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股研发费用探秘 ——利檀投资投研组今天我们来扒一扒研发费用对于企业的利润的影响。我国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处理分为两种:1,研究阶段发生的费用及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研发支出和开发阶段研发的支出全部费用化; 2,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证明符合无形资产条件的支出,资本化并分期摊销。
相比费用化研发支出,资本化研发支出的企业看起来利润更高,资产也更雄厚。所以巴菲特提倡的股东盈余(净利润 折旧摊销-资本开支)中扣除了企业必要的维持竞争力的资本开支。 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汽车行业的四个企业,长城、斯巴鲁、广汽、吉利,来探究一下他们每年的研发费用。$长城汽车(SH601633)$ $吉利汽车(00175)$ $广汽集团(02238)$ 1. 长城汽车 2016年报里有如下一段话: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长城研发是卖力的,至于研发效果怎么样,我们这里不做讨论。我们只想通过对长城近5年的研发支出的统计来达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我们看一下2016年报,发现研发费用情况如下: 2016年,31.80亿元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资本化研发支出为零,而且长城的无形资产主要是土地使用权。为了确认研发支出的全部费用化,我们再来考证下长城的三费情况。从下表可得,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并计算在管理费用里。 下面我们再看看2012-2015年的研发支出情况。 2015年报: 2014年报: 2013年报: 2012年报: 2012-2016年研发费用汇总如下: 以上数据可得,2012-2016年,长城无一例外地将所有研发支出费用化,这样的处理方法是相对保守的,尽管年报里财务政策说明是可以资本化研发支出的。费用化的手法也和老板魏建军的处事风格很契合,由此看来长城的利润还是比较实在的。 2. 斯巴鲁 斯巴鲁公司的财年是从上一年的4月到当年的3月,所以2017财年对应国内企业的2016年报。在2017财年报里,有如下的近5年的研发支出小计: 然后我们继续深入研究下公司的三费情况:   2012-2016年,三费里的研发支出和整体研发支出几乎相等,所以斯巴鲁公司的研发支出也是全部费用化,和长城一样。近5年斯巴鲁的研发支出统计如下: 虽然2016年斯巴鲁的销量和长城差不多,但营收是长城的两倍,那么研发支出是长城的两倍也是合理的。 3. 广汽 在每年的年报里,广汽集团明确列出了当年的费用化研发支出和资本化研发支出。 2016年报: 2015年报:
2014年报: 2013年报: 2012年报: 统计得出如下的每年研发开支: 广汽每年大约将研发支出的10%-20%费用化,其余资本化,整体的研发费用少于斯巴鲁和长城。 4. 吉利汽车: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2017年汽车明星股—吉利汽车。吉利研发支出中资本化部分比较大,我们在2012-2016年报中,分别找出了费用化和资本化的研发开支。 2016年报:  2015年报:  2014年报:  2013年报:  2012年报:  统计近5年吉利研发支出如下: 吉利每年的费用化研发支出保持在2-3亿元,而资本化支出每年在逐步增长。总体研发费用低于长城,似乎和吉利的成长速度不太匹配。另外,在公司年报里还披露了母公司吉利控股和沃尔沃的合作,吉利控股在瑞典哥德堡设立一个研发中心,以满足沃尔沃和吉利汽车的需求。至于母公司吉利控股的研发支出是多少,这其中又有多少研发是支持吉利汽车发展的,我们不得而知。现在仅就吉利汽车年报中披露的研发支出,我们假设如果全部费用化,当期的利润能被影响多少,并和长城汽车的利润做比较。   如果研发开支全部费用化,吉利汽车的税前利润普遍下滑30%,2014-2015年更是下滑了50%。有理由相信,如果吉利和长城、斯巴鲁一样,研发中心都在上市公司体内,那么吉利的费用化研发支出一定比现在高不少。 5. 小结 我们将2016年上述四家汽车企业的主营收入、当年汽车销量和研发支出统计在如下表中,其中广汽的数据是合并报表数据,不包括联营和合营数据。 $$长城和斯巴鲁销量差不多,但斯巴鲁的产品价格区间高于长城,所以营收和研发支出也是长城的两倍左右。2016年,吉利的营收和销量落后于长城,但2017年已然超越长城,可从2017半年报中未看出研发支出的大幅提升。 我们并不否定资本化研发支出,适当的资本化研发支出是合适的,毕竟有的研发成果是可以在未来几年服务企业,为企业带来利润。但这里,我们只想冷静的思考下,当我们在乐观预估企业利润的时候,是不是也该探究一下这个利润的成色究竟有多少?当企业环境变的不好的时候,是保守的做法还是激进的做法更可以帮助企业抗击冲击。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人喜欢成长,而有些人喜欢确定的低估,选择权最终都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