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好,我想问一下,反手拨球和正手攻球,正手拉球时候,最好触碰拍子哪个部位效果好?感觉甜区范围太大。
 板子的中央甜区部位是最为稳定的击球部位,容错好,但是甜区偏上靠近板头部分的位置能够充分发挥鞭梢或者说最大力臂的效果,尤其是在拉球时。  平时练正反手攻球时,尽量用甜区,当手感和技术动作以及上台率相对稳定后,再找找板头击球的感觉。 以前回复过的类似的帖子,可以参考:《请教正手攻到正手拉,是否需要将击球点从甜区移到板头?》【乒乓网】 您好,板头击球确实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力臂和鞭梢效果,平时练球时,节奏慢一点,可以找一找板头位置;所谓的板头,其实就是甜区偏上,不必要追求靠近边缘位置,否则容易失误。 1、拉球是否需要用板头击球最合适? 尽量在拉下旋球时,用板头击球,下旋球速度慢,尤其是半出台下旋,有时间和空间找位置。 
2、是否需要从正手攻的甜区击球逐步调整到板头击球? 正手攻时可以用甜区或偏上,可以找板头,对手感和击球的位置感有一定帮助的,但不要求每个球都用板头,尤其在比赛时,上旋快速相持时,没有时间板板用板头击球,还是以稳定性和上台率为标准。 3、如何才能将已经习惯的甜区击球调整到板头击球呢? 这个不难,练球时速度慢一些,可以找这个位置;站位稍稍调整下,也可以找这个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