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微课、SPOC、创客教育、VR、AR、MR等新模式、新技术出现、应用推动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课作为碎片化时代下在教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资源之一,在过去的2017年仍旧发挥着它独特的魅力。不忘过去、不畏将来,为了能够开发出更多优秀的微课资源与教学,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优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案例——赏《饮湖上初晴后雨》(微课案例链接:http:///w/m7f9d88f5987,可以复制在手机中打开查看,电脑端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打开,效果会更好)。 按照微课制作方式可以分为实景拍摄式、动画式、屏幕录制式和H5交互式微课等四种。“赏《饮湖上初晴后雨》”微课的制作方式采用的是H5交互式微课。
一、内容说明《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苏轼,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言绝句,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这首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设计思路本微课主要围绕三个环节来进行:一、作者简介;二、诗文赏析;三、一课一练。 三、微课制作1、微课制作工具选择 《饮湖上初晴后雨》微课的制作与应用选择了一个便捷的交互式智能教学平台——知牛网()。编辑器采用类似PPT的制作操作体验设计思想和与多媒体相互融合的理念,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不需要专业设备和技能,几分钟就能完成一个课件的制作,非常便于教育机构、老师现有多媒体课件与新建课程内容资源体系的建设。并且,随时可以对课件内容进行二次编辑,以满足个性化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发布。
2、内容设计 首先,老师用简单的几句话“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有一位大诗人他特别喜欢西湖......”引出作者苏轼,并对作者概要的简介。并融合了多媒体素材,导入名家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语音让学生欣赏朗读的美。 与多媒体完美融合 然后再对诗句逐一解析,并对内容插入了相应的炫酷动画,让内容出现更具层次。在解析的过程中老师利用知牛网提供的思考题、记忆交互组件相关模板插入相关内容(在老师设置的思考时间内,课件播放自动停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从而深度启发学生的思考并与内容进行互动。 思考题与交互组件 最后,老师在微课中应用知牛网提供的交互试题模板插入了两个检测试题,让学生边学边检测。学生在做交互试题中,课件播放会自动停止,并且只有回答正确后才能继续播放,知牛网会自动统计学生的答题情况,包括答题次数、正确率、第几次答对了等都会记录在案。 交互试题 3、语音录制 知牛网在语音录制的过程中提供了强大板书功能和旁白功能,有多种笔势供选择,随心书写,完全模拟了课堂教学场景,让老师的教学艺术得以更充分发挥,更增强了知识的表达力,让微课教学更加完美,并可以保证语音-内容-动画-交互-板书-多媒体的完美融合与精准同步播放。 语音录制与板书 四、微课应用微课制作完成后,老师在知牛网中创建班级,以任务驱动“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将微课发布至班级中给学生进行学习,并对学习行为进行细粒度的跟踪,创建学习大数据,经过系统智能分析,形成多维度可视化数据图表。 细粒度的数据统计分析,为科学管理与个性化教学提供客观依据,可以让老师查看整体或个体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疑难点。通过学情分析,老师可以及时作出反馈,能够快速的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学。 细粒度的学情统计与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