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DP课程——乡村学校课改也可以很“洋气”!

 阅读与探究 2018-02-01

2016年6月5日,在山东省“1751”工程初中学校自主变革论坛上,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盛赞潍坊高新区钢城现代学校的课程变革,认为UDP课程是当下他所见到的面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最好的课程

       UDP课程是怎样的一门课程?借用我校董龙龙主任的一段话来解释:“UDP(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 practice)课程是我校实施的全新课程体系,它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学科之间的统合和知识的融会贯通,并用活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教育。”如今的UDP课程,已经被学生和老师接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课程刚开始实施的时候,也受到了来自业界、教师和家长的质疑。

面对多方质疑,学校课程团队经历了艰难的摸索,为这些质疑一一找到了答案。

业界的质疑:

为什么要进行课程体系重构?

4年前,我调任钢城现代学校校长。面对这所由三所农村学校合并、生源流失现象突出、各方面起点都不高的学校,如何改变现状是我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课程体系要符合学校实际。

课程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服务产品,这一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服务质量,关系到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校持续发展的内涵打造。

面对以农村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生源结构,什么样的课程才是适合他们的呢?我认为必须从学生本身出发,寻找突破点。由此,我想到了另一所普通乡村学校——帕夫雷什学校。这所学校因为苏霍姆林斯基,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

帕夫雷什学校的特色是重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除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外,还重视劳动教育、体验教育等。帕夫雷什学校的教师经常带学生们走进自然,在不同季节组织不同的课程。

“同样是农村学校,我们为什么不借鉴这些优秀的经验呢?就像苏霍姆林斯基以及现在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的李振村校长那样,我们也希望能够给孩子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不仅仅是一门门学科;希望孩子在校园里能够有足够丰富的经历和情感体验,而不仅仅只是听课、做练习、写作业;希望孩子能够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和独特的想法,而不是做老师的‘应声虫’。”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和学校的课程团队开始了课程体系重构的探索之路。查找各种相关教育资料,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实地考察多所优质学校,邀请专家进行论证……那段时间里,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成了“课程迷”。

充足的理论论证和支撑。

与北京新学校研究院副院长刘伟的“相遇”和持续、深度的交流与研究,让我们感到前方的路一下子亮了起来。刘伟近几年来对课程的深度思考和课程创新设计,为我们重构课程体系的想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清晰的实践脉络。

于是,钢城现代学校UDP课程破土发芽。我们为改变学校找到了理想的支点。

UDP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是课程专家、校长和一线教师在对国际文凭组织(IBO)的《小学项目课程框架(PYP)》进行追根溯源,以及对《概念过程教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两年多的实验形成的一套逆向设计的课程框架,然后在这一框架指引下生成的前沿课程。

UDP课程改变了传统的先根据教科书安排教学活动,最后通过测试等手段评估教学成绩的方式,形成了先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找到目标达成的证据,最后根据目标与证据再安排教学计划的新模式。

在钢城现代学校,UDP课程打破学科边界,围绕“我与自然”“我与他人社会”“我与自己”“我与文化”四个超学科主题,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方式进行设计。教学内容不仅涵盖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科学等所有学科的现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而且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对知识进行了拓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更重要的是,钢城现代学校的UDP课程更关注儿童立场,基于学生真实生活与现有经验设置学习主题,通过探索发现、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参与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学生思辨、探究、表达诸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师的质疑:

怎样重构课程体系?

钢城现代学校的UDP课程体系,是一种逆向设计的课程,理解力培养是课程的重要目标,概念驱动是重要的教学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目标的引导下,把对概念的基本理解与基本问题作为线索,然后搜集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

超学科主题引领课程架构。

在“我与自然”“我与他人社会”“我与自己”“我与文化”四大超学科主题的引领下,学校确立了六大探索主题——“我们是谁”“我们所处的时空”“共享地球”“我们如何组织自己”“世界如何运作”“我们如何表达自己”。学校所有的教学活动设计都在这六大主题之下进行。

在每一个探究主题活动中,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设计了探究活动实施规划。探究线索是什么,重要概念有哪些,要学会的知识有哪些,要培养的态度和技能有哪些,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和要达成的目标。

在“我们是谁”大主题下,一年级学生张春雨,在“家庭成员信息小调查”“我们的身体”“自我介绍”“我的一天的安排”等一个个小主题探究活动中,不仅学会了写爸妈的名字,认识了爸妈喜欢的颜色,知道了自己的生肖,了解了生日的阴历和阳历的表述方式,而且还对爸妈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体验,感受到了爸妈工作的辛苦,知道了要孝顺爸妈,理解了感恩的真正含义。张春雨的妈妈说:“以前孩子从来不会帮忙干家务,现在有了主动帮忙的意识,像收拾饭桌、扫地拖地,都开始抢着干。”

其实,钢城现代学校的学生从第一个跨学科主题“我们身处什么时空——认识校园”开始,就在不断地创造着类似的“惊喜”。

当学生离开教室,在观察、发现、动手中与校园零距离接触,他们的收获着实让老师惊喜:在数一数学校的教室与楼房有多少的过程中,认识了数字1~20;在观察中认识了物体的形状、分类及相关汉字;画校园、教室的样子,创作出想象画……学生获得了远远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不仅仅是这些,在反复与校园“拥抱”后,学生不但在知识、情感、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在快乐的“玩耍”中爱上了校园。

