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均衡康养之中正平和

 斋化黄药师 2018-01-29
​均衡康养之中正平和

偶尔一些场合朋友问起我对于国学的理解。
对曰:经史子集也。
这是清代纪晓岚修四库全书的定义。
文化的本意是文以载道,教化众人。
故定义很重要。
清代经史子集的定义了国学,是前些年国学大热的基础。
但是文化都是属于高维度的玩意,具有唯一性,基本上都是横空出世的多。
故到了清代,传统文化基本上都是被阉割后的最后集大成者。
证据比如阉割了祝由。
被阉割后的国学,只能和商业狼狈为奸。
国学大热的背后是文化缺失的悲哀。
华夏文明的根是农耕文化。
华夏性属土,居中。
而人是裸虫之长,也属土。
故农耕文化作为人类的根本就是自然而言之事。
近代工业文明提倡的快餐文化,基本上属于反人类的玩法。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地球已经不堪重负就是明证。
华夏文明是一种生态思维。
生态思维下的农耕文化造就了华夏文明,延续了五千年,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玩法。
故农耕文化是人与自然的生态文化,是最具有高贵品格的文化。
华夏民族必须具有这样的文化自信。
农耕文明的特点的中正平和之气。
中正是胆,平和是肝。
肝胆相照就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具象。
这就是华夏文明屹立在东方的根本。
地域上华夏文明在于中土。
土要运化必须有木气来驱动,达到木土的平衡。
这种思维源自古天文学,源自阴阳五行天干地支。
这就是华夏文明的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也是人类崇尚升阳文化的本源记忆。
也是华夏民族提倡仁的原因,仁在东方,属木对应人体的肝胆系统。
医是仁术,医者意也。
故东方的传统医学生生不息也是因为木土的均衡。
均衡是东方传统三观的应世应时的提法。
均衡是中正平和之气的具象。
均衡康养是中正平和之气的具象应用。
均衡康养,华夏民族生态思维下的新玩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