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吃法''''养生

 吕康悠然 2018-02-01

王怀隐

王怀隐认为,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主要应靠食补食疗和药补药疗。在其代表作《太平圣惠方》中介绍了几十种补、疗方法,主要分为“粥”、“毕罗”、“散”和“丸”、“膏”几类。

在食疗粥中,王怀隐写了枸杞粥、酸枣仁粥和葛根粉粥等许多种。

如:

枸杞粥为鲜枸杞100克,粳米60克,煮粥。粥成后,以咸豆豉佐餐。每日2次,经常食用。

因为枸杞甘平入肝肾,有滋补肝肾作用;豆豉清热除烦,宣泄郁热而不伤阴。

所以,此粥久食能治虚劳低热、体虚盗汗等症。同时无所禁忌。

酸枣仁粥,是将酸枣仁50克捣碎,浓煎取汁,以粳米100克煮粥,半熟时放入酸枣仁同煮。

粥成后,趁温服食,淡或加糖均可。因为,酸枣仁甘酸性平,入心脾肝胆诸经,功能滋养心脾,补益肝胆,为治疗虚烦、惊悸不眠之良药。

展开剩余81%

对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此粥疗效甚佳。不过,因肝火邪热所导致的失眠,不宜食用此粥。

葛根粉粥是将新葛根切片磨碎,加水搅拌,沉淀取粉。

随后,以葛根粉3 0克,粳米2两煮粥,每日早晚服用。葛根味甘性平,归脾胃经,能止渴生津,升阳止泻。亦无禁忌。

我国人民食粥的历史可追溯到周朝,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宋朝,宋朝政府将粥方纳入朝廷大规模的方药研究和挖掘中,成为粥文化形成时期。人们对养生更加自觉、主动,加之当时稍有学问的人都掌握有一定的医药知识,在人们的观念中粥是比药更好的药。

毕罗

王怀隐所说的“毕罗”,按照《资暇集》的说法,是“蕃中毕氏、罗氏好食此味,因名‘毕罗’。

后人加‘食’旁为‘毕罗’。”《大广益会玉篇》解释:“毕罗,饼属,用面为之,中有馅。” 可见,它实际上相等于我们今日的馅饼。

王怀引在《太平圣惠方》中写道

“治脾胃久冷气痢,瘦劣甚者,宜食猪肝毕罗”;“治下焦虚损臝瘦,腰胯疼痛,或多小便,羊肾毕罗方”;而“治脾胃气弱,不能食饮,四肢臝瘦”,则选用“羊肝毕罗方”为宜。

他还记有好多种毕罗的具体做法。

做羊肝毕罗,是将“白羊肝一具去筋膜细切,肉豆蔻一枚去壳末,干姜一分炮制末,吴茱萸一分末,芜荑仁一分末,荜拨一钱末,薤白一合切。先炒肝薤欲熟,入豆蔻等末。盐汤溲面作毕罗,炉里里熟”。

每日空腹食一两格,极效。

散剂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剂型之一。它具有药材用量少、吸收快,不易变质的优点,无论对急补和慢补都有其实用价值。关于“散”,王怀隐提到“百花散”、“延年不老散”和“延年十精散”等多种。

如“百花散”是由桃花、蒺藜花、甘菊花、枸杞花组成。服法是:将它们晒干,再研末,然后每天服用3次,每次5克。坚持下去,可长气力,轻身延年。

“延年不老散”是由熟地、五味子、天门冬、菖蒲、远志、石苇、桂心组成。共研为末,每次9克,每日3次,于饭后服。久服之,能增气力,明目,轻身益寿。

“延年十精散”则是由巴戟天、云母粉、甘菊花、熟地、菟丝子、杜仲、五味子、钟乳石、石斛、人参组成。共研为末,每晨空腹时用温酒调服,每次9克。常服之,可聪耳明目,添精补髓,固牙齿,充肌肤,乌须发等等。

丸、膏

丸剂和膏剂都是传统医学中常用方剂,对慢性虚弱疾病尤为实用,是慢补的重要措施,王怀隐在《太平圣惠方》记载了许多具有补益作用、养生保健的丸、膏剂。

他根据侧柏叶味苦、涩,性凉,入肝、肺、大肠经,凉血止血和收敛的特点,

用它配远志、白茯苓制成蜜丸服,“久服令人身轻益气力,耳目聪明,补骨髓” ;

根据火麻仁能“补中益气,久服肥健”的功效,将它以酒浸蒸晒,配牛膝、菟丝子、地黄共制膏以温酒化服,以治老年诸虚便秘等症,

这些方剂在使用中都有显著成效。

王怀隐爱用善用枸杞子,在《太平圣惠方》中还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味使者去河西办事,路遇一青年妇女正责打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使者很气愤,问那女子:“这老者是你何人?”女子答:“是我孙子”。使者大惊,又问:“为何打他?”她又答到:“我家有良药,他不肯服用,故而责打。”使者接着又问是何良药,有几种,女子答:“药有一种,春名天精,夏名长生草,秋名枸杞子,冬名地骨。按四时采服之,可与天地同寿。”

王怀隐得知这个故事后,就亲自栽种枸杞树,不但自己常食枸杞,还用它为百姓治病。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枸杞性平、味甘,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目前,人们以枸杞的根、叶、果加工成的药酒、药膳等保健品有很多种,这些都源于王怀隐编著的《太平圣惠方》。

关注“华医世界”公众号免费观看最新中医教学视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