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Lifestyle】五分钟读懂18种日本茶,你喝过几种?

 神奇东方树叶 2018-01-30

給读者的话:

日本的茶原产于中国,唐代始通过遣唐使、留学僧等传入日本。饮茶之风因和尚们的提倡而兴起。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日本人爱茶的热情并不亚于中国人,他们的茶道在世界上也广为流传,形成了日本特有的韵味和内涵。


题序/YW者:彭念念/美工:小萌编辑:毛豆豆/综合:sai、Katsu、木の葉


五分钟读懂日本茶

日本茶种类丰富,因产地的气候条件及土壤的不同,每种茶也各具特色。本辑将介绍日本茶的主要产地和茶的种类。你喝过多少种茶呢?



茨城县 奥久慈茶

产自茨城县北部的奥久慈茶,其特点为带有山地栽培特有的香气和美丽色泽。

茨城县荒茶产量 272t

崎玉县 狭山茶

崎玉县是历史悠久的茶产地,据说最早起源于镰仓时代。采用高温干燥的“狭山加热法”这一独特手法制成的茶,香味浓郁,涩中带甘,口感清爽。

崎玉县荒茶产量 560t

静冈县 本山茶、 挂川茶、川根茶等

静冈县的茶产量约占日本茶总产量的一半。除日本最大的茶园牧之原高地周边以外,富士山麓、天龙川以及安倍川流域等均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的著名茶产地。静冈也确立了当地的特有品牌,以质量优良、品种丰富著称。

静冈县荒茶产量 33,100t

歧阜县 白川茶、揖斐茶

白川茶和揖斐茶分别产自歧阜县的东部和西部。飞騨山间早晚温差大,加之朝雾润泽,产自该地的茶带有清爽的香气及甘甜的口感。

歧阜县荒茶产量 625t

三重县 伊势茶

三重县是仅次于静冈县、鹿儿岛的全国第三大茶产地。覆盖茶的产量在全国占比很高,煎茶(普通蒸、深蒸)的产量亦很大。

三重县荒茶产量 6,770t

关于著名茶产地,你了解多少?

你知道在家里或者饭店里喝的都是什么茶吗?女主人或厨师精心准备的茶水,其实很多客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喝的是什么茶。多数人将产自于名产地的好茶当做普通茶喝了。对于因为就职、结婚或者工作调动而不得不远离他乡的人们来说,从孩童时代就熟悉的家乡的味道是怎么也忘不掉的。对于喝过多种茶的日本人来说,舌尖会记住那最熟悉的味道。

新泻县 村上茶

作为商业用的茶产地的北限。为耐积雪的压力而将茶树修成较矮的树形。日照时间短因而茶味甘甜。

新泻县荒茶产量 11t

冈山县 美作番茶

美作番茶是产自于冈山县东北部的美作地区的传统番茶。将采摘下的茶叶经过锅煮干燥等特殊工序制成的茶。带有淡淡的涩味。

冈山县荒茶产量 127t

岛根县 出云茶

在中国・四国地区,岛根县是仅次于高知县的茶产地。该县以县民消费量大而著称。拥有煎茶、茎茶、番茶等众多品种。

岛根县荒茶产量 180t

山口县 山口茶

茶栽培历史悠久。山口县民爱饮茶。生产煎茶、覆盖茶、茎茶、番茶等,种类丰富。

山口县荒茶产量 139t

奈良县 月之濑茶

该茶产自临近三重县、滋贺县、京都府等著名茶产地的大和高原的山间。

奈良县荒茶产量1,810t

滋贺县 朝宫茶

以煎茶为主。朝宫茶产自以陶器著称的信乐町,带有恰到好处的涩味和浓郁的香气。

滋贺县荒茶产量 679t

京都府 宇治茶

据说该茶产地起源于明惠上人从荣西禅师那里获赠的茶树种,曾被划为七片茶园供足利将军等有势力的武将专用,幕府时代为御用商人所属。江户时代起抹茶产量居全国之首。生产抹茶、煎茶、番茶等多种茶品。

