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汲黯对汉武帝说:'御史大夫公孙弘身为朝廷的高官,俸禄很多,但他却在家里盖粗布被子,吃简单的伙食,他把自己的俸禄都用来供给士人,家中没有余财,士人都因为这个缘故认为他贤明,这是一种欺诈行为。' 武帝问公孙弘,公孙弘说道:“确实是这样,高级官员中与我友好的人没有超过汲黯的了,但他今天在朝廷上告发我,确实说中了我的毛病。我有三公的高贵地位却盖粗布被子,确实是巧行欺诈,妄图钓取美名。我听说晏婴为齐景公的相,吃饭时不吃两样以上的肉菜,他的妾不穿丝织衣服,齐国治理得很好,这是晏婴向下面的百姓看齐。如今我当了御史大夫,却盖粗布被子,这是九卿和小官吏没有了贵贱的差别,真像汲黯所说的那样。但如果汲黯的忠诚,陛下就不会听到这些话!” 好家伙,汲黯告发他,他反而盛赞汲黯。武帝认为公孙弘谦让有礼,越发厚待他,后来还让公孙弘当了丞相,封为平津侯。 公孙弘为人猜疑忌恨,外表宽宏大量,内心却城府很深。直臣汲黯是受武帝信赖的人,他想告发公孙弘,结果反而让公孙弘升官了,看起来是武帝被骗了。 大将军卫青打战归来,武帝赏赐他千金。这时,后宫王夫人正受到汉武帝的宠幸,卫青的家臣宁乘对他说道:“将军你军功还不太多,却有食邑万户的赏赐,三个儿子都能受封为侯,这主要还是因为你的姐妹是皇后的缘故。如今正是王夫人受宠时候,而她的同姓亲戚还没有富贵,和你的待遇比起来,王夫人的家人有些吃亏,卫将军不如捧着皇上赏赐的千金,去给王夫人的双亲祝寿,这样可以平复后宫的情绪”。卫青觉得很有道理,就送了五百金给王夫人的双亲祝寿。 武帝听到这消息很高兴,但他转念一想,卫青不具备这种头脑,一定有高人在背后教他这么做。就问大将军卫青,卫青只好把实情和经过报告给武帝,武帝发现了人才,立即任命宁乘做东海都尉。 武帝的识人之明和对人才的重视可见一斑。卫青做的事情,他一眼就看出背后有人指点,这种事例在武帝生平中多见,武帝这种智慧的人怎么会被公孙弘骗了呢?其实,是另有原因。 公孙弘害死主父偃,驱除董仲舒,确实够狠毒。但他有才能的一面同样显著,任职期间,广招贤士,关注民生,重视儒学发展,对当时社会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这一点才是武帝看重他的核心。至于公孙弘假装清廉,刻薄自己,把自己捧到榜样的高度,他的这些行为,武帝在心里暗笑,为沽名钓誉的清廉也是清廉,只要不是表面假清廉,内里徇私敛财,榜样的价值是一样,所以汉武帝索性装糊涂。公孙弘尤其明白武帝的心思,做事多是揣摩皇帝态度的结果。公孙弘这种人遇到昏君,自然是奸吝小人,可是在明君圣主的汉武帝麾下,他就是治世能臣。而这一切不过都是武帝的手段和操控。 资料来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 资料来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 |
|
来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