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给宝宝补铁、预防贫血,那一定不能缺少它,让补铁效果加倍的小窍门!

 ailin2003 2018-01-29




自从宝宝6个月开始,真的必须要强调补铁这件事情了,小思妈妈之前给大家辟谣过,像是红枣、菠菜和蛋黄虽然它们含铁量高,但是吸收率比较低,所以这些食材并不是补铁的好来源。


再给大家巩固一下知识点,补铁的好食材有:动物肝脏,动物血,红肉等等,因为它们中含有的血红素铁吸收率是非常高的。



说起吸收率,小思妈妈就不得不嘱咐一下大家。在吃一些富含铁的食材,尽量不要马上喝奶,最好是隔一段时间,1、2个小时之后再喝奶。因为大量的钙会影响铁的吸收,相反富含维生素C的食材是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所以,光知道谁的补铁效果好可远远不够,你还得了解哪些食材可以促进补铁,哪些食材会影响补铁的效果。


这次我就用上番茄来跟鸡肝一起做辅食。番茄中的维生素C,有利于促进铁的吸收,虽然加热的番茄维生素C会有所减少,不过加热后,番茄红素和其他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会增加,能够提高免疫力。总体来说,营养还是颇丰的。



小思妈妈的小叮咛


姐妹们别看我做了意面就觉得家里没有做不了哈!这次的做法也很适合做成宝宝的软面条,如果是月龄比较小的宝宝,还可以直接做成番茄鸡肝泥哟,配合着米粉一起食用~


番茄鸡肝面



食材:番茄1个,鸡肝20g,意面20g

烹制方法:炒,煮

是否搭配主食:可以作为宝宝的一餐饭

参考月龄:11个月

难易程度:无难度

提示:适合对文中食材不过敏的宝宝。


* 视频菜谱 *




* 图文菜谱 *



1.  准备食材:番茄1个,鸡肝20g,意面20g。


PS:没错,鸡肝也可以换成猪肝或者其他动物肝脏,做法是一样的。



2.  我提前把意面用清水浸泡10-15分钟。


PS:意面的口感比较Q弹,给宝宝吃之前最好泡一小会,让意面变软。



3.  把鸡肝反复用流水冲洗干净,然后切成片状,在切的时候注意把血管和筋膜给它去掉。



4. 清洗鸡肝光是用流水冲洗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把鸡肝用清水浸泡15分钟左右,尽量将鸡肝中的血水浸泡出来。在这期间,最好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一次干净的水继续浸泡。并在我还放了两片姜来给鸡肝去下腥味。



5.  煮锅中加入清水,放入沥干水分的鸡肝,再加入2片生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把鸡肝煮熟。


PS:一定要冷水入锅,这样能慢慢将鸡肝中的血水逼出来。如果用开水,鸡肝入水就熟了,血水也会被锁住,吃起来就会比较腥,宝宝很难接受。


鸡肝千万不要煮太久,基本上也就水开后两分钟左右就差不多。如果煮太久鸡肝会变得非常老,想要判断鸡肝熟没熟,取一小块儿鸡肝出来,切开后看看是否已经完全变色就可以啦。



6.  鸡肝如果只是切碎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把它用筛网来过筛。用个小勺慢慢把鸡肝碎压过筛网,这样筛网底面就会有很多细腻的鸡肝泥,慢慢把它们刮下来就可以啦。


PS:因为鸡肝的口感就不是很受欢迎,所以我把它弄成了泥状,跟其他食物混合到一起,可以中和一下肝泥的味道。



7.  碾好的鸡肝泥是这样的,特别细腻的状态,一般会附在筛网的下面。



8.  番茄洗净后,在表面划十字形刀口。然后倒入刚烧好的开水,没过番茄。



9.  用开水烫过的番茄,就能很轻松地把皮剥掉了。



10.  番茄表皮撕掉之后,切得碎碎的备用。


PS:切番茄的时候,可以一边切一边将切好的碎末盛入碗中,避免番茄汁流失过多。



11.  在锅中刷底油,将番茄碎放入锅中翻炒。虽然我准备了很多番茄,但是我怕小思同学嫌弃它过于酸,所以我只放了一小部分的番茄。


.

12.  看番茄会慢慢地煮成沙沙的样子,把番茄汁煮出来。



13.  这个时候加入鸡肝泥,翻炒均匀。鸡肝泥也需要翻炒一下,也是为了让鸡肝的味道更容易被接受哈。


PS:鸡肝一定不要贪心加得太多,怕宝宝习惯不了鸡肝的腥味而把它吐了出来。



14.  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PS:因为之后要煮面,所以加入的水不要太多也不能太少,我大约加了400g左右的清水。



15.  稍微熬煮一会。



16.  将意面放入锅中煮12分钟左右至完全煮熟,因为我用的是蜗牛面,不太好,所以我煮的时间比较长。要是你用的是短细意面,大概煮个8分钟就差不多了。



17.  最后开大火,把汤汁收干即可。一开始煮的时候,鸡肝的味道还很浓重,越到后来番茄味就一点点的盖过鸡肝味了,所以番茄不能少哦。



18.  完成!做好的意面香香的,番茄的味道十足,样子有点像芝麻酱拌面哈~嘻嘻,不过只要宝宝愿意吃,我就满足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