京都府荒茶产量 2,920t

佐贺县 嬉野茶

据说该茶产地起源于荣西禅师在背振山撒下的茶树种子,历史悠久。采用来自于中国的茶釜炒茶法。茶叶是鲜有的圆形,口感清爽。

佐贺县荒茶产量 1,350t

福冈县 八女茶

以八女地区为中心的煎茶产地。星野村致力于打造高级玉露。采用能够提升玉露口感的独特制法。

福冈县荒茶产量 2,160t

鹿儿岛县 知览茶

气候条件温暖,该地茶产量仅次于静冈县,位居全国第二。以知览茶著称,其他各地区亦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

鹿儿岛荒茶产量 24,600t

德岛县 阿波番茶

产自于高低差明显的山间斜坡地带。略带酸味,冷藏后饮用口味更佳。使用乳酸菌后发酵法制成。

德岛县荒茶产量 152t

高知县 碁石茶

碁石茶是将夏季采摘的茶叶,经过蒸、管内熟成的后发酵茶,是制作茶粥不可或缺的材料。

高知县荒茶产量 289t

冲绳县 冲绳茶

日本最早的绿茶生产基地。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名护、国头村等地茶产量大。

冲绳县荒茶产量 31t


日本主要的玉露产地之一。

京都、宇治的茶园。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


日本茶在端上桌之前要经历的工序
茶园

采摘 人工或采茶机采摘茶叶、运到茶工场

制茶工序

蒸 使用蒸汽蒸茶叶(或茶釜炒茶叶)

冷却 去除叶片表面水分并冷却

粗揉 茶叶放入粗揉机边揉边用热风干燥

揉捻 用力揉捻使茶叶水分均匀,此工序不需加热

中揉 再次揉捻茶叶并用热风干燥

精揉 加热并用力揉捻,边整形边干燥

干燥 将茶叶充分烘干

最后工序

挑选 茶叶已整形过,进行筛分、切断

干燥 进一步干燥茶叶、使茶出香味

包装 加工好的茶称重后装入茶盒或袋中

一杯茶从茶园到餐桌上要经历的庞大工序


日本茶大多是不发酵茶。鲜叶采摘下来之后通过蒸炒等方法来阻止其氧化发酵。蒸的时间不同,茶的口感、香气及色泽亦随之变化。深蒸煎茶比一般的茶蒸的时间更长,虽然茶香淡、但是无涩味、口感浓郁。之后再通过反复揉捻形成“荒茶”。荒茶也就是一次加工品。所有的茶叶都原封不动,再进行筛分,形成茎茶或粉茶,将大的叶片剔除,加热烘干成为煎茶。全部完成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一杯茶的诞生要经过多道工序。

茶的色泽因品种、产地的不同而变化


发酵决定茶的种类
茶分为发酵茶和不发酵茶。其中发酵茶分为:后发酵茶(包括有碁石茶、阿波番茶、富山黑茶)、强发酵茶(包括有红茶)和半发酵茶(包括有乌龙茶);不发酵茶分为茶釜炒制(包括有茶釜炒茶)、蒸制(包括有煎茶、深蒸茶、玉露、覆盖茶、碾茶、番茶、焙茶、蒸制玉绿茶)。



(左)煎茶 (右)覆盖茶


(左)
焙茶 (右)红茶


充分发挥茶的特性,生产多样品种

日本茶主要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发酵茶、后发酵茶等4大类。不发酵茶是将采摘下的鲜叶立刻加热使之停止发酵。尽早停止其发酵可保持鲜叶原本的绿色,这就是绿茶。半发酵的乌龙茶是将鲜叶采摘后,置于室外或室内干燥,通过搓揉促使其发酵。在茶叶颜色发生变化的时点加热阻止其发酵。属于发酵茶的红茶是将茶叶放置于发酵室,待茶叶变为红铜色的时候停止其发酵。发酵时间的掌控是制茶的关键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