 百姓渴望亲人团聚,过太平幸福日子的强烈愿望等等,都结合在一起, 通过妇女叹征夫不归的角度来表现,不但诗的容量极大,也特写得温 柔不迫,情切韵长,而极宜于伶工被乐歌唱。


为强化咏叹的调子,绝句在关键的三、四句上,运用假设、诘问、 否定(不、无)、排除(唯有、唯见)等句式特多。如“但使龙城飞 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为假设和否定;“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 战几人回”是否定和诘问;“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则 是排除,如此等等。又五绝较七绝句短气促,似难酣畅抒情,然高手 为之,亦不乏韵味悠长之作,诸选本中名篇俱在,毋烦赘举。


绝句的特点和历来诗人创作积累的经验及所用的技巧尽多,非“ 六字诀”所能全部包括,本文所述不过是其中较有明显共性的方面。 当年夏师阐述极灵活、深辟,这里的表述,恐难传达出其说之精髓。 我获得的印象,最深的一点便是真正的好诗是真诚而单纯的。


本文摘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更多诗词资料,尽在:诗词轩

荐读

 读十大名花的花语与花诗,领略一花一世界的魅力

读写必备|100本诗词电子书下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