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灸10大养生要穴,让你百病尽消,延年益寿

 雅博学苑 2018-01-31

从最简单安全的艾灸入手,学习人体的十大保健穴。在疾病未发生的时候,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壮健康!

保健灸即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而达到强身保健为目的的灸法它所用的工具还是艾,但是作用的部位不一样,必须是放在保健穴上、强壮穴上才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若将艾置于十个手指的尖端(井穴),起到的作用为急救,而非保健。若选择在足三里上、肚脐眼上、肾俞、血海、命门上艾灸,便可以提高你的免疫力。

灸法的作用

古人云: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而用现代的语言表达,则总结为四点:

温通经脉,行气活血。

气血运行具有得温则行,遇寒则凝的特点。灸法其性温热,给人一种温热的刺激,可以温通经脉,促进气血的运行。适应于女性的寒症、瘀症、痰症、湿症,适应疾病为宫寒、血瘀(比如说月经中有瘀块、有痛经)、痰瘀和湿毒。很多女性,在初期只是气血不通,到了中期瘀阻了,再往下走就到了痰瘀、湿毒,最后往往演变成癌症,因为癌症的演变过程也是从气滞痰凝血瘀开始的,开始的炎症不去注意加以治疗,慢慢地它便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培补元气,预防疾病。

艾为辛温阳热之药,以火助之,两阳相得,可补阳壮阳,使真元充足,人体健壮。真元充足指什么?就是免疫力提高了,西医讲就是丙种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往上走。曾经也在小白鼠上做了实验,灸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这些物质在往上走。但这并非一时半刻的艾灸就能达到的,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量、一定的时间才会产生作用,灸那么几天是没用的。因此,艾灸适应久病体虚,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起到一个预防保健的作用。

健脾益胃,培补后天。

灸法特别是对脾胃有着明显的强壮作用,主要在足三里、中脘、神阙穴施灸,可以温运脾阳,补中益气。适应于女性:后天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亏虚等疾病。

升举阳气,密固肤表。

“升举阳气”。阳气就是往上走,可以治疗我们的内脏下垂。比如患有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顽固性泄泻等的病人其实都是阳气不足,因为这些脏器在体内都是悬空的,靠着阳气将其托起。

常灸大椎、脾俞、命门穴,则相当于吃中药的升麻,升气。现代的女性还时常觉得手脚冰凉,这也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密固肤表”。密固肤表即补肺气,使我们的皮肤表面的毛孔致密、收紧,可以达到抵抗外邪的作用。

肺的功能:主气,司呼吸,上通喉咙,外合皮毛,为什么常讲感冒属于肺的毛病?因为感冒病无外乎是细菌病毒从两个渠道去侵犯人体,一是从咽喉侵犯人体,一是从皮毛侵犯人体。

如果抵抗力下降,肺气不足,细菌病毒容易从咽喉进去,我们就会有咽痛咳嗽。由于肺气不足,皮肤表面的关卡没把紧,细菌病毒也会趁虚而入。所以长期艾灸一些保健穴位可以密固肤表,邪气无缝可入,抵抗力也强了,因此,艾灸适用于女性的阳气虚弱、四肢冰凉,增强体质,抗御外邪,使我们不容易感冒,强身壮体。

介绍完艾灸和它的作用,小编要给大家介绍十大保健穴,平常坚持施灸,可补阳气,调脾胃,扶正气——正气是什么呢?通俗的讲就是人体的抗病能力、免疫力、自愈力,正气常了,才能抵卸病邪的抗病能力,对于预防疾病,效果可是杠杠的~那么下面就跟着来学习吧!艾灸十大保健穴

一、 调理脾胃的明星穴,强壮要穴——足三里

所处经络:足阳明胃经

定位: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

类似中药:冬虫夏草,气血双补。

作用: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扶正祛邪,气血双补,强身健体等功效。民间常说“人要安,三里常不干”,若想安宁无病,三里常不干。足三里堪称人体穴位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不管是专家还是入门级灸疗爱好者,无不知其“大名”。且宫寒、慢性妇科炎症、卵泡发育不良,都用的上这个“明星级穴位”。大多数女性疾病的灸疗调理,都需要艾灸足三里。因为女性的生理特点,常导致气血亏虚、气虚血弱的问题,而气虚血弱是引发女性诸多妇科疾病的根源。艾灸足三里可调和脾胃增强脾胃的“水谷运化能力”改善女性的气虚血弱,这就能从源头上治疗妇科疾病。因此灸得足三里起泡、流水、湿润是一个好现象,但起泡后需要预防感染。艾灸的泡是一种无菌性的泡,一般会自己稀掉,如果不稀掉,则用开水烫过的针,将它戳破,把水排出后,24小时内不洗澡,待其结痂。若稍微红肿,可选择涂消炎药如消炎膏、消炎粉就没事了。

二、 补气顺气——膻中穴

所处经络:任脉

定位:两乳头沿线的正中点,在胸骨柄上

类似中药:补气像人参,顺气像枳壳(即橘子皮)

作用:气之会穴。人身有八会穴(脏、腑、气、血、经、脉、骨、髓),膻中穴为气会,与气有关的疾病,就要用到它。人有气虚和气滞,气虚是不足,则顺时针揉膻中,气滞为不通,则逆时针按揉,即通气,因为顺时针方向揉为补,逆时针方向揉为泄。因此膻中则有补气顺气的功效。独穴起效,一个穴位起效。

