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华语歌坛巨星,华语电影的荣光。他1956年生于香港,1977年正式出道,1984年凭借《Monica》获得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劲歌金曲,从此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1999年,获颁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 八十年代中期,张国荣将事业重心转向影视界。《阿飞正传》为他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项。他主演的《霸王别姬》(1993)赢得了中国电影史上首个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2010年,张国荣被美国CNN评为“史上最伟大的25位亚洲演员”之一 。 华语演艺界,从未有第二人能同时在歌唱和电影事业上取得如此成就。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纵身一跃,结束了一个时代。此后每年的愚人节,在恶搞整人之外,人们对这一天多了一种解读:张国荣逝世纪念日。在解构成风的时代里,居然有人以身后余威,硬生生开辟一个三观齐整的纪念日,而且粉丝不减反增,整个华语乐坛,除了黄家驹之外,似乎再无比肩的人物了。 年岁渐增,我这个最老的八零后如今已年近四十,此时回头细品他那些经典作品,与小时的印象已经截然不同。缅怀歌者最好的方式就是聆听,今天,一起重听张国荣。 第一首 《沉默是金》 《沉默是金》首发于1988年,获得了当年十大中文金曲奖和十大劲歌金曲奖。此歌填词人是号称第一代歌神的许冠杰,踏入九十年代,香港音乐圈争名夺利的风气令作为粤语歌开山祖师的许冠杰身心俱疲,他填的词中退意早萌—— 冥冥中都早注定你富或贫 是错永不对真永是真 任你怎说安守我本分 始终相信沉默是金 1992年许冠杰急流勇退,宣告退休。已于三年前宣布退出歌坛的张国荣在许的引退宴会上“开了金口”,与他合唱此歌,成为香港乐坛的巅峰对唱之一。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张国荣嗓音正值巅峰期,低沉、厚重、温暖,穿透力和爆发力极强。论唱功,除几乎无换气声和吐字发音极清楚这些常规外,他对歌曲主题的把握和诠释,对情感的拿捏,舞台上那种浑身是戏的精彩演绎,为《沉默是金》打造了纯金底座。值得一提的是,《沉默是金》的作曲即张国荣本尊。能创作出毫不逊色于香港流行音乐一代宗师顾嘉辉的旋律,张的音乐才华无可置疑。 2013年《继续宠爱·十年·音乐会》上,为怀念逝世十年的张国荣,许志安和苏永康也合唱了这首经典之作。这两位算做香港乐坛目前的实力派唱将,而唱功和舞台上的精气神与张许两人都存在明显的差距。香港乐坛,昔日荣光早已不再。 第二首 《有谁共鸣》 假如要问哪首歌才是张国荣最有分量的代表作,答案肯定是《有谁共鸣》。这首收录于专辑《LESLIE》的歌为他夺得十大劲歌金曲奖以及当年香港乐坛最有分量的金曲金奖,奠定了他天皇巨星的地位。歌的作者也大有来头,作曲是日本著名音乐人谷村新司(《星》的演唱者和创作者),填词是香港乐坛的著名词人小美。如此强强联手,成就了一首华语乐坛的优秀作品。 1986年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充满了火药味,主持人宣布张国荣的《有谁共鸣》夺得金曲金奖,他人还没上台,底下嘘声四起,甚至有人对他破口大骂。这些都是谭咏麟的歌迷,当天谭没到场领奖,他们看不到偶像,心情不爽;又认为张国荣领走了最有分量的金曲金奖,颁奖有“黑幕”,因此发难。
面对如此令人难堪的场面,张国荣淡然处之,甚至还面带微笑。后来的一次演出上,他在《有谁共鸣》的演唱间隙说,“有的人是很容易就可以成功,有的人就需要很长时间。起码我是用了心去做,今天才会站在这里!” 掷地有声,令人动容。 第三首 《风继续吹》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香港乐坛爆发“谭张争霸”。谭咏麟和张国荣在各大音乐奖项上的角逐异常激烈,而两人的歌迷经常发生口水大战,甚至肢体冲突,其狂热程度,为华语流行音乐史上罕见。 歌迷的不理性行为,媒体和经纪公司的推波助澜,令两位主角不堪其负。1987年,谭咏麟宣布不再领取竞争性奖项,失去竞争对手的张国荣在独领风骚两年后,也宣布退出歌坛。 在宣布退出的演唱会上,张国荣唱起《风继续吹》,道尽了离别与不舍。
