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货之旅坐上“过山车” 这家企业五味杂陈

 股期汇 2018-01-31

  100万元套期保值资金,几经操作,一年收益1000多万元,次年血本无归。期货操作,犹如坐“过山车”一样的惊险刺激,真实发生一家企业身上。

  这是一家以电线电缆生产为主的企业,从2015年开始参与套期保值,其初心是在主营业务连年亏损的情况下,将其作为经营发展的“救心丸”,但在获得超过千万元的收益后,有点不知所以,将本应作为风险管理的工具,用来投机获利,随后又在经历了亏损后,才深刻认识到套期保值的真正意义。

  初尝甜头

  电缆生产加工企业属于料重工轻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资金占用较多、时间较长且付款条件苛刻等特点。一般从中标、到采购生产,再到验收、回款等,历时半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同时,涉及原材料采购、人工成本支出等,企业流动资金周转较为困难,且面对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特别是在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时,电缆生产企业往往无法按照原有中标价格采购原材料。

  这样一家有价格风险管理需求的生产企业,在参与套期保值的过程中,将五味杂全的心态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家公司主营业务是电线电缆产品的生产,所采购的大宗物资主要为锭等,对应期货品种为上期所的铜、铝。2015年公司初试期货套期保值,刚开始对这个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并无太大兴趣,只是想着在经营生产中有着“与时俱进”的时髦感。

  事实上,每当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特别是原材料价格走高时,公司就无法按照原有中标价格采购原材料。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已经成为了多年困扰公司发展的主要难题。后来,这家公司接触期货,打算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风险。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期货市场价格和现货市场价格在变动趋势上具有一致性,在期货市场对未来需要购买的原材料进行套期保值,可以节省资金和库存占用,并能够锁定价格风险。

  2015年最初参与套保时,公司高层仅同意100万元参与,主要原因在于对期货比较陌生,且预期收益不确定。不过,这个想法几个月后就改变了。

  这一年,铜现货市场价格涨跌频繁,有时一周时间每吨铜就上涨1000多元,有的企业着实受不了这种波动。全年铜市呈现先下跌后上涨,随后再下跌走势。该年一季度国内铜现货均价在46560元/吨,年末在36548.75元/吨,全年走势起伏不定。

  这家公司期货部负责人介绍,当时公司领导愁眉不展,疲于应对价格波动,直到半年度公司总结会的时候,期货部汇报了套保交易情况,才知道半年已经盈利500多万。

  铜加工企业一般是提前向下游产业报价,下游产业在看到报价后确定一年的订单量。因此,采购铜价格的波动对于加工企业影响较大。该年采购铜价格在36000元/吨,但下游的订单报价较低,铜加工品出厂价格平均在36180元/吨,供大于求,产能过剩,铜加工企业处于打价格战状态,加之下游需求疲软,扣除水电和人工等成本,当时铜加工利润一吨不足100元;有时即便处于亏损状态,工厂为了正常开工运营,抢夺订单量,不得不延续这种亏损状态。

  在一吨铜的加工利润不足100元的情况下,期货部门实现可观盈利,给人意外惊喜。综观全年,期货部门盈利既有套保的收益,也有投机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两波行情:一是该年1月份的低点40000元/吨做多,一直到4月份的最高点46360元/吨,当时大约取得收益200多万元;二是进入10月份,期铜价格就一直处于下跌状态,该年四季度创出了阶段性低点,公司此时对套保的决策发生改变,决定对沪铜1601至1606的多个合约追加头寸,并反向操作,开仓累计金额高达9000多万元,最后实现了全年近1000万元的盈利。

期货之旅坐上“过山车” 这家企业五味杂陈下载APP 查看资讯更方便

  (2015年沪铜期价全年走势图)

  投机失利

  有了第一年的收益,参与套保的初心就发生了变化。

  这家公司高层认为,期货市场的收益要比主营业务来得快,且更多。因此,公司对期货部制定了营收目标的要求,即不再进行单纯的合规套保,而是以投机盈利为目的了,将之前设置的现货岗、期货岗、交易组、结算组、资金调拨组、风险监控组等岗位进行了重新调整,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简化了业务流程,但却使得期货交易的目的由最初的套保变为纯粹的投机了。

