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险代理人的司龄结构很重要!!!

 设保局 2018-01-31



众所周知,很多传统行业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一般都会有1-3月的试用期,试用期内表现合格的才会被公司正式录用。也就是说,一位新人从试用到正式录用,他的表现一定呈增长趋势。


保险公司在招聘新人时却不是这样。


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是一个节奏:“一季度增员二季度打业绩三季度增员四季度打业绩”。新单保费的两大驱动力是增员和留存,传统的业务推动主要靠“立竿见影”的增员。但代理人入司3个月后活动率迅速降低,大部分代理人脱落,而留存下来的代理人在1-3年后活动率与产能大幅提升。


活动率就是开单率,长期不开单则导致脱落(代理人的收入跟业绩挂沟,没有业绩则没有收入)。


目前,我国代理人数量大概700万左右,且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虽然代理人脱落,其个人原因占大多数,但这样的一个脱落率对整个行业造成的影响是很不积极的。代理人数量从200万增加到700万的过程中,3个月即脱落的代理人数量可想而之。干了3个月就离职,难免会对这个行业产生不理智的认知,甚至产生一些负面情绪。


保险公司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加强“留存与培训”。管理与培训的优化可提高队伍留存率、改善司龄结构,从而增加活动率、人均件数、人均产能、人均收入,进而进一步改善留存,形成良性循环。未来代理人数量不再是驱动保费增长的核心因素(再莫要用代理人数量驱动保费增长了)。


改善司龄结构,代理人人均产能提升的空间巨大,这样才能推动保费持续快速增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