这首歌的日语原唱是山口百惠,作为张国荣偶像的她21岁事业如日中天时,为了爱情息影罢唱,嫁给了三浦友和。1980年在最后的告别演唱会上,山口百惠演唱了《风继续吹》的日语原版《再见的另一方》,挥别歌迷。张国荣在近十年之后选择这首歌作为退出歌坛的离别曲,其中情感,只可意会,不必言传了。 其实谭张私人关系不错,算是朋友。歌迷“争霸”最烈时,两人还通电话讨论怎么办。十多年后的1999年,谭咏麟和张国荣出人意料地合拍了一支MV《幻影+雾之恋》,以合唱彼此成名曲的方式,为“争霸”闹剧划上温馨的句号。 前段时间谭咏麟上大陆的综艺节目,演唱了张国荣的《风继续吹》。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曾志伟在台下又是吃惊,又是感动,场上九零后的小朋友和装模做样的八零后明星们是体会不了这些的。
如今张国荣已经离开这个世界14年了,比他更早退出乐坛的山口百惠也早已不问娱乐圈的事情,三十年来相夫教子,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这首《风继续吹》背后的故事,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一个时代已经逝去。 第四首 《为你钟情》 《为你钟情》填词是香港词坛鬼才黄霑,谱曲王正宇,收录于张国荣的同名专辑(1985)中。此歌为张国荣夺得第6届中文歌曲擂台颁奖典礼大奖。2013年纪念张国荣逝世十周年的《继续宠爱·十年·音乐会》上,张学友唱起此歌,怀念故人。 张学友和张国荣曾共同参演王家卫经典影片《阿飞正传》。两人在拍摄过程中相互倾慕对方的才华,张学友赞赏张国荣的风度和演技,张国荣则欣赏学友的醉人歌声,两人以兄弟相称,这段友情在圈内传为佳话。 张国荣和张学友都堪称香港歌坛的王者。论资排辈,张国荣资格老,张学友晚出。论唱功,各有特色,实力超群,难分伯仲。论人品,两人在圈内都有口皆碑。论演技,张国荣要高出一筹,当然学友哥也不赖。 在张国荣逝世十周年的纪念演唱会上,真正能驾驭张国荣的经典歌曲并唱出自己特色的,放眼全场,也只有张学友一人而已。这一方面说明张国荣确实独一无二,无可替代。但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香港歌坛青黄不接,衰落已成事实。 最拉阔的演唱会 香港商业电台曾有一个著名的活动“拉阔(live)演唱会”,现场无伴舞,无乐队伴奏,强调音乐和歌唱本身的魅力,鼓励歌手展示歌唱实力,实际上也是对歌手的极大考验。 新世纪的第一场“拉阔演唱会”,香港商业电台邀请到了张国荣打头炮。他不负众望,以强悍唱功,自如的舞台表现,超强的现场掌控能力,为到场的歌迷献上了精彩的演绎。 张国荣的舞台风格一向力求变化和精美,但这次他坚持“清汤挂面”,全场只换了三套衣服。尽管如此,无论是白色羽衣,还是打结的衬衫,抑或极简的西服,在一举一动尽显风采的张氏舞台上,观众都能得到美的享受。更何况张国荣演唱的多首经典曲目,音质和效果完全不逊色于录音棚的产品,令人听出耳油,大呼过瘾。 素面朝天,光明磊落,以歌声惊艳听众,以魅力掌控全场,正是“拉阔音乐会”含义的完美体现。有人说张国荣属于现场型的歌手,善于体察入微,与观众互动,呈现精彩演绎,从这场演唱会来看,当非虚言。
最后说点别的。据说张国荣人品相当不错,一贯友善对人,身边的人有什么需要,他总乐意效劳,尽力传播善意与美好。 八十年代后半期“谭张争霸”,其实他跟谭咏麟虽算不上至交,关系也还不错,两人为平息歌迷的疯狂行为,先后宣布不领比赛奖项和退出歌坛,比今天那些唯恐粉丝不乱的偶像们,称得上宅心仁厚了。像刘嘉玲这样的好友,现在提起他还会忍不住流泪,只因当年确实得到了太多出于真诚的帮助。 对于歌坛后进,他也是香港乐坛少数几个愿意搭把手帮扶的前辈之一。甚至在《霸王别姬》拍戏期间,他还为遭受家暴的剧组人员鸣不平。他的遗书里,提及自己一生友善对人,不明白为何会走到这一步。 人偶尔善良容易,一直善良很难,善良的张国荣值得被更多人纪念。 最后,想以一首歌来作为本文的结束。 歌名叫《浮夸》。最好的版本来自林志炫和陈奕迅。 这首歌的作曲者江志仁(C.Y.Kong) 是张国荣的朋友,惊闻他去世的噩耗,写下此曲以为纪念。后来陈奕迅曾动念要自己填词,终究写不出满意的,而由黄伟文完成了这个工作。富有“艺术摇滚”气息的编曲,思想深刻充满讽喻的歌词,加上陈奕迅张弛有度的高水准演绎,作为致敬张国荣的歌曲,再合适也没有了。 你喜欢我 不喜欢我 是你的自由 我只是希望在某些时候 抓到你耳朵 为音乐梦想唱出第一个音符 从此就没放弃过 主观的 客观的 旁观的拦阻太多 好坏要自己承受 所以我要歌颂 让情绪释放在歌声之中 选择虽然多 好歌有几首 能够去感动人给些什么 难道非要浮夸吗 无谓是非与真假 拼排场 包装 比身价 谁是大赢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