  2016年,这家公司对期货部在资金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这种支持的背后是对高收益的要求。该年4月份,订单原材料价格在38000元/吨以上,而期货市场铜价还在36000元/吨徘徊,此时如果进行正常的买入套期保值,不仅能够锁定加工利润,每吨原材料还能节省2000多元,但公司领导延续了之前的空头思维,在期货市场单边做空,结果铜价在随后两个月的上涨,不仅吞噬了订单的加工利润,也吞噬了期货账户里大部分资金。

  从前一年结算的千万元收益,加上年初追加的几百万资金,在2016年上半年开始,就处于亏损状态,虽然在后期有些许回补,但整体仍呈现亏损状态。

  到了9月份,现货铜微跌到36000元/吨的水平,此时市场对价格走势产生较大分歧,且主营业务仍然维持在低利润的水平,公司决定孤注一掷,在期货市场卖出,居然再次与现货敞口进行了反向操作,仅仅两个月,铜价就逼近50000元/吨的关口,其结果是,原材料进价大幅上涨,期货操作大幅亏损。

期货之旅坐上“过山车” 这家企业五味杂陈

  (2016年沪铜期价全年走势图)

  从期铜全年走势来看,2016年铜价走势起伏跌宕,进入9月份后,期价在跟随现价微跌后,进入大幅上涨阶段,仅不到两个月已录得阶段性高点,随后在11月份,更是创出了近50000元/吨新高。价格大幅上涨让加工商承受更大的成本压力。

  困境之中,这家企业当时曾找过期货公司做过询问,但没有人敢再决策或交易了。

  这位期货部负责人并未向中国财富网给出准确的交易数据,但从交谈中能够看得出,2016年全年的投机交易并未产生任何盈利,与之相对应,公司在主营业务和期货市场交易的双重亏损中,面临着更为艰难的生存境地。

  回归本源

  经过两年“折腾”,这家公司对套期保值的认识更加理性了。

  这家公司对于2017年参与套期保值不再以投机为目的了。在年度公司工作会议上,对套期保值进行了几个定调:一是对铜铝有套保需求的原材料进行套保操作,套保操作必须在公司专门的决策委员会批复后方可进行;二是将期货作为规避风险锁定利润的工具,不得进行投机交易。

  去年以来,在期货市场的头寸都是按照公司实际订单对原材料的需求量来确定的,基本是按照期货公司套保方案要求来操作的。例如在期初权益基本定在600多万,截止到年底,已经实现收益850多万元,全年成交1000多手期铜,手续费支出只有2万元左右。

  据悉,在期货端盈利800多万,对冲掉现货价格绝大部分的上涨风险。从整体情况来说,虽然在2017年的几次涨跌行情中有所调仓,但都符合公司内部套期保值制度的要求。

  例如,在去年1月份的阶段性高点50620元/吨,到4月份阶段性低点44420元/吨,始终保持在合理的仓位。在一季度的三个月中,基本上都以根据现货采购节奏逐步减仓的态势降低风险,随后从5月份开始,沪铜整体进入大涨阶段,但套期保值的仓位都与现货端的仓位相对应,并未表现出较为冒险的操作,这也是全年实现850多万收益的主要原因。

期货之旅坐上“过山车” 这家企业五味杂陈

  (2017年沪铜期价全年走势图)

  经过三年多的操作,这家公司自上而下都对套期保值有了深刻的认识,即:为了锁定加工利润,回避原材料涨跌带来的风险,在套期保值过程中,如果期货头寸盈利,那么现货端一定是有损失的;相反,期货头寸亏损,那么现货端对企业是有盈利的。通过操作,公司普遍认识到,不能片面否定期货可能出现的亏损,无论持仓是盈还是亏,套期保值有一个持续的过程,需客观、综合地评价套保的效果。

  进入2018年,这家公司不再对原材料价格的涨跌进行预测,而是更多的关注如何完善套保的业务流程和风控体系,分析全年公司的现货风险敞口变化。通过风控体系,将市场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牢牢控制在企业的风险预算范围内,将风险锁在笼子里。

(责任编辑:邵一迪 HF1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