协同教学整合教育资源。

同样的时间节点,不同的课程设计,学生的收获不可同日而语。这样的惊喜,给老师们继续实施课程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在看到了学生的表现之后,我们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方式,并逐渐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去观察学生,学会耐心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体验,去形成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对社会的理解。虽然教育的节奏慢下来了,但是教育的效果却提升了。”一年级主班教师韩雪洁说。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提升活动的育人效果,钢城现代学校实施了协同教学的形式。每个班级安排主班教师和副班教师各一名(非包班),其他教师通过“多学科教师协同备课”的形式,辅助主班教师进行授课。同时,学校改变了原来每节课40分钟或30分钟的上课时间,变为由主班教师根据内容确定上课时间,实行长短课制度。

此外,每周六是学校老师集体备课的固定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各个学科的老师围坐在一起,研讨下一步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方案和实施办法。每天下午放学后,教师都要对一天的教学进行梳理,盘点有哪些亮点、哪些失误,以便设计和改进后续的教学。

“在原来的教学中,我们所认为的知识往往就是材料的堆积,如认识多少字、背诵多少古诗等;现在则不一样了,知识是借助于教与学的方式,对观察、接触、收集到的材料形成理解。原来教学目标是用固定的教材内容设定,现在的课程则是逆向设计;原来是先设计活动流程,再设计评价标准,现在是先设计评价标准,再设计活动及流程;原来是教教材,现在是把教材当作最主要的学习材料……”韩彩老师如数家珍地细数着新课程的不同。

作为校长,我十分理解老师们改变固有教学方式的艰难,也感动于他们对新课程体系的执着,更对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感到欣慰。

钢城现代学校的课程体系重构,倒逼着教师在课程价值的引导能力、课程资源的选编能力、教学进程的演绎能力、课程绩效的控制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家长的质疑:

课程重构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如何?

UDP课程正式实施之前,学校特地召开了一次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了将要实施的新课程,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支持新课程的实施。

但是,UDP课程实施三天之后,就有家长“坐不住”了。老师们的手机上,时不时就收到一条条家长发来的“质疑信息”:“孩子的课本怎么都还没开始用?”“这样上课效果会好吗?”……

学生学习成果“征服”家长。

学生学习成果“征服”家长。针对家长的疑惑,老师们马上进行了解释,并将学生的在校生活拍下来发到微信群里,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活动情况。看到孩子的学习状态,很多家长不再担心了。

“从学校UDP课程实施效果来看,学生的变化首先从精神状态上反映了出来。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探究活动中,主动地接受着知识,收获着体验。”董龙龙主任说。

虽然微信转播的沟通方式向家长展示了学生学习的状态,让家长定了心,但还是会有家长问:“‘轰轰烈烈’的活动能让孩子牢固掌握知识吗?”

于是,我们在每个探究单元结束后,都以汇报展演的形式召开家长会,让家长看到孩子学习的成果。

在“观察秋天的校园”活动中,老师带领学生用3个课时的时间就完成了体育(逛校园、队列行进)、语文(观察、说话、认识词语)、数学(认识方位、位置、数数)、科学(秋天的变化)、美术(观察校园、画校园)五科的教学。

在“共享地球——走进果园”活动中,学生接触到了语文、数学、美术等方面的知识。他们认识了与果实相关的词语,并练习语言表达;利用果实学习了数数、分类、立体图形等数学知识;通过画果园,学习了美术中的色彩搭配等知识……

一次次普通的课程学习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中,一年级所有的学生都在“得意”地向家长展示着自己的收获,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思维的逻辑性、出色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让家长们彻底打消了顾虑。不少家长感叹道:“孩子的变化太大了!”

家长变成课程重构的同盟者。

UDP课程不仅改变了学生,改变了教师,也改变了家长。

真正感受到了UDP课程魅力的家长们,摇身一变,从“质疑者”变成课程改革的支持者。在进行“全家福”探究活动时,家长们及时召集家人,提供全家福照片;在开展“家风家规”活动时,全家人又凑在一起,提炼、制定家风家规。

学生马旭阳的妈妈深有感触地说:“坚持下来的‘亲子共读’不仅让孩子收获很多,也倒逼了我的成长。作为家长,我们没有理由不与学校一同努力。”

钢城现代学校的UDP课程教学,从设计具有强烈目标感的驱动性问题开始,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内容的展开和学习方式的选择,让学生经历知识理解的过程和思维方法形成的过程,以个性表达的形式呈现对知识的理解,实现深度思考,形成高层次思维能力。有了这样的驱动力,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大大增强,学习能力大大提高,综合素养也有了相应提升。

“所有的课程都是在对儿童如何学习的认识基础上构建的。我们认为,只有当学习与学生周围世界的某个组成部分紧密相关时,学习效果才最佳。因此,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UDP课程,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建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真正达成教育的目的。”这是我们课程团队对课程、对学习的认识和定位。

经历了层层“质疑”,钢城现代学校的UDP课程逐渐完善起来。我们团队用UDP课程改变农村学校现状、建设理想学校的梦想,正扬帆起航……

(作者系山东省潍坊高新区钢城现代学校校长,本文原载于《中国民族教育》2016年第7-8期,原文标题为《一门受到“质疑”的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