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去泰山都干了什么,他在那里留了他一生的秘密

 昵称17208252 2018-01-31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第二次出巡,与原鲁国的儒生讨论封禅望祭山川的事情,于是'上泰山,立石,封,祠祀。……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同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在玉皇顶的大门下,登封台的北边。碑高5.2米,碑身上段稍细,顶上有覆盖,碑色黄白,两面无字。有人说它是无字碑,但也有人说它是石表或石函。'秦始皇泰山立无字碑,解者纷纭不定。或以为碑函,或以为镇石,或以为欲刻而未成,或以为表望,皆臆说也。'

有关此碑,人们曾作多种推测。明、清两代,有不少人认为它是秦始皇所立,立碑之意在于焚书。他们在赋诗吟咏时表述了上述看法。如明代王在晋称:'东海长流石未枯,山灵爱宝隐元符;纵教烈焰焚经史,致使秦碑字也无。'清代乾隆皇帝更断言:'本意欲焚书,立碑故无字;虽云以身先,大是不经事。'

史书上记载有一种石碑确实是没有文字的,也叫做无字碑。立这种石碑的人大多是没有办法去写碑文,也就说这人要么生前罪大恶极罄竹难书碑文已经不足以形容其滔天罪行,再或者这人就是狂妄自大与前者恰恰相反,以为碑文已经无法形容其丰功伟绩。

当年女皇武则天以为碑文不足以表达高德立白碑无文,明朝十三陵石碑也有无字碑,泰山玉皇顶上面也有一面无字碑,据说是秦始皇帝所立。

秦始皇泰山封禅向天地昭告自己的丰功伟绩,应该是要把自己的事迹都书写记录昭告天地,那么为什么他要留下一个无字碑呢?这应该是与他的自大有关,他认为文字已经无法表达他的功绩,所以留下一块无字碑供人遐想。上古有关于无字天书和很多关于无字秘籍的传闻,凡是最厉害的东西就越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始皇帝认为他的功绩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故而立无字碑。

关于秦始皇封禅泰山的过程,《史记·封禅》书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秦始皇即帝位的第三年 ,就率文武大臣开始了千里东封泰山。秦始皇一行先到峄山(今山东邹城市境内),在山上立石铭记秦之功业。向齐鲁士人明确展示秦朝的千古功勋,表示自己在功业上已具备封禅资格 ,不至于重蹈齐桓季孙之覆辙。秦始皇的峄山之行是其封禅泰山的序曲。

之后秦始皇才来到泰山脚下,召集齐鲁儒生博士70多人,商议封禅大典的具体仪式。有的博士告诉秦始皇,要用蒲草将车轮子包起来,以免损伤山上的一草一木。然后扫地而祭,用其简易。这显然只是上古时代祭祀山神或祭天仪式的缩影,与秦始皇利用封禅展示其“席卷天 下,包举宇内”的期望值相差很远。结果只能是秦始皇遂贬退诸儒士而不用,自带文武大臣上泰山封禅。这恐怕是秦始皇接受五德终始说以来秦文化与齐鲁文化融合过程中出现的第一 道裂痕。

秦始皇的封禅大典分两步进行,首先辟山修路,从泰山之阳登上山顶,“立石颂秦始皇帝德 ,明其得封也。”是为封礼。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其一,歌颂秦帝之德而非单纯的功业,承继了西周以来的以德配天说;其二“明其得封也”,向天下表明秦王朝具有封禅资格并实现了这一旷世大典。

始皇帝在泰山留下了无字碑,那里有他要对天地说的他的所有事迹和秘密,和他的陵墓一样,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