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首先表明一个态度:当然需要学习、并熟练掌握写作技巧。 老话儿说:删繁就简三秋树,文似看山不喜平,波澜起伏、跌宕生姿的文章会给人以享受。而没有一点儿技巧、流水式记录的文章,那会寡淡无味,也就失去了文章本身的写作意义。 一般来说,专业作家也好还是业余作者也罢,只要是写作文章,都要经过事前的构思、沉淀,考虑用何种笔触写出理想的表达状态,必要的写作技巧也会在思虑之列,目的就是要达到一种沟壑纵横、恣肆宏阔的文本诉求,进而使文章内生锦绣、外露华浓,展现在人们眼前一种隽永、瑰丽。 但写作的技巧又不是必须的。我们看一部作品,写作技巧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作者是否在文本里融入了真情实感,文章的至高境界是看不到一丝技巧,反而是通篇流淌的真情厚意,不露痕迹、不着刀斧,吐纳自如、浑然天成。 作家们的写作,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天长地久日积月累的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厚积而薄发的,存乎一心,发诸笔端。 时势磨砺人,也会造就人,一个作者首先不必去苛求写作技巧,其写作的引子也并不是什么所谓的高超写作技巧,而是感到有言要发有话要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才有了创作的冲动和萌发,胸中容纳了亟待喷薄的欲望和澎湃的热血,这个时候的创作,才能体现出一种锐不可当的凌势,一种舍我气谁的气概,一种海纳百川的襟怀。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导师,同理,苦难也是一个作者最严酷却又最眷顾的恩师,那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所谓文章,甭管用了多少写作技巧,都不值一读。 古语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