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张居正(30)京察再点火药桶

 墨香笙樵 2018-01-30

不管张居正参不参与,内阁中的斗争很快大爆发。事件的起源,来自隆庆元年(1567年)的京察。

所谓京察,是明朝对官员的一种考核,每六年举行一次,检查对象是京城所有五品及五品以下的官员。总领负责这考察的,则是吏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使两位大官。

那些整天给人提意见的言官——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也要接受考察。只不过,他们掌握着弹劾其他官员的喉舌,一般来说,负责京察的人并不敢得罪他们。所以往年京察,言官大多平安无事。

然而今年情况不一样了。因为吏部尚书乃是一位文武双全,威名赫赫的大人物。他就是被严世蕃称为天下三杰之一的元老杨博。杨博是嘉靖八年的进士,资历比徐阶还老,还曾带兵和蒙古人打过仗,这样威猛的人,当然不会在乎几个言官的哼唧了!

而言官们呢?平素仗着拥有话语权,不可一世,里面有劣迹的也不少,这一回,统统被杨博降级的降级,撤职的撤职。

小贴士:杨博

杨博(?-1574年),字惟约,山西蒲州(今蒲县)人,明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师。他才华出众,被严世蕃称为当世三大奇才之一(另二人是陆炳和严世蕃自己)。他以科举文官出身,却多次指挥边疆的战斗,击退蒙古大军的来犯,又制造战车,修筑堡垒,大大增强了边防。他文武双全,功勋卓著,却尽量远离朝廷中的斗争,对夏言、严嵩、徐阶、高拱等人的前后混战,都是作壁上观,因此反而得到了善终。

然而杨博也有说不清的地方:这次京察,罢免了不少人,他自个的山西老乡却一个都没有动。这一来,难免引起了部分人的猜疑和不满。

话说张居正(30)京察再点火药桶

杨博

于是,都察院给事中胡应嘉出马,弹劾杨博徇私照顾山西老乡,京察不公!

当初在嘉靖皇帝奄奄一息时,胡应嘉弹劾高拱,差点彻底断送高拱的政治生命。如今胡应嘉再次跳出来,高拱哪里还能忍受?他反过来弹劾道:胡应嘉作为吏科的给事中,本来就是一同参与京察工作的。如果山西籍官员中确实存在不称职,你应该在考察的过程中直接提出来啊!当时不说,等考察结果全公布了,你再跳出来告状,这不是存心捣乱么?

这话一针见血,胡应嘉顿时哑口无言。于是,高拱和他的死党郭朴一唱一和,要将胡应嘉革职查办。

张居正紧张地看看徐阶,又看看高拱。他知道,这次京察,那些受到处理的言官,多半是罪有应得;他也知道,杨博对自己山西老乡,多半也确有徇情。他还知道,胡应嘉在这个关头跳出来弹劾杨博,借机要为言官们受的惩罚报复,本身也是存心不正。他更知道,昔日老友高拱对胡应嘉的反弹劾,虽然在理,又何尝不是为了示威给徐阶看?

本来挺寻常的一次政绩考察,竟然蕴含了如此多重的利害冲突,还真麻烦!

这时,徐阶也在看张居正。这位高徒的眼神稍有些迷惑,但神情还是非常镇定。徐阶微微一笑,对张牙舞爪的高拱和郭朴道:“我同意,那就把胡应嘉撤职吧。”

高拱得意洋洋,以为自己获取了一次胜利。

其实他完全输了。

话说张居正(29)昂首入内阁,隔岸观激战

话说张居正(28)惊变之夜定遗诏

话说张居正(27)内阁再起徐高之战

话说张居正(26)高珙的根据地建设

话说张居正(16-20)卧薪尝胆叹隐忍

话说张居正(11-15)严嵩徐阶两逢源

童真下暗藏的恶魔——《冰雪大作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