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如何学会共情? ——关于女孩儿共情能力发展的研究

 咨询师曹丽君 2018-01-29

共情能力是指个体从他人角度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感受的能力。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共情能力,因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那么我们是如何发展出这个能力的,每个人的共情能力又有何差异呢?美国Leiden大学的研究者们通过对16个月的女童进行追踪研究发现了一些儿童早期共情能力发展的证据。

我们如何了解孩子是否具有共情能力?前人研究者通常是通过观察当孩子目睹了别人的痛苦或悲伤时如何做出反应来判断孩子共情能力的发展。发展出共情能力的孩子看到别人处于痛苦之中,可能自己也会受到影响变得痛苦或悲伤,也可能会采取行动来减轻他人的痛苦。研究表明,具有共情能力的孩子有更少的攻击性,更加倾向于帮助别人,展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并且道德发展更早。但是,我们尚不清楚儿童是从哪一阶段开始发展共情能力的,此外,不同的孩子具有共情发展水平的差异,其中的影响因素也尚不清楚。因此,如何了解孩子共情能力的发展,以及如何发现孩子共情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心理学研究者们致力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16-22个月的女童对于母亲及陌生人痛苦的共情关注的发展情况,试图验证在儿童生命的第二年期间是否已经发展共情能力;并且考察父母对待孩子需求的敏感性是否会影响孩子对他人负性情绪的共情关注等问题。本研究以女孩儿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女孩与男孩的心理发育阶段有细微的不同,研究表明女孩的共情能力发展更早。

研究者以125名荷兰中产阶级家庭的出生16个月的女童和母亲作为研究对象,在孩子家中及实验室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进行了2次,分别是孩子16个月大时和22个月大时。首先研究者会进入孩子的家中,用录像记录下母女的互动。在此期间,实验员假装弄伤手指(持续30秒的痛苦反应),观察并录像孩子的反应。5分钟之后,孩子的母亲假装弄伤膝盖(持续30秒的痛苦反应)。此外,孩子的母亲还会表现得像噎住一样咳嗽。在母亲假装行为期间,要求母亲不与孩子有目光的交流。大约在家访后的1周后,母亲和孩子被邀请至实验室进行相应条目的测量,分别是依恋安全性、养育敏感性和儿童的性格胆怯程度。在实验室的测查过程中,实验员会假装弄伤膝盖(持续30秒),母亲会假装弄伤手指(持续30秒),录像记录下孩子的反应。在孩子长到22个月大时,还会再进行一遍整个实验流程。

共情能力的评估是根据孩子面对母亲和实验员的痛苦作出的相应反应来进行的。由2名评估者对孩子的反应进行评估。

研究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从总体来看,女童的年龄从16个月到22个月,对母亲痛苦的共情式关注增加,对陌生人痛苦的共情式关注则有下降。对于16-22个月的女童来说,胆小的性格和不安全的依恋能够预测对她们对于陌生人痛苦的更少的共情式关注。此外研究发现,儿童的早期生活事件和父母养育敏感性对孩子的共情能力的作用并不强。

通过这一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知,不安全依恋和胆小的孩子对陌生人会表现出更少的共情式关注;这些孩子可能很容易焦虑,在他人表现出负性情绪时容易觉得被打扰。前人研究表明,儿童对陌生人痛苦的共情需要一定的调节负性情绪的能力,而胆小和不安全依恋的女孩在负性情绪的调节上并不太好。这就是说,在孩子们能给处理他人的负性情绪之前,他们可能需要先面对自己的不安全感和害怕的感觉。

因此,在家庭养育过程中,父母应该尽量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建立更加安全的依恋关系,只有让孩子们有充分安全的感觉,她们才能够更有力量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负性情绪,从而更好地对他人产生共情,与人交流。也许这才是让孩子“茁壮成长”的前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