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张铁路1905年开工,1909年建成通车。从北京至张家口,全长201千米,是一条令中国人扬眉吐气大长志气的铁路,主持筑造此路的中国工程师詹天佑,从此名扬天下。 这里呈现的四幅照片,分别拍摄于京张铁路沿途的北京南口车站、青龙桥车站和张家口车站。1938年,家父、中国电影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孙明经先生在创建《纪实摄影》课程时,曾以这批照片为范例,专门讲道:今天,欧美各国学界倡导纪实摄影,其实,我国早有学界先贤在世纪之初即以倡导并留有卓越实践成果供我们后学者习范。
图1,1909年10月2日早上拍摄于南口火车站:工人观成专车。 1909年10月2日,京张铁路举行观成典礼,“观成花车”专列将从南口出发,满载着清朝大员和各国驻北京使节以及各国记者,从昌平南口火车站出发,进入关沟“人字路”,经停青龙桥车站,再钻过八达岭隧道,抵达康庄站,完成奇妙的“人字路”之旅。然后一路西去,到达京张路终点张家口,当时称作“张垣”。 詹天佑专门在“观成大员和贵宾”们乘坐的“观成花车”专列最后,加挂了两节“工人观成专车”。可见车上的工人皆一手握笔,一手持簿。而他们正是詹天佑着力培养的中国第一代有文化的铁路工人。
图2,1909年10月2日下午,张垣即今天张家口火车站:观成商界欢迎。 1909年10月2日,京张铁路通车的消息传遍古老的张垣大地。张垣商界奔走相告,扶老携幼奔向火车站。 孙明经曾惊叹:当时的底片感光度极低,拍摄动态,往往会虚。但这幅照片里,正中位置正跨越铁路的一夫一妾,他们的右脚居然会在拍摄者释放快门的同时落地,被清晰地定格。
图3,1909年10月2日,青龙桥火车站:站房。第一任站长率全站员工在站台上。 青龙桥火车站,在全中国的火车站中,不仅最长寿,而且这座车站就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本人的墓园!这座清朝末年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建设于1908年,1909年10月2日开始正式使用的车站,一百多年从未停止或中断使用。青龙桥车站与站房,是目前我国保护最好的一座百年车站。虽然火车站早已不再办理客运业务,但每天列车仍然进出不断。 这座一百多岁的车站以及站房,不仅仍保留着百年前的外观,连运营方式都没改变。每天经此过往的所有列车都必须在这里短暂停靠后,再经过著名的“人字形铁路”折返继续前行。青龙桥火车站所在的南口至八达岭段,是百年京张铁路如今保留较完整的一段。青龙桥火车站于2008年被首都博物馆确定为我国工业遗产,目前,百年老站房和詹天佑的墓,都进行了修缮并恢复原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全国公众开放。 京张铁路通车大典当天,詹天佑亲率文武百官及一众洋人,乘“观成花车”专列一路“观成”到达青龙桥火车站。晚清重臣徐世昌专门率众下车在站内“观成”,还进入詹天佑在设计青龙桥车站时专为他预备的贵宾室休息。历经百年沧桑变化,但这间贵宾室如今已经恢复原先的模样。
图4,即将完工的青龙桥停车场由西南遥望。 这幅照片的左上方,是被切断的长城,这是被中国铁路切开的第一个长城断口。照片里可见一座小桥,至今仍在使用中。照片中心位置的青龙桥车站站房已经基本完工,站房后边的那一间房屋,就是詹天佑专门设计的“贵宾室”,这间詹天佑专门设计的贵宾室的门框上,今天依然挂着“贵宾室”的招牌,成为至今唯一留存并仍在使用的“大清国火车站贵宾室”的孤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