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归芍地甲汤 当归15g,赤芍、山甲、连翘、皂刺各12g,熟地20g,丝瓜络、生 黄芪各30g。水煎,每日1剂,分2~3次服。其间停用抗生素及 外用药,忌食辛辣鱼腥。大便燥结加大黄9~15g;小便赤涩加木 通15g;心烦急躁加焦栀子10g;舌红加丹皮10g;苔黄口苦去黄 芪,加黄连10g;苔白腻加生薏苡仁30g。 本方有养血通络、清热托毒、消疮排脓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 疗多发性疖病9例,结果均获痊愈。用药最少者4剂,最多13剂, 平均服药8剂。 19.解暑败毒饮 香薷、蒲公英、青蒿、茯苓各6g,甘草、归尾各3g,黄芩、黄连各 1.5g,大黄2.4g,天花粉4.5g。上为10岁小儿剂量,大人增半,5 岁小儿减半。水煎,内服。服后可用膏药。 本方出自《洞天奥旨》,有清暑解毒之功。适用于时毒暑疖,痱 子。 20.复元通气散 延胡索(擦去皮)、陈皮(去白)、白牵牛(炒取末)、炙甘草各 30g,南木香45g,炒茴香、穿山甲(锉,蛤粉炒,去粉)各60g。上药 为末,每服3g,热酒调服。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不饮 酒人煎南木香汤调下。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行气活血、解毒止痛之功。 适用于痈、疽、疖方作焮赤,初发疼痛及已溃、未溃,小肠气(疝气), 肾痈(化脓性睾丸炎),便毒(梅毒性腹股沟淋巴结炎),腰痛气刺, 腿膝生疮,妇人乳吹(乳腺炎)。 21.系列秘验方 (1)银佩六一汤:金银花、连翘、鲜藿香、赤芍各9g,鲜佩兰 18g,六一散(包)15g,车前草15g。水煎服。同时嘱多饮水或喝绿 豆水,或用六一散少许煎汤代茶饮。另可用新鲜马齿苋、蒲公英、 败酱草,或龙葵任选一种60g加水1000g,煎后每日外洗2次。有 清热解毒,祛暑利湿之功。适用于暑疖(痱毒)。 (2)公丁菊花汤:双花、蒲公英、马齿苋各20g,紫花地丁、连 翘、野菊花各12g。水煎服。适用于尚未化脓的疖子。 (3)银花公丁汤:金银花12g,蒲公英9g,野菊花、紫花地丁各 7g,紫背天葵子4g,甘草6g。如生背上可加重楼6g;大便秘结加 生军、元明粉各6g。水煎服,如系炭疽加无灰酒1杯冲服盖被取 汗为度。适用于霉菌性多发性疖肿。 (4)双花归芍汤:双花15g,浙贝、防风各12g,花粉、当归、赤 芍、乳香、没药、陈皮、炮甲珠各10g,甘草6g。水煎服,连服10~ 20日。适用于反复发作之疖。 (5)七味治疔汤:夏枯草、菊花、紫花地丁、银花、蒲公英各9~ 15g,蚤休6g,生甘草3g。水煎内服。有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颜 面疔疮、手部疔疮、多发性疖肿。 (6)芩连解毒汤:黄连、山栀各6g,黄芩、丹皮、赤芍、连翘各 9g,银花15g,甘草3g。水煎内服。有清热解毒,凉血和血之功。 适用于疖病(皮肤浅表急性化脓性疾病)。 (7)益气解毒汤:北沙参、夏枯草各20g,天花粉15g,牡丹皮、 桔梗各10g,银花藤24g,甘草3g。水煎内服。有益气养阴,和营 解毒之功。适用于鼻疮(鼻疖)溃后,一般疮疡溃后。 (8)加减黄芩汤:黄芩、桑白皮、赤芍、夏枯草各15g,栀子、连 翘、荆芥、陈皮各10g,薄荷9g,白芷12g,甘草3g。水煎内服。有 清泄肺热,消肿散结之功。适用于鼻疮(鼻疖)初起,肺热诸证。 (9)扶正消毒饮:黄芪、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各 15g,当归、野菊花各9g。水煎内服。有清热解毒、养血益气之功。 适用于慢性疖肿,慢性毛囊炎,囊肿性痤疮,穿凿性脓肿性毛囊周 围炎,脓疱性酒皶痤疮。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76.中国皮肤病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