三、一个完美的穴位,大补元气穴——神阙穴

所处经络:任脉

定位:肚脐眼

类似中药:红参,主要侧重在抗衰落,扩血管,增加免疫力和抵抗力。

作用:减肥养颜,调和百病,适用于体虚多病,大补元气。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

所以神阙妊娠胚胎的发育期就是元气供足的地方,所以它在我们形成之后也是补气的一个要穴。这个穴位也可以治疗妇科病,如白带多、腰痛、妇节炎。艾灸神阙具有补脾胃,益精气,抗老驻颜的功效,有活化细胞,润肤驻颜,紧致肌肤的作用。因为有可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功能,所以还可以用于体弱多病的人强身健体、老年人的回春延年。神阙还有减肥的功效,艾灸它可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的排出,同理,如果是水肿,小便不利的话,亦可艾灸它。

我们在调理女性问题的时候,时常会添上神阙穴,因为女性体质属寒,寒气重,喜欢往下走,故而许多女性都有宫寒、手脚冰冷的毛病,而艾灸神阙可温补下元,祛除寒气。而神阙置于阴脉之海得的任脉上,是阴中之阳,与人体卫气营血相对应,古时候就有人熨脐,灸脐,以温中祛邪,调和营卫,疗效出众。

四、培元固本——关元穴

所处经络:任脉

定位:脐下三寸,即肚脐眼下去四指。

类似中药:西洋参,偏于滋补、滋阴,阴虚火旺的,滋阴降火,阴虚有热,清肺润胃。

作用:培元固本,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现代研究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五、驱寒补阳人体的太阳,大补阳气穴——大椎穴

所处经络:督脉

定位: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类似中药:鹿茸,大补壮阳。

作用:传统中医称它为“诸阳之会”,是人体的“阳中之阳”,并且地处于战略要地,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六阳经都与督脉相汇,汇于大椎,总督一身阳气,所以只要大椎通,人体的督脉和六阳经都通,其对人体重要性可一斑。妇女的四肢冰凉可灸大椎,大椎通,阳气通,血脉通,四肢冰凉即可得到解散。小儿高烧退烧的首选穴位就是大椎穴。只要用艾条点亮它,就能让自身“小太阳”发光发热,红日当头,滋生出源源不断的能量,就可以从一点通诸经,振奋一身之阳气,提高免疫力。

六、生命之火出入的门,温肾壮阳穴——命门穴

所处经络:督脉

定位:人体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类似中药:附子、杜仲,补肾阳

作用:具体治疗男性不育症、女性的不孕症,还有就是腰痛,对于肾虚腰痛,此穴位是常用穴。

命门穴里蕴藏的命门之火为全身阳气之根,乃“生气之源”,对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有温煦,推动的作用。故曰“五脏之阳气,非此而不能发”,能促进人体脏腑机能,推动水液代谢,司肾关之开合。

命门之火为一身阳气之根,人体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动力之源。若久病伤肾,或年老肾亏,或房事过度等,将致肾阳虚损,命门火衰。命门火衰的证候为肾阳虚证,兼见精神委靡,面色胱晃白,或黧黑,畏寒怕冷,男子阳痿精稀清冷,女子胞宫寒冷不孕等症。

七、 女性不老穴,滋阴养血大穴——三阴交

所处经络:足太阴脾经

定位:三阴交这个穴位在内踝关节上三寸,即四横指处。

比拟中药:六味地黄丸,调补肝脾肾

作用:为脾经,肝经,肾经的交汇穴,健脾和胃,调补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治痛经,一穴解决问题。

对女性来说,三阴交尤其重要,可以说是“女性不老穴”。它是妇科病的“灵丹妙药”,有人称它为“女三里”,经常艾灸或按揉它,能帮助女性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三阴交穴是脾,肝,肾三条经络交集的穴位,能调理月经,改善皮肤。因为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生气血。而女人只要气血足,月经不调等问题都会消失。其实女人脸上长斑,痘,皱纹都与月经失调有关。

八、补肾强筋第一穴——太溪穴

所处经络:足少阴肾经

定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比拟中药:淫羊藿,大补肾脏

作用:男人以精为本,需补肾经,常艾灸太溪,即可补肾强筋,强壮体质。

九、补血活血——血海穴

所处经络:足太阴脾经

定位: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比拟中药:当归,补血活血

作用:女人以血为本,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常灸此穴,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效。

十、健脾养胃,胃病,胃痛必灸穴——中脘穴

所处经络:任脉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比拟中药:药和大枣,养胃,健脾

作用:以胃的疾患为先,有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疏理中气之效。

中脘在胃的中部,占据了胃的主体部位,因此对于脾胃疾病的治疗是最好的。所以成为脾胃病治疗常用穴。刺激中脘穴之后,胃的蠕动力增强,表现为幽门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使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

中脘为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任脉之会。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痛,腹泻,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振,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肠道的清道夫——天枢穴

位置:腹中部,脐旁开2寸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刺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因肠道功能失常导致的症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除了艾灸,按摩也是刺激天枢穴很好的方法。按摩方法:将自己两掌平放于中腹,两中指正对于脐中,稍加用力后顺时针方向揉动,令腹内有热感为佳。经常按摩可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调理便秘,治疗腹胀,肠鸣,痛经等。

艾灸气海,一穴暖全身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当脐中下1.5寸

有句俗话叫“气海一穴暖全身”,琅形象地说明气海血的作用。气海穴位于两肾之间,与人体元气相通,是元阳之本,真气生发之处,更是人体生命动力之源泉。是人体先天元气汇集之处,具有培养元气,回阳固脱的作用。

凡是元气不足,元气虚弱的人均可通过刺激它得到改善。刺激此穴可以改善脏经络气血的新陈代谢,使之流转循环自动不息,生命因此得以维持。古书记载气海穴为男性“牛气之海”,也就说它是精力的源泉。因此“气海”充实,则百病可治,永葆强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